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状况的分析与对策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文通过对当前武汉市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程度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重视程度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反映出虽然国家正在大力关注并着重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及学校提供的资源,形成了一种“单向灌输”却不能“双向交流”的尴尬局面,在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正视心理咨询问题,本文纵观全局并结合数据分析、参考专家的意见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详细介绍: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状况的分析与对策 ——基于武汉11所高校的调查 【摘要】21世纪初期,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而所承担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比较繁重的特殊群体,由各种因素引发的心理疾病可能性大大增强,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普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必要性被教育界给予更多的关注,然而多数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心理问题对自身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 我们利用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网络访问、电话采访、实地交谈等调查方式对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学校领导及相关心理咨询专家进行了访问,通过分析当前武汉市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的状况,我们得出学生在心理健康重视程度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反映出虽然国家正在大力关注并着重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及学校提供的心理资源,形成了一种“单向灌输”却不能“双向交流”的尴尬局面。在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正视心理咨询问题,本文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参考有关专家的意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心理咨询; 分析与对策 现今,中央政府和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强,各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深入开展,不断创新。然而,由于社会环境、教育背景、家长和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使得学生并没有对这方面的问题引起深刻的关注,反而忽略或轻视了心理问题。当下,如何使大学生正视心理问题,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 1 学校对心理咨询的认识 在调查期间,我们共走访了十一所高校,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及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大致了解了所访学校的心理咨询情况。 1.1 一本高校心理咨询环境的建设情况(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大学自2006年全面展开了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多个心理咨询点。有较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部门齐全,设施完备,提供了多种咨询方式,设有24小时生命救助热线。每年会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大赛等。仅03年到05年期间,先后分两次投入60万元资金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武汉大学一直致力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温馨家园,学校投入了大量经费专门致力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并形成了有武汉大学特色的“六个一”工程。 华中师范大学在各院系设有“心理咨询站”,以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及时、周到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中心特设有两名专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老师,为学生提供的服务涉及心理咨询、成长辅导、心理测评、心理培训等方面。心理咨询中心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周开放,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00至5:30有心理咨询老师负责咨询工作。 中国地质大学有自己的心理健康协会,目前有三间心理咨询室,一间团体训练室,一台监视录像设备,一台远程咨询设备,每年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经费20万。各学院有心理健康教育联络人,其中有专职咨询师7人,兼职3人,每学期有800多人次的咨询量。 1.2 二本高校心理咨询环境的建设情况(湖北美术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全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辅导和咨询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设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网络咨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师培训四个部门,有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必备的工作场地及工作设施。 武汉科技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专职教师为主,专职学生政工干部和“两课”教师为辅,专兼职相结合,有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学校还正在逐步建立班级、院系、学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系统。 湖北经济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还有一个心协的网站,协会积极与外界联系,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之类的讲座,给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教育资源。 武汉工程大学成立了时空论坛,同时还有专门的网站进行免费的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测评,心理咨询师网上心理辅导。 1.3 三本高校(独立学院)心理咨询环境的建设情况(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设有一个心理咨询机构,包括咨询等候室、个体咨询室、与团体辅导室,其中有两名心理咨询师。咨询室内环境优美,配有各种有益身心的书籍与杂志,中心每年接待学生近300人次,90%以上的咨询内容都为发展性的主题,例如: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分年级制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形成心理学、精神卫生学、教育学背景以及专兼职心理教师和辅导员相结合的队伍结构,正在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网络。 1.4 高职高专心理咨询环境的建设情况(长江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及咨询效果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辐射面,对辅导员进行团体辅导技术培训,实现网上互动心理咨询模式。 长江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心理咨询门诊、网络咨询,有专门的办公室,学生咨询记录完整规范,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正在逐步完善心理咨询必备的工作场地及相关设施。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采访中,针对学校心理教育资源这个问题,同学们给出了以下回答: 图1.学校心理教育资源配备情况分析 综上所述,各大高校关于心理咨询方面的设施都还比较齐全,比如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以及图书馆有大量的相关书籍,并且值得认可的是部分高校还实施了定期进行心理测试的方案,同时还开设了相关课程。