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汉风疆韵,和谐画卷——江苏省徐州市援助新疆奎屯民族地区集中区规划设计
小类:
社会
简介:
城市规划是通过对城市各项用地的合理安排来维持城市的公共秩序,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政策管理工具。本作品包括对徐州援建新疆奎屯市的集中区规划设计创意说明和集中区规划设计图集。通过对汉文化与新疆文化内涵和本质的挖掘,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创造性的把两种文化的精髓渗透到现实的规划建设上,规划构造了一个集居住、教育、商贸、休闲于一体,具有徐州援建元素的高品质综合功能区,并由此提出“文化融合式”的规划理念。
详细介绍:
通过前期的现场调查、交流座谈,以及对徐州两汉文化和新疆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借助《徐州市援助新疆奎屯民族地区集中区规划设计》的作品形式,阐述对民族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对城市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一幅汉风飘荡,疆韵悠扬的美丽画卷。在国家援疆的时代背景下,把江苏省徐州援疆项目落实到集中区内,并通过对汉街、民族街、玉龙公园、汉风广场、疆韵广场等特色地段进行匠心设计,描绘出一个集居住、教育、商贸、休闲于一体,具有浓厚徐州风貌和援建元素的高品质民族发展融合功能区。 本作品包括两个大的组成部分:对徐州援建新疆奎屯市的集中区规划设计创意说明和集中区规划设计图集。具体分为:创意创新、 援疆“历史长河”、援疆的政策背景、规划构思、规划布局、细节效果展示、援疆项目以及规划建效七个篇章,并且在规划设计附录中用言简意赅的“中国传统画卷”图片形式来展示规划的成果。 作品的科学性体现在:以国家援疆战略政策为背景;以“田园城市”为理论基础,借鉴成功城市规划案例;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作品的先进性体现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规划理念和编制水平不高。本作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文化融合式”规划设计,它具有一定普适性,为地方制定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示范、应用和推广意义。 作品的创新点体现在:本作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了汉疆文化相互渗透的和谐局面,并实现了区域与周边功能的协调和区域内部功能的有效组织,体现了援疆理念,突出了科技援疆的特点。

作品图片

  • 汉风疆韵,和谐画卷——江苏省徐州市援助新疆奎屯民族地区集中区规划设计
  • 汉风疆韵,和谐画卷——江苏省徐州市援助新疆奎屯民族地区集中区规划设计
  • 汉风疆韵,和谐画卷——江苏省徐州市援助新疆奎屯民族地区集中区规划设计
  • 汉风疆韵,和谐画卷——江苏省徐州市援助新疆奎屯民族地区集中区规划设计
  • 汉风疆韵,和谐画卷——江苏省徐州市援助新疆奎屯民族地区集中区规划设计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国家援疆政策背景下,通过对徐州援建奎屯市集中区的规划设计,探索具有民族融合特性的城市规划理念,挖掘区域文化特质、自然状况、商业潜力,加强与民族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融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前期的现场调查、交流座谈及对汉疆文化的挖掘,以规划设计的形式把徐州援疆项目落实到集中区内,并通过对汉街、民族街、公园和广场等特色地段设计,描绘一个包含居住、教育、商贸、休闲,具援建色彩的民族发展融合功能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以国家援疆战略政策为背景;以“田园城市”为理论基础,借鉴成功城市规划案例;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 先进:本作品提出的“文化融合式”规划设计对中国中西部地区城市具有一定普适性,为地方制定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示范、应用和推广意义。 独特:本作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了汉疆文化相互渗透的和谐局面,并实现了区域与周边功能的协调和区域内部功能的有效组织,体现了援疆理念,突出了科技援疆的特点。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城市规划是通过对城市各项用地的合理安排来维持城市的公共秩序,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政策管理工具。本作品通过对汉文化与新疆文化内涵和本质的挖掘,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创造性的把两种文化的精髓渗透到现实的规划建设上,从而有利于指导一个集居住、教育、商贸、休闲于一体,具有浓厚徐州援建元素的高品质综合功能区的建设。此外,本作品的“文化融合式”的规划理念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其他西部城市开发中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作品摘要

本作品包括两个大的组成部分:集中区规划设计创意说明和集中区规划设计图集。具体分为:创意创新、 援疆“历史长河”、援疆的政策背景、规划构思、规划布局、细节效果展示、援疆项目以及规划建效七个篇章,并且在规划设计附录中用言简意赅的“中国传统画卷”图片形式来展示规划的成果。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已通过2010年12月,在徐州市召开的“《徐州市对口支援新疆奎屯市专项规划(2011-2015)》评审会”的评审,并且得到了徐州市对口援建新疆奎屯市指挥部(办公室)的认可,以及江苏省徐州市、新疆伊犁州奎屯市两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 [2]《关于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政策和重大项目的意见》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实施方案》 [4]《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方案(讨论稿)》 [5]《关于编制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综合规划的工作方案》 [6]《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 [7]《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建议稿)》 [8]《伊犁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 [9]《奎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 [10]《奎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5)》

调查方式

走访、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集体组织以及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城市设计历史演化研究 城市设计指为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社会生活、市民行为和空间形体艺术对城市进行的综合性形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从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由“唯美”到“务实”再到“以人为本”的演变。 “城市美化运动”来源于16世纪欧洲的“巴洛克城市”。其基本特征是:轴线对称、强调几何的形式美以及气派、豪华。工业革命后,以《雅典宪章》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基于功能原则强调城市诸元素的分区布局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密集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带来了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和大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20世纪以来,知识经济成为现代经济主要发展模式。全球的主要城市都将其吸引、安置人才的居住、休闲、游憩功能的发展放在首位,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得到了相应提升。时代特性预示着城市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2.城市文化与城市设计研究 粟文婷认为,城市设计的人文精神,首先是回归城市的本源,将城市看做是人类生活的理想环境,而不是将其作为某种手段。其次,城市设计的目标不仅是要创造一种物化的城市形态,更重要的是使其创造的环境能促进人们的生活与提高人们的素质。第三,倡导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要真切地体会城市中人的需要,怎样设计才可以使其生活工作更方便舒适。第四,要运用人类的智慧和良好的协调能力处理好技术与人文的关系。张力玮则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公众参与程度,将传统文化融入城市设计中以及建立有效的城市设计监管体制来重塑城市设计的人文精神。倪军指出可以利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空间、城市符号、城市活动三类要素对城市文化进行解读,力图建立城市文化与城市设计的关联。 对城市文化的挖掘和规划设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地域文化的延续、主题性文化的设计以及中西方城市文化的比较等方面,而对于东部区域文化与本地地方特色文化有效融合以及文化的规划设计表达的研究则相对不足,本作品正是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次较为创新性地探索。 3.援助建设项目集中区规划研究 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对灾害地区(四川)、民族地区(新疆、西藏等)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的援助建设,但是多以建设项目为载体,建设集中区的模式基本没有,学术界很少关注在“整体规划、相对集中、民生为主、滚动开发” 这一新的规划设计理念的研究,而规划实践领域则因实践需要较多涉及。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