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农户多维贫困测量与扶贫政策创新研究--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文基于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36000贫困农户的贫困监测数据,依据“多维贫困”理论,探究农户的贫困维度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养老保险”、“劳动力剥夺”、“耕地面积”、“收入多样性”和“饮水”五个维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剥夺,“家庭状态”、“通电状态”和“住房状态”三个维度,对于加深贫困程度的贡献率很低。基于研究结果和长阳县的经济社会现实情况,我们从七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以提高当地的扶贫效率。
详细介绍:
我国目前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呈现出多维特征和持续特征,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测量方法,我国学术界并没有利用多维贫困研究方法进行贫困测量和分析的相关成果。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实地调查检验-政策建议”的路径,在对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和多维贫困模型解析的基础上,采用国外最新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对长阳县36000贫困农户的扶贫监测数据进行多维贫困测量,然后根据测量分析结果,实地走访探究和检验多维贫困分析结果和贫困原因,最终给出相关政策建议。本作品提出了新的研究思想,建立了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多维测量模型,成果创新性明显,具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1)建构适合国情的多维贫困测量模型;(2)为扶贫部门提供多维贫困测量数据分析范例;(3)以多维贫困模型结果提出长阳县扶贫政策创新建议。基本思路:(1)确定研究民族地区多维贫困的选题;(2)对长阳县扶贫监测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建立多维贫困分析模型;(3)根据模型对长阳县样本农户进行多维贫困分析;(4)详细分析长阳县多维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5)提出长阳县扶贫政策创新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选题视角较新颖:本研究以森的能力贫困理论研究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突破传统贫困研究仅关心收入增长的桎梏,视角较为新颖独特。研究方法较先进:本文以多维贫困测量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新提出了民族地区多维贫困测量模型,并运用于案例分析,研究方法较先进。研究程序较科学:本文研究过程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实地调查检验-政策建议”的路径,研究程序较科学合理。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建立符合国情的多维贫困测量模型:本文应用多维贫困理论,结合中国民族地区的贫困现实,创建了适合民族地区贫困现实的多维贫困监测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为民族地区多维贫困分析提供范例:本文所采用的多维贫困监测模型既可以准确地反映农户的贫困维度缺失情况,又可以对维度贫困程度进行排序,相关的扶贫部门可以按照监测结果有重点地进行扶贫开发工作,大大提高扶贫政策的针对性

作品摘要

首先,我们选取了与长阳贫困农户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12个维度建立多维贫困分析模型。之后结合国外的相关测量方法,分别得出单维和多维贫困发生率,依据不同维度的权重对多维指数进行分解。最终我们发现贫困农户在以下维度存在突出的问题:(1)养老保险维度缺失最为严重;(2)劳动力剥夺情况突出;(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4)收入结构单一;(5)安全饮用水需要获得持续关注。 结合实地调研结果,课题组将长阳县的贫困归结为以下几点:恶劣的自然条件客观上增大了长阳县的扶贫难度;扶贫工作的参与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最后,我们提出了七点建议:加强与周边县市的扶贫合作,形成区域扶贫合力;丰富完善多维贫困模型的评价维度,有重点地开展扶贫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人口素质;加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力度,改善贫困农户收入结构;建立灾害保障机制,提高贫困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整村推进与零散帮扶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落实,建立扶贫问责制。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由于本文刚刚于2011年4月完成,因此尚未在任何报刊和会议上发表,但已正式向《民族研究》投稿,进入正常审稿阶段。 该课题组通过统计报表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得资料,手段全面,资料详实准确。该研究成果对于我局今后有重点、分类别地进行贫困农户的帮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鉴定单位:长阳县民政局 该课题组所采用的多维贫困模型在学术界处于先进地位,该作品选题新颖,分析手段先进,所得结论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鉴定单位:长阳县科学技术协会

参考文献

[1]Alkire,S.: Choosing Dimensions: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2]An Operational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Poverty Outreach Performance of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Projects: Results of Case Studies in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Manfred Zeller and Manohar Sharma. [3]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Sabina Alkire and James Foste. [4]Measuring multidimensional deprivation. Diganta Mukherjee [5]South African universities and human development: Towards a theorization and operationalisation of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for poverty reduction. Melanie Walker, Monica McLean, Arona Dison, Rosie Peppin-Vaughan. [6]Statistical inference for multidimensional inequality indices.Ramses H. Abul Naga [7]The multi-dimensional neighbourhood and health: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the Scottish Household Survey, 2001. Alison Parkes_, Ade Kearns.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多维贫困(multidimensional poverty)理论主要创始者为阿马蒂亚·森。森(Sen,1999)把发展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实质自由的一个过程,贫困是对人的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除了收入低下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也影响可行能力的被剥夺,从而影响到真实的贫困。森对贫困的定义方法称为能力方法(the capability approach) 2007 年5 月由森发起,Alkire 建立了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多维贫困的测量。Alkire(2008)发表了《计数和多维贫困测量》工作论文。该文提出了多维贫困的识别、加总和分解方法。本文即应用了这一计算方法,并且将其具体应用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 目前国内研究应用多维贫困理论的研究成果较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1997-2010年间全国共发表与多维贫困理论或测量有关的论文1篇,且为政策建议的解读,在具体应用测量方法上尚无有关的论文发表。从国内现有的少数研究成果看,王小林和Sabina Alkire(2007)的发现,中国城市和农村的贫困状况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以收入为标准测量的贫困发生率。维度分解表明,卫生设施、健康保险和教育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最大。但他的研究基于中国城乡贫困的宏观层面的调研,并未从微观层面上解读农村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贫困维度。 从国外研究来看,多维贫困测量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热点问题,但是对中国民族地区的研究较少。Alasdair Cohen 和Caroline A. Sullivan(2010)针对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534个家庭进行了水与贫困关系的调研,但是虽然其数据分析较为详细,但是由于他们只采集到了534户家庭的样本,受到样本数量的限制,其调查的结果同样缺乏代表性。 基于此,本文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利用国家统计局扶贫监测数据,在对农户多维贫困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应用多维贫困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贫困问题。本作品以国际贫困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方法—多维贫困模型为分析手段,瞄准中国政府所重点关注的民族地区持续贫困问题,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扶贫创新政策,是本文独特之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