可见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心理教育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其中武汉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做得甚好。 2 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 据调查,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大学生都没合理利用学校所提供的资源,下面让我们共同来看看学生对此的态度。 2.1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主观需求状况 在我们的调查中,2%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表示愿意找心理委员来释放自己的情绪,仅4%的大学生遇到挫折愿意咨询心理医生,而94%的学生则是通过运动,写日记等方式来缓解压力。随着心理教育的普及,高校里开设心理选修课,设置了班级心理委员,给学生们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配有心理咨询师。但是,心理委员这一职务却成了“闲官”,没能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而心理咨询机构也没有受到学生多大的关注,大部分人并不偏向于选择科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致使学校的心理咨询流于形式。 现如今,很多同学对心理委员的作用不抱乐观态度,通过调查,有30%的人认为心理委员形同虚设,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还有41%的同学觉得他们不需要心理委员或者说心理委员对他们来说只是可以偶尔聊聊,从这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心理委员的不信任,心理委员的作用寥寥。此外有22%的同学选择了本班没有心理委员,由此,可以透露出两种信息,其一,本班有设置心理委员,但有的学生不够重视,忽略了相关信息,不了解心理委员的作用与任务;其二,虽然国家及教育部门正在积极引导和建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证体系,但仍然有部分学校由于对心理咨询工作重视度不够,没有实施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而无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顺利开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逐渐陷入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分析数据,发现82%的同学都没有进行过心理咨询,包括33%的人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这意味着武汉市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主观需求意识非常淡薄,他们尚未接受国家对心理健康这方面重视的信息,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由 “单方灌输”转为“双向交流”。 2.2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错误的认知 目前,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认识比较局限,虽然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对于心理学的普及工作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却没有一个完整正确的认识。我们采访了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心理咨询师张伟老师,其表示:相对于前几年,现今的心理咨询领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大学生群体的接纳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仍有很多同学误解心理咨询,认为只有有问题的同学才要进行咨询,觉得咨询很丢人。事实上,心理咨询在很多国家是普及性的。 从我们调查中得知,有13%的人认为只有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甚而还有20%的同学觉得所有人都要心理咨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确实有一部分同学完全不了解心理咨询的相关概念和职能,不知道心理咨询师咨询对象都属于正常人群,错误的把心理正常的人和心理异常的人混为一谈,学生对该领域的知识不熟悉,不系统,只是凭自己主观的臆断去认识,由此得出一个信息,大学生迫切需要对心理咨询进行正确的认识。 图2.怎样的人需要接受心理咨询 当谈到对于大部分大学生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的原因时,高达43%的同学表示没有接受心理咨询的意识,以及6%的同学表示不想浪费时间,很明确的体现出武汉市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咨询不仅为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必需,而且是塑造他们健全人格、开发潜能的强有力手段,它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成熟。然而,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对心理咨询处于比较“轻视”的状态。29%的学生是怕别人嘲笑,有12%的是害怕面对诊断结果,由于学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都是备受压抑的,好像认为谦虚就是美德,所以,很多的大学生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是自己心理有问题,觉得这样很丢人,不敢向外人求助,有些人总会小心翼翼,甚至害怕接触有心理问题的人,致使一些去做心理咨询的人也谨小慎微,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心理咨询而远离自己。 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着一些误区:⑴ 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⑵ 心理咨询就是聊天;⑶ 心理咨询就是给你提建议;⑷ 心理问题可以一次解决;⑸ 阅读心理问题自助书籍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⑹ 心理问题不要紧;⑺ 搞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⑻ 没有生活经验不能做心理咨询。 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当心理问题出现时,大学生一般求助的对象首先是同学朋友, 或依靠自己解决,选择心理委员或心理咨询老师的比率很低。可见在其他帮助资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学生有问题一般不会主动找咨询老师的帮助。 3 针对 “脱轨”现象的分析 通过上述学校以及学生的现状来看,虽然高校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在心理咨询这一块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相比前几年有了较大的跨越,高校里除了开设心理课程外,还在每个班级设置了心理委员这一职务,并且给学生们提供了相应的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配有心理咨询师。然而就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接受国家及学校的“好意”,大部分人并不偏向于选择科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心理咨询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对心理疾病不以为然,觉得没必要太重视,不主动利用心理咨询的资源,让学校的心理咨询师,班级的心理委员成了空置的“闲官”,学校的心理咨询设备成了一无用处的摆设。 现就此“脱轨”现象进行分析: 3.1 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其一,内向的教育引导。学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都是备受压抑的,整个教育引导我们是比较内向的,比较内省的形式。所以,很多的大学生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是自己心理有问题,觉得这样很丢人,不敢向外人求助,有些人总会小心翼翼,甚至害怕接触有心理问题的人,致使一些去做心理咨询的人也谨小慎微,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心理咨询而远离自己。 其二,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于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并没有全方位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学生身边的社会环境,像老师,家长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和接受程度,所以学校应该不仅仅就学生这块展开工作,还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同时,面向全体教师和家长,做到兼顾他人。 3.2 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 就以上部分学校的建设情况来看,如今我国的高校已经在心理咨询建设上面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仅仅就设施配备方面的齐全和充足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在有些方面做的还非常欠缺。 