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中学生感恩观念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以高中学生感恩观念现状的研究为突破口,在调查分析中发现高中学生感恩观念缺失的现实情况,从自我中心的倾向、家庭教育的扭曲、学校德育教育的欠缺和社会氛围的淡薄4个方面探寻高中学生感恩观念缺失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尝试从学校感恩教育的实施、家庭感恩教育的配合、社会感恩氛围的营造和青少年个体的有意识培养4个层面寻找培育和加强高中学生感恩观念的对策。
详细介绍:
感恩观念缺失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突出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如何客观而深入的了解青少年感恩意识与行为现状,探讨其感恩观念淡薄的原因,切实提升感恩教育的有效性成为本研究的重点。另外,目前感恩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研究者也多科研工作者,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调研数据分析在学生个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层面存在的问题,尝试从多元视角解决感恩教育问题成为本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以唐山市区979名高中生被试的感恩观念现状调查为突破口,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自我中心的倾向、家庭教育的扭曲、学校德育教育的欠缺和社会氛围的淡薄4个方面探寻高中生感恩观念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应学校感恩教育的实施、家庭感恩教育的配合、社会感恩氛围的营造和个体的有意识培养4个层面寻找培育和加强高中生感恩观念和感恩行为的对策。本研究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首先在学校感恩教育实施方面做到创建感恩校园文化,营造感恩氛围;创新教育理念,引导知行结合,建立感恩教育长期机制。其次搭建感恩教育舆论平台,做到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构建感恩教育立体网络。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以高中学生感恩观念现状的研究入手,在调查分析中发现高中学生感恩观念缺失的现实情况,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4个方面探寻原因,并尝试从这4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具有科学性; 研究对象为市场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由青少年自身对自己所处群体进行研究,并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探寻原因与对策,是文章独特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报答社会的意识,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人格全面健康的发展,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走向成熟,有助于营造知恩报恩的良好社会风气。

作品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以高中学生感恩观念现状的研究为突破口,在调查分析中发现高中学生感恩观念缺失的现实情况,从自我中心的倾向、家庭教育的扭曲、学校德育教育的欠缺和社会氛围的淡薄4个方面探寻高中学生感恩观念缺失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尝试从学校感恩教育的实施、家庭感恩教育的配合、社会感恩氛围的营造和青少年个体的有意识培养4个层面寻找培育和加强高中学生感恩观念的对策。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李行健:《现代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 [2]唐骏波,祖霞著:《教会孩子感恩》,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3]孙方晓,赵霞:童年恐慌: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谈青少年组织在儿童中发展的作用. [4]《2005年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5]黄宏姣,易小明:《中国传统人生》,《前沿》,2009年第9期.

调查方式

问卷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现在的高中生是市场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具有知识面宽和国际化视野等优点,但与此同时,知恩、感恩、报恩意识日趋淡薄的现象突显,有的甚至完全丧失,由此引发的社会不良后果令人担忧。 青少年学生对关爱受之坦然不思回报;对待师长、同学、周围人的帮助不思感谢,惟我独尊;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以非常举动威胁父母,离家出走,甚至轻生、自杀等现象日渐严重。 感恩观念的缺失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目前感恩观念的研究更多地针对大学生群体,专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研究比较薄弱,而且研究者大多为教师、科研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并没有青少年自身对自己所处的群体的感恩观念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先例。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