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所曝露出的主要问题,从现状出发,提出分层分类教学、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以及转变教师角色,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等策略探究。并对具体践行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出的职能作用进行重构、说明,对于如何引导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正确处理“能力培养”与等级考试关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
详细介绍:
大学新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某师范院校2009级新生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中。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拥有完善的信息技术能并据此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对个人实现终身发展的愿望和应对未来社会的多方面挑战具有普重要意义。为此,早在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就发布了《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强调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并建设性地提出了建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意见。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到2001 年,全国高中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此外,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颁布,对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标准和依据。该《要求》提出大学本科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可大致分为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专业课相结合的(融入专业课程中的)计算机教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 指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这些意见的出台对于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有了依据和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尽管目前在高校已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多方面的缘由,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并非不乐观。除了各校新生已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差异显著、教学组织困难外,诸如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应用、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阶段相关课程内容的机械重复、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关注不够等也困扰着教学。为此,切实的针对不同信息技术基础的生源开展有效的教学成为当前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 对于信息技术能力,有人认为它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旨在强调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也有人认为它体现为自觉地有意识地将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以便完成任务的能力。 还有人认为,它更强调了一种计算机文化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能力的结合,体现了一种获取、掌握信息的能力。 以上这些都是对于信息技术能力所进行的结构上的划分,虽然具体的描述存在差异,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便在于强调了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的层次性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掌握。作为一种与人的素质相关的使用能力,在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认识中,特别需要从用户人才需求视角来看应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用能力以及计算机的应用开发能力。其中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1.信息技术能力是指通过使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获取信息等资源的能力。这既包括对计算机工具性的认识、利用,还包含有对计算机本身所承载的资源的客观认识。2.信息技术能力结构包括计算机使用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3. 信息技术能力教育关注的是三种能力的培养: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4. 信息技术能力教育包括三个层次:计算机公共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 由于大学新生入学信息技术能力水平非零起点且层次差别大,对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把握和了解之于高等院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极为必要的,有助于高校结合高中的学习情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更有针对性,避免低效重复等,更好地与高中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相衔接。但通过文献检索和访谈发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并不乐观。由于地区的差异以及高考的原因所造成的教师对该门课程的轻视,很多学校并未依照“开足、上齐”的按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给高校在新生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影响。 为了能够为高校更好地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本研究将从新生已有信息技术基础、对于计算机的掌握情况以及新生对于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认识等三个方面出发,了解大学新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以期能够提出有助于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策略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甘肃某市某高校2009级入学的14个学院的140名全日制本科大学生。问卷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每所学院随机发放10份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39份,有效问卷130份,回收率为99.3%,有效率为93.5%。其中男生69人,占样本总数的53.1%,女生61人,占样本总数的46.9%;涵盖了该校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文科类58人,理科类72人;师范类学生62人,占样本总数的47.7%,非师范类学生68人,占样本总数的52.3%。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并辅之以访谈以便对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追问、探究。问卷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采用Excel进行图表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为了改进高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我们从大一新生学习计算机的情况、对于计算机的掌握情况以及新生对于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认识等三个方面对其信息技术能力进行了解,并尝试对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一)学生的家庭背景及毕业学校所在地 从“表1:新生家庭所在地”和“表2:中学毕业学校所在地”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大部分来自农村、县城、乡镇和偏远山区,占91.8%,而来自城市的学生仅为9.2%。