3.2.1 师资培养问题 国内现有的培养机构无法从质和量上保证心理专家的需求,当前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班主任、校医等,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受到了损害,使得学校心理辅导的质量难以很快提高,极个别教师甚至误导了这项工作的发展方向。 3.2.2 心理教育流于形式 时至今日,仍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心理辅导仅仅是形式而已 ,“应试教育”才是根本。因此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展了心理辅导的实验和研究,也开设了心理教育的课程,配备了教师,设置了心理咨询与辅导室等,但是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最终使学生心理辅导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或者是为满足一时之需,如应付检查、达标等活动而开展一些名不副实,甚至虚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种形式化倾向使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不能切实开展,成为当前影响心理辅导真正全面开展最为有害的因素。 3.3 家长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向广大的人群开展,仅仅局限于学生,有很多家长也同学生一样,不知道,不懂得,不能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家庭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试想连家长都不能接受的事物怎么可能让孩子们心安理得的去完全接受呢?如今有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们的身体和学习问题,尤其是在农村,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学习成绩优秀,就是最理想的状态了,殊不知他们忽略了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错失了和孩子交流的最佳时期;还有一部分家长过分紧张,对于孩子的一些正常现象也在一些紧张的家长眼里变成了“我的孩子心理有问题?” 随着心理健康的推广,部分家长已经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很多家长并不是非常了解“心理健康”的真正意义,只是认为这个名词比较新,传媒的曝光率较高,所以孩子一旦有些什么风吹草动,就归结为“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特别着急带着孩子到各个医院和专业机构进行治疗,家长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受到家长的监护,是否能够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需要调整并且发现之后是否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调整取决家长的正确认识。所以,家长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应该从自己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着手,只有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孩子是否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 综上所述,学生忽视心理咨询,对心理咨询存在错误认识,造成与学校心理教育“脱轨”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向的教育模式、流于形式的设施配备、家长的不理解等都是促成此种现象的隐形杀手。为了让武汉大学生乃至全国大学生改变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正视心理问题,充分利用学校心理资源,我们就要从这些客观环境入手,创造良好的咨询氛围。 4 针对“脱轨”现象提出的对策 针对上文心理咨询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我们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帮助改正这一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4.1 国家 国家应调整心理研究工作者与应用工作者的比例。据了解,目前中国正牌的心理学工作者大约1万人,而美国有20万人;中国受过正规系统训练的心理工作者有80%在做研究工作,只有20%在做应用工作;而美国20万人中90%在做应用工作,其中绝大部分是心理咨询师。美国人口是中国的1/6,也就是说,平均人口中,中国每有一个心理咨询师,美国就有130个。说明真正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在生活中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咨询师数量很少,所以我们国家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一部分做研究工作的心理工作者转向应用领域,弥补这巨大的缺口。 4.2 相关教育部门 把教育模式由内向的教育引导转变为外向的教育引导,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范围,对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准备提出明确的指导要求,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认定制度,通过落实编制、职称评定、本校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等举措,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4.3 学校 校方应加大宣传力度,把心理学科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同时每学期应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只有学校真正的重视起来了,而不只是顺应国家的政策,敷衍了事,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心理咨询,并且心理上也会得到一定的肯定,不会害怕被嘲笑。另外,学校还应加大对心理咨询室的建设经费投入,完善设备设置,健全组织机构,室内应布置温馨, 因为只有具备一个完善的心理咨询系统和良好的心理咨询氛围,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4.4 家长 家人应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使自己具备一定的能力,正确的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客观的了解学校的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一方面要多向学校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家长应把孩子的一些不良情绪或消极思想及时向学校反映,做到信息对称,共同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 4.5 学生 学生自己应试着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及思想。因为我国与西方100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史相比而言,起步甚晚,所以我们应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且个人学习心理学识也有很多好处,例如:成为家人和朋友的免费心理保健医生;提高生命品质,加强自己的修养;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加的自信;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等。 4.6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应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集中培训,增强他们对心理咨询的了解,深入到学生内部。据调查,很多同学反映其班上要不就是没有心理委员,要不就是形同虚设,很多心理委员也反映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所以如果心理咨询师能把心理委员作为一个突破口,那么对各班同学的情况也就会了解的更多,则同学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能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除此之外,我们呼吁各高校一同制作心理手册。现在学校和国家也都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有关文件中也有相关提示,学校也于一些政策活动中提及,但都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是提及,从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手册》已于武汉大学发起,但效果不甚明显,其他学校仍不知情,所以如果能发动高校一同制作心理手册,并推而广之,这个宣传力度应该是非常可观的! 未来的人才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时,能够镇定自若,淡然处之,才能有所建树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正确认识心理咨询,让心理咨询在学生心中经历“诞生——接受——普及”的过程。 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阅历还不够丰富,针对我们的作品有待欠缺的地方,请各位专家批评指导,我们再加以完善,希望我们的调查研究能对中国的心理咨询事业有所贡献。

