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人文社科知识水平与价值行为取向及其影响因素--对2010年辽宁省5000个城乡公众调查样本资料的分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作品对辽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情况做了概括性的描述,试图揭示辽宁公众人文社科知识水平与价值行为取向之间的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与把握辽宁城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需求的基本情况及走势。同时,力图对促进中国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与相应素养的提高做出探讨,为创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方式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详细介绍:
本作品基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与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组织的首次“辽宁城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需求情况”大型抽样调查。此次调查样本量大、覆盖面广、分布均匀,调查运用实证抽样方法获得有效样本5000个,样本总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且调查数据经过评估认定,基本上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辽宁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作品对辽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情况做了概括性的描述,试图揭示辽宁公众人文社科知识水平与价值行为取向之间的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与把握辽宁城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需求的基本情况及走势。同时,力图对促进中国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与相应素养的提高做出探讨,为创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方式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对辽宁公众社科素养整体水平进行考察,从科学取向、法制与权益维护取向、文化认同等三方面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促进社会科学素养知识更好地融入人们的观念意识,需要学校和整个社会的长期努力。为改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创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方式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基于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的首次“辽宁城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需求情况”大型抽样调查。调查样本量大、覆盖面广、分布均匀,调查运用实证抽样方法获得有效样本5000个,样本总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且调查数据经过评估认定,基本上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辽宁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状况,具有科学性。在公众社会科学素养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该调查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对辽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情况做了概括性的描述,试图揭示辽宁公众人文社科知识水平与价值行为取向之间的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与把握辽宁城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需求的基本情况及走势。同时,力图对促进中国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与相应素养的提高做出探讨,为创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方式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作品摘要

本文分析基于2010年辽宁城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需求情况抽样调查获得的5000个调查样本。结果显示辽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水平整体看处于中等水平这居多,公众的人文 社会科学知识水平对其价值行为取向具有影响作用。对公众科学取向起到影响作用的群体特征是年龄和收入水平,而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居住地对此没有太大影响;在对法对法制与权益维护方面,居住地、受教育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职业、政治面貌和收入水平则对此影响不大;在文化认同方面人们对于本国传统文化有着很高认同度的同时对外来文化也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促进社会科学素养知识更好地融入人们的观念意识,需要学校和整个社会的长期努力。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基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由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进行的首次“辽宁城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需求情况”大型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 作品尚未发表。

参考文献

①A•班杜拉著,:《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暴丽娅:《现代社会呼唤人文思想的无声浸润》③黄华新、陈文勇:《城乡“断层”的背后》 ④薛飞:《浙江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基本状况分析》⑤王淼,李传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运行机制创新—基于社会结构转型的探讨》⑥刘华杰:《公民科学素养测试及其困难》⑦张红霞:《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⑧李醒民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笔谈》⑨中国科协“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调查方式

本调查采用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亲临实践、统计报表、集体组织调查方式完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科学素养的相关理论研究 美国学者米勒认为,科学素养是公众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现代科学事业的理解能力,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理解科学概念和观点的能力,这是把握科学的基础;(2)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能力;(3)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能力”。米勒教授的“公众理解科学简称为PUS)”模式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测定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参照标准。 90年代以来国外又有学者提出了公众科学素养的“KAP”模式, “KAP”模式是对“PUS”模式的进一步衍生与拓展。 二、有关科学素养的实证研究 国外的研究美国从1972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至今没有停止,其调查结果体现在《科学和工程学指标》。欧盟在1992年(欧共体)和2001年对其成员国进行了公众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态度调查,并于2001年12月4日正式制订了“科学和社会行动计划”。 国内的研究中国科协在20世纪90年代初借鉴国际通用的测试公众科学素养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于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进行了四次全国范围(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2003年进行了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2003年浙江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是国内首次开展的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工作,这一调查研究反映了当前浙江省的公众社会科学素养的状况,填补其省情、民情调查中的空白,对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提高公众社会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1997到1998年,重庆市开展了一次对重庆市民人文素质调查,尝试提出市民人文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对20世纪末重庆市民人文素质现状做出初步描述。2004年,安徽省社科联开展“安徽省城乡公众科学素养与需求抽样调查”,并首次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和自由职业者这三个新社会阶层的人员选定为抽样调查对象,对这三个阶层进行比较分析。此次调查尝试建立了城乡公众社会科学素养和需求的评价方法及综合量化评价指数,并从城乡公众对社会科学知识需求程度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新形势下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思路。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