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宁夏吴忠市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研究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深入的实地调查,主要展示和描述了宁夏吴忠市区及其周边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整体概况,在现代化背景下,揭示了民间阿拉伯语教育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总结了当地各民办阿校开展阿拉伯语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困惑,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对策性建议及一些展望,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详细介绍:
阿拉伯语教育在我国西北回族聚居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它对回族群众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起初的宗教用语,逐步发展为人们参与社会相关工作的工具语言,随着中阿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阿拉伯语翻译逐渐成为一种广泛的就业选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贸易日趋活跃,中国回商大会在宁夏吴忠等地的成功召开,中阿经贸论坛也在宁夏举办,这就为宁夏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往来增加了机会,扩大了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阿拉伯语翻译职业就业前景也就越发广阔,并成为了广大青年新的就业选择。宁夏吴忠市作为回族大量聚居的地区,阿拉伯语教育由来已久,民办阿校也有一定的发展。遗憾的是,由于受政策环境或观念的制约,这一部分人才资源及民间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状况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查法、访问法、观察法等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吴忠市利通区阿拉伯语教育的个案研究,简要回顾吴忠阿拉伯语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对吴忠市区及周边几所民办阿拉伯语学校进行深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展示和描述吴忠各民办阿校的发展现状及其整体概况,同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揭示民间阿拉伯语教育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对吴忠市利通区阿拉伯语教育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小结,分析总结了各民办阿校开展阿拉伯语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困惑,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对策性建议及一些展望,以期引起更多的探讨和关注。通过调查研究,如何做好“民族品牌”、发展好民间阿拉伯语教育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话题。

作品图片

  • 宁夏吴忠市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 宁夏吴忠市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 宁夏吴忠市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 宁夏吴忠市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 宁夏吴忠市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研究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深入的实地调查,旨在展示和描述宁夏吴忠市区及其周边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整体概况,在现代化背景下,揭示民间阿拉伯语教育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总结各民办阿校开展阿拉伯语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困惑,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对策性建议及一些展望,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的科学性在于综合运用了人类学实地调查法、访问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其先进性和独特之处在于,目前学术界关于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虽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对于民间教育尚无专门的研究,此研究通过对吴忠这个阿拉伯语教育发展比较典型的地区着手,采用个案研究法,描述并总结了该地区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现状和概况,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侧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通过科学的实地调查研究,可为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提供第一手现实材料,或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实际参考资料,进而对当地民间阿拉伯语学校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提升当地民间阿拉伯语办学的教育水平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本调查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宁夏吴忠市发展阿拉伯语教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首先介绍了所调查个案的地区地理概况,然后简要回顾了吴忠阿拉伯语教育的历史渊源、建国前后的发展以及新时期吴忠阿拉伯语教育发展的宏观局面。 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大量实地调查资料,对吴忠市板桥乡早元伊斯兰教经文学校(男校)、马莲渠乡汉渠伊斯兰女子经文学校、胜利镇清真中寺中老年经文班、东塔寺乡穆民新村伊斯兰教女子经文学校、东塔寺乡李园阿拉伯语培训部(女校)等五所民办阿校的发展现状和教学概况进行了客观详细地描述和总结,展示了该地区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整体面貌,凸显了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部分,主要根据调查现状总结了该地区各民办阿拉伯语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和面临的一些问题。 第四部分,主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以做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第五部分为结语,简要总结了该地区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的发展的一些特点,并对该地区如何开展阿语教育进行了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和小结,以期引起人们的思考与重视。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于2010年8月参与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的第十九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2010年8月5日至8日),登载在该会的《第十九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中。

参考文献

[1]金忠杰.阿拉伯语教学在宁夏的历史沿革及其民间特点[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刘伟.宁夏回族历史与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3]丁俊.论二十世纪的中国阿拉伯语教育[J].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马世仁.临夏发展阿拉伯语翻译人才的调查与思考[J].民族日报,2008年10月8日. [5]马强.回族特色人才的迁移就业及城市适应—广州市宁夏籍阿拉伯语从业者田野调查[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马驭方.社会使命缺失下的阿校教育[J].阅读引擎,2004年(夏季刊)总第2期. [7]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的历史与当代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8]马强.20世纪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历史反思[J]. 阅读引擎,2004年(夏季刊)总第2期. [9]曾豪杰.因族开发—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10] 天方野谈.世俗化社会背景下的阿校教育困境和呼吁“高校”型学校的诞生[J]. 阅读引擎,2004年(夏季刊)总第2期. [11]张宏.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J]. 阅读引擎,2004年(夏季刊)总第2期. [12]“吴忠阿语翻译”用一张嘴说出一块金牌子.华兴时报.2007 年12月3日(第001 版). [13]绿色中华网: (最后搜索时间截止2010年6月5日)绿色中华文章资料库:中阿学校教育发展走向.

调查方式

亲临实践、走访、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对回族阿拉伯语教育的研究一直为国家和许多专家学者所支持和重视,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阿拉伯语学校教育及民办学校的研究著述并无专著,鲜有专门的研究。大都是和回族伊斯兰教育或回族教育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或略有阐述。结合论文主体构思,现根据研究范围将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大致的梳理,便于更好地了解论文的写作背景,把握论文的写作脉络。 整体来看,关于回族阿拉伯语教育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一是关于回族教育史的研究,张学强编著的《西北回族教育史》是一部系统地论述回族教育历史的学术专著,二是关于回族教育的理论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王美逢编著的《浅谈振兴回族教育》和《试论回族教育》。三是关于地区性回族教育和的研究,主要有蔡国英撰写的《宁夏回族教育研究》,详细论述了宁夏回族教育的形成、历史和发展现状。四是回族伊斯兰教育的研究,此类多是关于经堂教育的著述,值得注意的是马强的《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田野调查及思考》运用个案调查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思考。最后就是关于我国阿拉伯语教育发展的研究,代表性的著述有丁俊的《论二十世纪的中国阿拉伯语教育》(2005)、金忠杰的《阿拉伯语教学在宁夏的历史沿革及其民间特点》(2007)等。 综合诸多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尚无专门关于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发展的研究论述,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研究价值,或可填补我国关于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教育发展研究的空白。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