作品图片

  •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状况的分析与对策
  •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状况的分析与对策
  •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状况的分析与对策
  •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状况的分析与对策
  •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状况的分析与对策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实现由心理健康教育的“单方灌输”到“双向交流”。 基本思路:由国内外针对心理问题的态度不一,而引发的思考。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心理服务机构,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校方重视,然学生轻视”的状况。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本作品出自在读大学生之手,能够更好的理解广大学生心理状况,切实做到从实际出发,反映最真实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来探讨广大学生不愿正视心理问题的原因,结合国内同类课题研究成果,联系国外心理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探讨国内心理健康教育“脱轨”的原因; 3、本课题不复探讨前人已研究过的问题,而是寻找突破点,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层次去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而所承担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较繁重的特殊群体,由各种因素引发的心理疾病可能性大大增强,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必要性被教育界给以更多的关注。本作品针对当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主观需求脱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对策,以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品摘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武汉市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主观需求程度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重视程度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反映出虽然国家正在大力关注并着重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及学校提供的资源,形成了一种“单向灌输”却不能“双向交流”的尴尬局面,在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正视心理咨询问题,本文纵观全局并结合数据分析、参考专家的意见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尚未公开发表

参考文献

[1] 张春光.《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2] 黄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 宜春医专学报.2000,(S1). [3] 李世芬.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 现代大学教育 .1999,(06). [4] 张海莹.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 2006,(02) . [5] 李长文,时长江.大学生如何增进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05). [6] 张小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03). [7] 李新红.大学生心理健康之见[J],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 [8] 王群健, 兰云. 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5,(04). [9] 王维铭. 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4,(19). [10] 杨秀英. 浅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济宁师专学报.2001,(04) [11] (德)K.F.Pawlik,(美)M.R.Rosenzweig主编,张厚粲主译.国际心理学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 梁宝勇主编.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13] 中国心理学会编.当代中国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4] 李冬生,阮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02) [15] 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6] 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 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一二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 [18] 温世颂著.《教育心理学》,台湾三民书局,1980 [19] (日)山内光哉编著,李蔚等译.《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 (英)罗伯特.冯姆生著.《心理学谈教育问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会议;统计报表;集体组织;影视资料;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很多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报告及相关论文都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发展中有哪些失衡状态以及引起这些状态的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哪些。全国高校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中以“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主的学生全员参与的复合模式较具代表性,诸如天津大学“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南大学的“三个面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都属于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复合模式。 SMI美国成功心理学院老师,台湾著名心理咨询师柏丞刚认为东方人在被教育的过程中都是备受压抑的,好像认为谦虚就是美德,认为和别人求助是丢脸的事,所以,整个教育引导我们是比较内向的,比较内省的形式。但是西方不同,希望能够向别人请教问题。在东方,看心理医生是偷偷摸摸的事情。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是自己心理有问题,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所以,大学生得抑郁症比例非常高,他们觉得得了抑郁症很丢人,不敢向外人求助,这样就加重了他们的病情。这样也牵扯到我们国家对心理疾病的宣导,让学生树立和建立正确的意识,应该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这方面的教导。从学校来说,学校可以大量的办心理讲座,传播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不仅对学生办,还要对老师办,学校应该从学校着手,从整个社会大众着手,从自身着手。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及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如今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些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学都设有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咨询的重点正在由障碍咨询为主向发展咨询为主转化。大学生心理咨询已经形成一支以心理学工作者为主,医务人员,学生管理人员相互配合的实力很强的队伍。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主要扮演六大角色:心理健康保健者,学习生活辅导者,职业选择指导者,思想道德引导者,心理潜能发掘者和心理发展促进者。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