就学生毕业的学校来看,64.6%的学生毕业于相对条件要差一些的县、乡镇和农村中学。基于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在总体上发展水平不高、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又需一定的投入的现实,学生的家庭背景及毕业学校所在地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因素。 所在地区 边远山区 农村 乡镇 县城 城市 % 9.2 45.4 10.0 26.2 9.2 表1:新生家庭所在地 所在地区 市 县 乡镇 农村 % 35.4 57.5 5.5 1.6 表2:中学毕业学校所在地 (二)大学新生学习和使用电脑的情况 考虑到中小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起点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依据高中计算机课程的内容、高中(中专/技校)计算机课每周理论课的实际节数以及上机实践课的节数等设计了问题。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高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调研,可以看到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高中计算机教育普及化且教学内容日趋规范,为高校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做了铺垫、创造条件。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生入学起点提高。数据显示,有78.4%的学生在高中入学前使用过电脑,99.2%的学生在大学入学前使用过电脑。63.8%的学生在高中入学前正式学习过电脑,90.0%的学生在大学入学前正式学习过电脑。(见表3、表4以及图1所示)这对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逐渐实现“零起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段 学龄前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其他 % 1.5 26.2 50.8 20.8 0.8 0.0 表3:第一次使用计算机是 学段 学龄前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其他 % 0.0 14.6 49.2 26.2 10.0 0.0 表4:第一次正式学习计算机的阶段是 图1:第一次使用计算机与第一次正式学习计算机的阶段 另一方面,高中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且课程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并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密切相关。(见表5、图2) 计算机 基础知识 输入法 Windows操作系统 Office办公软件 多媒体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 算法与程序设计 数据库管理技术 人工智能初步 其他 82.3 67.7 70.8 26.2 18.5 9.2 3.8 4.6 0.0 2.3 表5:高中计算机课的教学内容(多选)(%) 图2:高中计算机课的教学内容(多选) 研究显示,高中计算机课的教学内容与《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基本一致,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的性质相符,从总体上呈现出良性的发展态势。并与大学计算机教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但是,通过调研,也发现大学新生在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缺乏足够的上机实践,平均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较短。通过调查了解到,有74%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足一小时,其中甚至有26%学生每天连一小时都没有(见图3)。电脑是需要经常操练的工具,过少的操作不利于学生灵活地使用电脑。 图3:平均每天使用电脑(包括上网)的时间 2.拥有电脑的学生较少。通过调查,仅有31.5%的学生家里有电脑。在有关“你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场所”的回答中,选择经常在家使用电脑的同学仅占16.3%(见图4),大部分学生经常使用电脑的场所为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 图4:你经常使用电脑的场所(多选) 3.学生高中阶段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不尽如人意,每周理论课的实际节数以及上机实践课节数不达标。目前,电脑在中学普通中学已基本普及。但在研究中发现,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仍流于形式,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实际上课课时数不达标。当问到“高中计算机课每周实际理论课节数 节”时,填写零节的占13.1%;半节的占1.5%;一节的占63.1%;两节的占21.5%;三节的仅占0.8%。(见图5) 图5:高中计算机课每周实际理论课节数 在问到“高中计算机课每周实际上机实践课节数 节”时,填写零节的占6.9%;半节的占1.5%;一节的占67.7%;两节的占22.3%;两节半的占0.8%;三节的占0.8%。(见图6) 图6:高中计算机课每周实际上机实践课节数 以上这两项的总和与教育部规定的每学期70—140学时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学新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状况不乐观。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相当一批大学新生多在中学阶段才开始接触电脑。在访谈新生A时,他谈到:“初中学过一些,高中也学过,感觉对计算机不会太陌生。”在访谈新生B时,她谈到:“(中学)学过(计算机),但学的比较简单,一周一节课,每人一台机子。学校不够重视,高一学了一年,学校把计算机当副科。”新生C说:“计算机课(高中阶段)没咋上过,老是被别的课占,高考又不考计算机。”D也谈到:“学过(高中阶段的计算机学习)。两周一节,很少上机,而且学校机子很破旧”。说明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重复、效率不高的现象。 (三)大学新生掌握计算机的情况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网络基本应用以及应用开发技能等基本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情况展开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新生信息技术能力掌握程度的情况。 1.对电脑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较差。问卷结果显示,仅有0.9%的学生表示系统学习过,非常了解;而不了解的学生也占到了10.4%,说明更多的学生对于电脑基础知识的掌握处于知道但不甚了解的程度。 图7:对电脑基础知识了解情况 2.对电脑基本操作掌握不熟练。 图8:对电脑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电脑基本操作能力水平偏低。有17.8%的同学表示完全不会使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59.7%的同学完全不会安装应用软件,39.2%的同学完全不会使用媒体播放软件。大部分学生对于常见的电脑操作的掌握不熟练。 3.对Office办公软件的掌握情况不佳。 图9:Office办公软件的掌握情况 在对Office办公软件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评时,54.7%的同学表示完全不会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76.9%的同学表示完全不会使用Microsoft 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80.0%的同学表示完全不会使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软件。对于Word、Excel、PowerPoint这三大部分Office基本内容,也有相当多的同学表示完全不懂。 4.多数同学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掌握表示“完全不懂”。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在高中阶段作为选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必修课开设,然而从下表可以看出大学新生对其的掌握并不乐观。(见图10) 图10: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掌握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平均超过89.9%)的学生对各程序设计语言的掌握情况表示完全不懂。 5.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出现种种问题。 (1)学生对网络基本应用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 图11: 对网络基本应用的掌握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网络的基本应用掌握的差异较大,从完全不懂到完全掌握的同学都分布的较为均匀。这说明学生对于该项能力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学生掌握该项能力的水平层次不齐。 (2)学生上网的频次总体水平较低。 从下图可以看出,学生上网的频次总体水平较低,每天都上网的学生仅占6.9%。 图12:上网的频次 (3)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较为局限,排名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通讯、看电影(听音乐)和下载文件。 图13: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可多选)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该校09级新生上网的频次较少,使用网络的目的也比较局限,而且学生的掌握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高效的应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成为大学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6.学生对应用开发技能的掌握情况不佳。 图14:对应用开发技能的掌握情况 应用开发能力作为一种创新手段,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上图可以看出,大学新生对于电脑应用开发技能的掌握情况不佳,对于常用的应用开发技能,多数(平均超过78.9%)学生表示完全不懂。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大学新生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同学“基本知识掌握的还行,但是操作还是不太熟练”。 (四)大学新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认知 这部分是针对新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认识以及对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意向所做的调查。包括:学习电脑的主要目的、期望习得的内容以及可能影响计算机习得因素等。 1.使用电脑给自己可能带来的影响 图15:使用电脑对自己带来的影响(积极方面) 从图15可以看出,对于使用电脑对自己带来的积极方面的影响方面,有71.5%的学生认为使用电脑拓宽了知识面,52.7%的学生认为使用电脑增强了学习兴趣,53.8%的学生认为使用电脑提升了沟通能力,51.6%的学生认为使用电脑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 图16:使用电脑对自己带来的影响(消极方面) 从图16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极值(如非常不同意和非常同意)的选择比例较低,这从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于使用电脑对自己带来消极影响的认识相对客观。 将图15和图16的有关信息结合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使用电脑对自己可能带来影响的认识相对客观,能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客观、理性的进行把握。 2.对大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认识 图17:大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多选) 如图17所示,约74.6%的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使用能力,53.8%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考取证书,仅有22.3%的同学认为在大学阶段学习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拥有正确、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访谈中有学生表示:“感觉学习计算机还是为了考级,拿证书找工作。没想那么多。听高年级的说也是这样的。”“ 学习计算机的主要目标是考二级,完成学分,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作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技术能力绝不仅是电脑的基本操作使用能力,它更为关键的是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基础之上对于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的支持和发展。因此,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引导学生处理好“培养能力”与“应试”的关系是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3.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取证书的看法。 图18: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取证书的看法 调查显示,有65.5%的学生希望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一至四级),有38.5%的同学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取证书的看法是越多越好,不想获取证书的学生仅占3.8%,而对此不清楚的占11.5%。在希望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的类型中,人数最多的是希望获取二级证书,占36.2%,这与当地人才市场对于二级证书的要求以及学校对于获取二级证书的奖励政策的关系联系紧密。在访谈中也有学生谈到:“感觉学习计算机还是为了考级,拿证书找工作。”也有人说:“准备直接跳过二级考三级,以后干什么都方便啊。找工作,继续学习,都好。”这些访谈结果再次提醒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培养能力”与考级的关系。 4.自己在学习电脑方面的兴趣 图19:学生对自身在电脑方面兴趣的认知 数据表明,仅3.1%的同学对于电脑的学习表示不感兴趣或非常不感兴趣。多数同学对于学习电脑的兴趣较高。 5.最期望在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学习中学到什么? 此题的设计旨在了解学生最想在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学习中所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专业相关应用软件及其使用、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语言,在其他选项中有同学补充写到希望学习网页设计、课件制作、windows2000。这对于强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透过进一步访谈,有学生表达:“想学点与专业相关的软件,如Photoshop、flash之类的。”还有学生认为:“最希望学一些课件制作方面的,以后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做些与专业有关的课件。” 6.认为可能影响你信息技术能力习得的因素有哪些? 关于影响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习得的因素,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无个人电脑、学校机房课后不开放、公共场所使用计算机收费较高。这与“图4:你经常使用电脑的场所(多选)”所显示的调查结果能够相互印证。学生大部分无个人电脑且主要在公共场所使用计算机,那么,规范、改善这些公共场所(有如学校机房、网吧等)的资源配置,加强对这些场所的有效监管对于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有重要意义。 通过访谈了解到,新生入学后对于电脑学习存在较多困难。“入学后感觉计算机课程难度加大,有些同学跟不上进度。但是老师还是会给予耐心的辅导,并且与同学交流。理论课不觉得难,但是上机感觉操作还是有困难,一周一次作业。平时使用计算机学过的知识基本用不上呢。”新生B也谈到:“感觉操作上有点问题,通过老师讲解基本能够解决,感觉学的还是有点简单。”也有同学谈到:“学校的设备太差,除了上机课其他时间几乎没地方去上机。对老师的教学基本是满意的,会给予指导,下课后基本上见不着老师。”为此,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改善相关设备。 四、结论与建议 为了更为有效的促进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学,纠正在大学新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大学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方式,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分层分类,因材施教。大学新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水平因生源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是否拥有电脑等密切相关。