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浅谈受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以同时经历攀枝花市“8.30”地震和西南干旱的红格镇受灾儿童为研究对象,聚焦祖国新生一代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与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相衔接,研究双重地质灾害给孩子们的心理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及社会有关方面对受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共同关注。
详细介绍:
本文以同时经历攀枝花市“8.30”地震和西南干旱的红格镇受灾儿童为研究对象,聚焦祖国新生一代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与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相衔接,通过走访、问卷、个别交谈、统计报表等方式先后在昔格达、李家村、王家村、弯龙村在内的近十个村庄展开调查,研究双重地质灾害给孩子们的心理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及社会有关方面对受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共同关注。

作品图片

  • <<浅谈受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 <<浅谈受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 <<浅谈受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以同时经历攀枝花市“8.30”地震和西南干旱的红格镇受灾儿童为研究对象,聚焦祖国新生一代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与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相衔接,研究双重地质灾害给孩子们的心理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及社会有关方面对受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共同关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是在一份有关受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的基础上完成的,在展开调查工作的时候我们先后走访了昔格达村、李家村、王家村、弯龙村在内的近十个村庄。使调查问卷覆盖面足够广,有足够的说服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注中国下一代的心理发展状况,并对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作品摘要

摘要 本文以同时经历攀枝花市“8.30”地震和西南干旱的红格镇受灾儿童为研究对象,聚焦祖国新生一代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与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相衔接,研究双重地质灾害给孩子们的心理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及社会有关方面对受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共同关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川教〔2008〕238号 [2] 《四川省关工委抗震救灾关爱灾区受灾儿童活动总结》 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09年02月09日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会议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图片、照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王克威等对不同年代南京儿童行为问题作了比较分析,结果:1999年的独生男孩与1984年相比较其行为问题的总分显著增高,内向性行为问题平均值减少,外向性行为问题增高;女孩与1984年相比,内向性行为问题增高,而外向性行为问题却减少;行为问题总分增高,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随着家庭、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儿童行为问题前后比较,行为问题略呈增加趋势,应根据儿童的行为特点制定干预措施。 有学者采用问卷法对镇海区的1204名中学生进行了厌学心理及原因调查。结果:发现该区的中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其不喜欢上学读书的占53.49%,尤以高中女生更为严重,占64.86 %,高中生60.13%高于初中生46.03%;男生(51.54%)与女生(55.78%)之间无差异。厌学原因主要有学习负担过重,有46.26%的学生认为作业多得难以承受;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有62.62%的学生每天只睡7 h以下,睡足9 h的只占8.64%,8 h的占28.74%;考试焦虑,91.11%的学生对考试有不同程度的压力,这些压力有51.69%来自同学之间激烈竞争,来自家长的占41.20%;人际关系不够正常,有40.86%的学生与家长之间关系不够协调,有51.63%的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有33.93%的学生认为老师太罗嗦,有21.40%的学生认为老师有偏心。结论:以上原因,必然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障碍而厌学。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应多管齐下,减轻学生负担,确保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