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山寨现象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小类:
社会
简介:
山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呈现出全面渗透与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本文首先探讨了山寨的起源以及山寨现象的三种典型版本,重点分析了形式以及运作模式,从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思维与社会进步等角度,提出了山寨现象具有多重社会属性的观点,并指出了山寨现象背后蕴藏的山寨精神、模仿性创新等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详细介绍:
现在社会普遍存在这样一个共识:山寨行为就是剽窃、模仿、复制他人的劳动成果。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就会发现,山寨的实质是学习与进步。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挑战着市场主导者,试图让这些主导者有所改变而使社会公众得益,同时也使这些“山寨人”得益。这些主导者,正在利用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权力”、“资源”、“品牌”的力量以及大众对他们的“依赖”和“信任”,背弃他们的宗旨,损害公众的利益。 山寨企业的行为,显现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对于新新事物的快速领悟以及掌握的能力。没有这样的能力,山寨机就不可能迅速打响全国市场,更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山寨企业可以凭借这种能力超越自我也超越他人。 所以,我们推崇的绝对不是山寨产品,而是山寨精神与山寨能力。在这个日益创新的年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生存与发展,那些只有剽窃而没有自己创新的山寨产品,必然会被市场机制所淘汰。但是,若有自己的创新,山寨便不只是山寨,其也将是一种新的产品,甚至是新的品牌。 但是,“山寨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创新精神”。事实上也有一种“反抗”的精神。它们打破了高端产品独揽市场这块大蛋糕的局面,凭借自身独有的方式,学习产品的特质,制造出和高端产品具有同样功能的产品,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并且,设法创造出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这是对于现有产品市场的一种挑战。现有的产品市场只能是消费者跟着厂家走,厂家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只能买什么。但是,在山寨市场中,消费者需要什么,厂家就生产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一种市场,一种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主导的市场。 总的来说,山寨现象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具有多重属性,除了背离知识产权保护原则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外,还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山寨行为并不是简单地模仿与复制他人的劳动成果,其实质是学习与进步。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挑战市场主导者,试图迫使主导者有所改变而使社会公众得益,同时也使这些“山寨人”得益。如果这些主导者正在利用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权力”、“资源”、“品牌”的力量以及大众对他们的“依赖”和“信任”,背弃他们的宗旨,损害公众的利益,那么,就必然会出现“山寨现象”与“山寨行为”。山寨模式开创了“模仿式创新”这一新的创新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讨论了山寨的起源及其典型版本,总结出三个典型山寨现象。之后又研究额山寨的一些现象包括决策、设计、生产好思维方面。并得出了山寨的现象对社会虽然产生了一些问题,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山寨现象反映了目前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中人们思想的多元化特征,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通过对于山寨现象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对当今新生现象有新的认识、有自己的认识,便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山寨模式,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区别的对待“山寨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山寨现象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具有多重属性,除了背离知识产权保护原则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外,还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山寨行为并不是简单地模仿与复制他人的劳动成果,其实质是学习与进步。山寨模式开创了“模仿式创新”这一新的创新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作品摘要

山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呈现出全面渗透与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本文首先探讨了山寨的起源以及山寨现象的三种典型版本,重点分析了形式以及运作模式,从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思维与社会进步等角度,提出了山寨现象具有多重社会属性的观点,并指出了山寨现象背后蕴藏的山寨精神、模仿性创新等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暂无

参考文献

[1]吴小曼.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N]. 财经时报,2006-01-03. [2]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 山寨来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04-01. [3]阿甘. 山寨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4-1. [4]林军,张宇宙.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8-1. [5]刘军舰. 浅谈“山寨”的法律探析[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07-02. [6]佚名.重读山寨文化:网络时代的话语权争夺[D].人民网.2009-12-07. [7]佚名.山寨产业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学术期刊网.2010-12-01. [8]胡静.“山寨现象”的社会学探析[J].安徽.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09.(21):61-62.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97.

调查方式

资料文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对于无论是山寨产品、形式、模式或者说山寨的方方面面都多多少少有过一些探讨,有过一些研究,也出现过一些争论。但并不是非常深入的研究探讨,多数是以阐述的形式来说明山寨对于社会以及产生的一些影响。 本组选此课题研究主要是认为山寨现象是当今的新生现象。而山寨反映了目前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中人们思想的多元化特征,不仅有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山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山寨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一条产业链与利益链,有多种模式;各种山寨现象与模式,体现了一种精神——山寨精神。本文对山寨现象、山寨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山寨精神”。 本文在较其他同类课题的研究中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山寨的方方面面,并挖掘了山寨的精神中的“反抗”的成分,是其他作品中所没有提及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