然而,现行的高校信息技术能力课程大多未能根据差异分班教学,使得同学们对计算机课程兴趣递减,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学习敷衍了事。为此,建议针对各校生源差异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差异,分层分类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对此,有人提出应“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学校采取入学考试的形式,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免修’、‘免听’、‘必修’三种类型。” 我们建议按新生信息技术能力入学摸底考试成绩将学生相应分至“理论提高班”和“应用提高班”。 所谓“理论提高班”是相对于应用而言的,即该类学生在考核中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能力较强。对于这类同学在理论课程中要着力增强信息素养的学习,并适当结合进行心理学的课程学习,旨在正确引导其对于信息化的理解及发展。由于网络的普及,错误应用网络所造成的负面危害逐渐增大。对学生群体间关于网络成瘾症的宣传教育能使大学生了解成瘾危害,提高自身素养,养成文明、正确的上网习惯。对现存的大学生群体间常见的网络游戏成瘾、浏览色情内容成瘾、虚拟交友成瘾和对信息的强迫收集成瘾等上网成瘾行为起到了一定良性预防、引导作用。这极大的充实和发展了我国在大学计算机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空白。在上机应用课程中则更加注重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技巧的学习,并适度按其相关专业开设专业泪的应用软件的学习。如经济、管理类的同学在熟悉掌握EXCEL的基础上学习SPSS的使用;文史类专业的同学在掌握WORD排版技巧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进行专业信息的检索;理工类专业学生熟练掌握程序语言设计、MATLAB、PROTEL等相关软件的使用;师范类学生能够熟练进行CAI课件制作及图形处理软件的运用等。理论与上机课旨在培养理论素养能力与专业应用,从学生需求、专业发展、信息素养的能力角度出发,切实的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杜绝大学信息课程内容与中学重复、教学内容陈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对该课程不感兴趣等问题。 “应用提高班”即针对计算机基础较为浅薄,上机操作应用能力较不熟练的同学而设置,对这类同学应尤为加强计算机上机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其理论课程的培养上要偏重对计算机信息素养的相关讲解和专业相关软件的系统理论介绍学习。虽然这类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上机实践操作和基础能力的提高,但引入相关的系统的介绍也可以提高其理论程度的认知,并适度与“理论提高班”的内容衔接。在上机应用课程中这部分同学应加强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掌握,对Office办公软件和Internet的强化训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安排按“1+1”模式进行,即“水平较强+水平较弱”依次排开,这可以在教学的同时结合“合作式学习”进行,既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又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为加强巩固提高教学效果,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由学生自愿组合,一名“理论提高班”的同学辅导一名“应用提高班”的同学,横向引入“导师制”,由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程度较好的学生帮助较弱的同学。这样做既加强了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又增强了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 (二)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积极开展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活动。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需要是关键。上已述及,高校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已有相关基础的关注程度不够,部分学校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创新、提高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不能通过思想解放和体制创新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例如,有些高校甚至为防止大学生游戏成瘾影响学业成绩而强行规定不许大二以下学生将电脑带到学校。在访谈中有学生反反映:“有一个计算机的活动,但不让大一的参加,感觉很不公平。学校组织的活动还是很少。”这种消极、被动的管理方式,非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增强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行为。所以,从根源上解决上述问题就得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就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 “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主要不是看他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看其是否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大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大赛、鼓励学生以制作CAI课件、动画短片、网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展现并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如此,既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素养的展现中,又加强了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其参与、钻研的兴趣。其次,可以共同开发利用校园数字网络。当今,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也作为“主力”将网络文化融入、整合到校园文化中来。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了解甚至拥有自己的“QQ空间”、BLOG,校友录等。学校应鼓励学生应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投入到校园网络的建设中去。由相关教师挑选优秀作品和创意并发布到校园网站上的相应的“学生园地”中去。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又能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能充实、丰富校园网络的建设,可谓一举多得。 (三)提高对信息技术能力本质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能力培养”与“应试”的关系。现今,网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们除了利用网络获得大量的资源、提高工作、生活效率外,同时也在不断受到不良电子信息文化和信息的影响,诸如论坛中的恶意“灌水”、病毒传播、黑客、网络诈骗、色情信息的恣意传播,为此,培养学生科学的信息素养显得极为必要。一方面,计算机课程教师要转变角色。在当今信息化的背景下,教授信息技术能力课程的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就要转变其的教师角色,使其从传统意义上的“电脑教师”转变为今天的“信息技术教师”。这便要加强教师对信息素养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之在教授以计算机应用知识、技术为主的课程之外,同时注重培养包括收集、使用和使用信息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应恪守的道德规范等在内的信息素养能力,并担负起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责任。例如,现今信息的发展异常迅速且数量、规模巨大,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如果没有好的搜索、收集使用能力,将会造成信息使用效率低甚至会有强迫信息收集的症状出现。因此,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指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收集和使用信息显得十分重要,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信息道德,引导学生正确、科学的使用信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能力培养”与“应试”的关系。由于高校的扩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热衷于以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来获得多一点的就业机会。这一行本身无可厚非,但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以普及计算机知识、应用为基础的。在考点的设置上以考察基本知识为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专业性。如果学生以“应试”为主,就不可能全面系统的进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便也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对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热点现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与应试、考证的关系,切实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认识,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

