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乐清铁皮石斛引种及种植技术的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因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野生资源处境堪忧。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乐清市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技术的总结,为推动该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详细介绍:
铁皮石斛 (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兰科,石斛属植物,是中药石斛中的名贵珍稀品种。因其药用价值高,人工种植难度大,长期无节制的采集致使天然石斛濒临灭绝,早已被国际列入《濒危野生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进行保护。我国已将石斛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植物,对其采收、经营、进出口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和开发人工栽培石斛,成为市场的需要和“三农”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濒危植物的需要。近年来,浙江省乐清市通过从云南省引种及种植,该地区已成为国内铁皮石斛加工的主要基地之一,2010年被授予“中国铁皮石斛之乡”称号。 2002年始浙江乐清当地农户陆续从云南省原产地引种并培养成功,当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由于两地的地域环境因子存在差异,如:气候、温度、土壤、湿度、光照等,而铁皮石斛对生境要求特殊,生长缓慢,繁殖率低,人工种植难度大。如何营造铁皮石斛的最适生长环境,将从云南引进的铁皮石斛培育成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并在已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当地种植户关注的问题。 迄今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有关乐清地区的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的总结。因此,作为一群高校的学习生物化学专业,并且来自于浙江省乐清市铁皮石斛产地的学生,我们感觉有必要利用自已所学的知识及技术,定期进入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进行观察,并对其生态因子进行测定,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处理,初步总结出乐清市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为进一步推进“三农”经济,开发研究该产品提供生产技术的理论依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前,探索和开发人工栽培石斛,成为市场的需要和“三农”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濒危植物的需要。铁皮石斛对生境要求特殊,人工种植难度大。如何将引进的铁皮石斛扩大规模种,提高品质,一直是乐清种植户关注的问题。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有关乐清地区铁皮石斛种植技术的总结。因此,作为来自乐清市铁皮石斛产地的高校学生,有必要利用自已所学,初步总结出乐清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为开发研究该产品提供生产技术的理论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关浙江省乐清地区铁皮石斛种植技术的系统的文献资料,所以我们结合生物化学的专业知识,进入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进行观察,并对其生态因子进行测定,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处理,初步总结出乐清市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这为推动乐清当地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乐清市引种并培育了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但当地农户的种植均是粗放式,凭经验种植,产量低下。本项目整理的生产技术总结经实验证明(三家企业证明),若推广总结的技术,预计产量提高5%,将增加600公斤的产量,年增效益达50多万元。本次项目还针对当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学术论文摘要

论文:乐清市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种植技术初探 摘要: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因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野生资源处境堪忧。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乐清市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技术的总结,为推动该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获奖情况

2011年3月22日被《园艺与种苗》杂志社录用并已发表。

鉴定结果

浙江省乐清市双峰乡政府和乐清石斛枫斗产业协会对该技术应用的成效证明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I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0-70. [2]张明,钟国跃,丁季春.珍稀濒危药材石斛资源情况的研究[J].濒危物种科学通讯,2004(4):9-17. [3]赖泳红,王仕玉,萧风回.中国石斛属植物资源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397-400. [4]邢福桑,冯锦东,刘凌峰,等.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2:559. [5]付润兰,沈春梅.药用石斛人工种植技术[J].云南农业,2009(7):32-33. [6]冉懋雄,周厚琼.现代中药栽培与加工手册[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54-554. [7]张治国,刘骅,等.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的培养条件研究[J].中草药,1992,23(8):431-431. [8]张治国,刘骅,等.铁皮石斛原球茎分化适合培养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1993,18(1):16-16. [9]刘骅,张治国.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 23(11):654-654. [10]张玲,张治国.铁皮石斛种子试管苗适合培养基的研究[J].浙江医学院学报,1997, 29(3):4-4.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于西南和江南各省。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马鞭等数十种,铁皮石斛为石斛之极品,在《道藏》中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铁皮石斛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菲类和少量生物碱,主要有增强免疫、抗肿瘤、降血糖、抗疲劳、解热等药理作用。 野生铁皮石斛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人工种植难度大,为能规模化栽培铁皮石斛以提供充足的铁皮枫斗加工原料和保护野生资源, 国内有关研究机构从20 世纪70 年代便开始了铁皮石斛的开发研究工作。 随着人们对铁皮石斛组培技术研究的深入,对组培快繁研究技术的各步骤均做了详细的报道。在外植体培养中,温明霞(2007)发现由种子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较强,而且由种胚培养的原球茎的质量较高。邵华(2004)通过组织培养再生铁皮石斛植株发现有存在4种有效途径。随着组培技术逐渐成熟,张治国等(1997)对原球茎增殖培养及分化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最适宜条件。同时,刘骅等(1998)得出了铁皮石斛壮苗时基本培养基成分的最佳配比。 为了提高铁皮石斛苗的移栽成活率,人们对不同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李进进等(2006)发现移栽的基质以松树皮与碎石、花生壳与碎石综合效果较好, 海拔高度对移栽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并且原球茎增殖不宜超过4代。 在采收方面,丁亚平(1998)等对营养成分检测后认为,若以增强免疫力为目的,可采收1年或3年生的茎;若以清热明目为目的,可在第4年采收。 目前,对于铁皮石斛种植技术的研究已见报道(李桂锋,2011),但是对于大规模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浙江省乐清市(当地被誉名为:中国铁皮石斛之乡),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系统整理乐清当地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本课题以此为契机,利用专业特长,定期地进行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实践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初步总结出乐清市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这将为浙江省乐清市铁皮石斛的人工种植与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