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特殊沉积物的四川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研究
小类:
数理
简介:
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总结,认为白垩纪的一些陆相沉积物对气候有良好的指示意义。然后通过特殊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分析四川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的变化特征和受控因素。
详细介绍:
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总结,认为白垩纪的一些陆相特殊沉积物对气候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包过:钙质沉积、蒸发岩、沙漠沉积体系、铁质沉积、含铜沉积、灰岩、白云岩、石膏、钙芒硝和膨润土等。钙质沉积、含铜沉积反映干旱-半干旱气候;与黑色泥(页)岩伴生的黄铁矿及菱铁矿、膨润土反映温暖潮湿的气候;沙漠沉积体系、白云岩、岩盐和钙芒硝反映干热的气候; 石膏、灰岩反映了暖干气候。 以此方法研究四川盆地的古气候,通过归纳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在Beriansian期(K11)-Barremian期(K14)以炎热、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为主,自Aptian期(K15)开始直至Maastrichtian期(K26),开始变为干燥炎热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尤其Aptian期(K15)-Aptian期(K22),甚至出现了沙漠气候。并用此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的古气候,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在Aptian期(K15)以前主要为炎热干旱的沙漠气候,Aptian期以后以暖湿气候为主。说明在Aptian期秦岭已经隆升到足够的高度,影响大气环流,使鄂尔多斯盆地开始变得湿润,而四川盆地则变为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秦岭开始成为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作品图片

  • 基于特殊沉积物的四川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研究
  • 基于特殊沉积物的四川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在详细讨论白垩纪主要特殊沉积物的类型和主要的气候意义基础上,通过特殊沉积的分布特征及其气候意义,从沉积学的视角出发,通过以白垩纪12个时期内特殊沉积的详细研究,从更精细的时间尺度来讨论四川盆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同时讨论秦岭造山带对气候控制和影响作用的尺度和时间,从而为中国白垩纪古气候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白垩纪古气候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海相沉积物及古生物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近年来利用特殊沉积对白垩纪大陆古气候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缺乏时间上的精确性和区域上的广泛性。本项目以白垩纪地层保存完好的四川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从沉积学的视角出发,来讨论四川盆地白垩纪12个时间段中气候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同时结合区域资料对秦岭造山带对气候控制效应的有无及影响的尺度给予相关的讨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白垩纪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对于同期的沉积物类型、生物的分布和特征都有重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通过对该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和控制因素的研究,可以为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和全球气候产生影响的程度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是了解地球演化过程中许多特殊发展阶段、一些快速变化事件的需要,也为人类更好的了解由相互影响的各个圈层构成的地球系统提供了更多典范。

学术论文摘要

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总结,认为白垩纪的一些陆相特殊沉积物对气候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包过:钙质沉积、蒸发岩、沙漠沉积体系、铁质沉积、含铜沉积、灰岩、白云岩、石膏、钙芒硝和膨润土等。钙质沉积、含铜沉积反映干旱-半干旱气候;与黑色泥(页)岩伴生的黄铁矿及菱铁矿、膨润土反映温暖潮湿的气候;沙漠沉积体系、白云岩、岩盐和钙芒硝反映干热的气候; 石膏、灰岩反映了暖干气候。 以此方法研究四川盆地的古气候,认为四川盆地在Beriansian期(K11)-Barremian期(K14)以炎热、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为主,自Aptian期(K15)开始直至Maastrichtian期(K26),开始变为干燥炎热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尤其Aptian期(K15)-Aptian期(K22),甚至出现了沙漠气候。并用此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的古气候,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在Aptian期(K15)以前主要为炎热干旱的沙漠气候,ptian期以后以暖湿气候为主。说明在Aptian期秦岭已经隆升到足够的高度,影响了大气环流,使鄂尔多斯盆地开始变得温暖湿润,而四川盆地则变为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秦岭开始成为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获奖情况

5月9日成都理工大学第10届科技节3等奖

鉴定结果

属实

参考文献

1) Skelton P W, Spicer R A, Kelley S P, et al. The Cretaceous World[M]. London: Cambridge Express, 2003. 2) 殷鸿福,梁有基,徐桂荣等著.中国古生物地理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88. 3) 赵锡文.古气侯学概论.地质出版社,1992. 4) 王鸿祯,刘本培,李思田等著.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5) 江新胜,潘习忠.白垩纪时期东亚大气环流格局初探.中国科学(D辑),2000,30(5):587-591. 6) 王全伟,阚泽忠 ,刘啸虎等. 四川中生代陆相盆地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植被与古气候特[J].四川地质学报,2008,28(2):93 7) 向芳,宋见春,罗来,田馨. 白垩纪早期陆相特殊沉积的分布特征及气候意义[J].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09,16(5):48 8) 田馨,向芳,罗来,宋见春. 陆相特殊沉积的研究方法及气候意义[J].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09,16(5):74 9) 谢渊,王剑1,江新胜等.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沙漠相沉积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J].沉积学报,2005,23(1):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虽然国际地学界历来重视白垩纪的研究,但是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对白垩纪气候及相关效应的重点研究,却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就现在取得的成果而言,所获的的气候特征主要基于对海相沉积的研究。由于大陆环境相对于海洋环境而言受控因素更多,对于气候的变化更为敏感,同时气候样式也更加复杂多变,因此开展陆相记录为基础的研究能更好反映古气候的变化过程和进行受控因素分析。到目前为止,虽然利用古生物,特别是古植物学的特征可以为中国白垩纪的气候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但所获得的气候特征或者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区域,或者只是给出白垩纪早期和晚期两个时间段的气候特点(殷鸿福等,1998;赵锡文,1992; 王鸿祯, 1990),时间上的精度相对不高。同时由于古植物记录保存条件的限制,制约了该种方法的普遍使用。相比较而言,陆相沉积记录的多样性和保存的相对普遍性对古气候的研究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从而成为古气候研究的重要内容。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