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2011年2月15日至2月19日为期5天的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分配到筹备办公室工作,有幸参加了这次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节会期间200余项国家和省、市级非遗项目将首次汇聚一堂。 文化镌刻着民族之根,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崂山人籍以相互认同的精神符号,它蕴集着崂山人文内涵和历史情趣所独有的“文化基因”,散发出传统文化历久弥香的韵味,成为世代崂山人守望、传承的财富。
详细介绍:
我国要求,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2011年2月15日至2月19日为期5天的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被分配到筹备办公室工作,有幸参加了这次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财富。 通过对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 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了2011年为期5天的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使我深入了解了崂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场文化的盛宴让我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多样性的载体,是传承民族身份的活态文化基因,是培育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的宝贵财富。 本《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作品,旨在展示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唤起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使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薪火相传、延绵不绝,将“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 我的作品《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就是要展示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唤起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使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薪火相传、延绵不绝。同时,我们还要将“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使之作为崂山的重要节会,也成为崂山新的文化旅游品牌。 另一方面,我们将青岛市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向所有人展示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普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要求,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2011年为期5天的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被分配到筹备办公室工作。 通过对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我发现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了2011年为期5天的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使我深入了解了崂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场文化的盛宴让我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多样性的载体。 本《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作品,旨在展示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唤起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使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薪火相传,将“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崂山地区有相当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我的作品《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就是要展示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唤起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使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薪火相传、延绵不绝。同时,我们还要将“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使之作为崂山的重要节会,也成为崂山新的文化旅游品牌。

作品摘要

2011年2月15日至2月19日为期5天的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青岛崂山区拉开帷幕,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分配到筹备办公室工作,有幸参加了这次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十万人的集体狂欢,原汁原味的文化盛宴,以“多元文化”“欢乐崂山”为主题的2011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打造成“文化的盛会、市民的节日”,充分展示出崂山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成为崂山区新的文化旅游品牌。节会期间,崂山道教武术、七星螳螂拳、崂山道乐、崂山剪纸……等200余项国家和省、市级非遗项目将首次汇聚一堂,青岛市首届锣鼓大赛、“乐在崂山”主题日活动、元宵猜灯谜、民间绝活杂耍展示、等系列板块一一展现。 文化镌刻着民族之根,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崂山人籍以相互认同的精神符号,它以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沙子口庙会、沟崖高跷等活态的印记,蕴集着崂山人文内涵和历史情趣所独有的“文化基因”,散发出传统文化历久弥香的韵味,成为世代崂山人守望、传承的财富。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山东师范大学挑战杯校级评比二等奖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 扩展阅读: 2齐鲁网 3“文化崂山” 资料来源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文化局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根据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文件要求,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崂山区自2006年8月份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申报工作。迄今为止,已有24项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崂山道教武术、螳螂拳)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针对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少之又少,由志愿“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到研究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身实践,从基础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世世代代的传承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风俗民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本次研究希望我们可以把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发展好。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化是靠传承而延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对非物遗产所下的定义强调的是“世代相传”和在社区、群体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并有“持续的认同感”,与我国学界传统上理解的民俗(民间文化)强调其作者和传承者的身份有所差异。传承大致有四种方式: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神授传承。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