作品图片

  • 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 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 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 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研究目的。理论目标:有助于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发展,改进我校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及其形式,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实践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检索所需信息;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并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2.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及文献分析法。 (2)技术路线:在检索文献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及访谈提纲,完成前期准备后实施问卷与访谈并进行后期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成果的突出特色及学术创新在于有较为鲜明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理论意义在于关注提高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加强其竞争力并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对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提高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实际意义在于针对具体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我校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培养有效教学的相关对策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由于研究是对我校计算机教学的具体现状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因此,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所曝露出的主要问题,从现状出发,提出分层分类教学、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以及转变教师角色,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等策略探究。并对具体践行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出的职能作用进行重构、说明,对于如何引导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正确处理“能力培养”与等级考试关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小论文正在投稿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刘旭东:论文化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2). 3.桑新民.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0,(11). 4.李旻.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若干问题的分析[J].教育信息化,2006,(5). 5.王春玲,陈志泊.新生计算机能力调查与分析[J].计算机教育,2008,(15). 6.易锋.关于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计算机与网络,2006,(3). 7.(美)诺顿(Norton,P.)等著;吴洪健,倪男奇译.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4.15.16. 8.杨鹏.网络文化与青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调查方式

问卷、个别交谈、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通过对计算机能力的结构的定义进行梳理,得到以下几个重要观点。观点一,计算机能力结构包括:“三个概念:计算机使用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三种能力: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三个层次:计算机公共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观点二:从用户人才需求视角来看应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用能力以及计算机的应用开发能力。以上这些都是对于计算机能力所进行的结构上的划分,虽然具体的描述存在差异,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便在于强调了对于计算机能力的层次性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掌握。 面对新问题新形势,大学新生入学计算机能力水平非零起点,且层次差别大的特点,应强调与高中计算机能力的培养相衔接。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和访谈发现,普通高中计算机能力现状并不乐观。地区的差异以及高考制度所造成的教师对该门课程的轻视,很多学校并未合格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便给高校新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影响。 而同类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相关题目的设置考察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新生计算机能力现状及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教学主体方面。首先,新生计算机能力水平差异大;其次,新生对计算机能力的认识不够;第三,应试心切。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表现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比例不协调、衔接不当;未能因需分层,以大班授课为主,效率低;授课内容机械重复等。基于对现状的分析,研究者们从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各异的针对性建议。 研究者们在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对文献的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者多为从事一线教学的计算机教师,他们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写出最为真实的感受,但缺乏对理论的认识。其次,对研究方法的轻视。部分文章只是对实践经验的有感而发,没有严谨的进行研究(如发放问卷、访谈等)甚至没有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最后,对计算机能力认识的偏颇。在很多研究中,关于计算机能力的内涵被分离、割裂,仅就计算机操作层面定义计算机教学,忽视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认识和发展。 随着高校计算机能力培养的深入,逐渐显现出了种种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培养理念,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使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向着良性、健康发展,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