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农超手拉手,共促新和谐--关于城市蔬菜零售市场组合分布的调查与理想化模型的构建
小类:
社会
简介:
国务院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提出:通过对蔬菜零售市场建设和改造,实现蔬菜流通环节的畅通以破解居民买菜难、买菜贵问题。但对市场的布局如何进行规划和改造缺乏具体可实施的指标体系。本文以市场分布情况及交易成本为依据确立了不同蔬菜零售市场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根据该指标确定了特定范围内蔬菜零售市场合理的分布组合方式,并据此建立了蔬菜零售市场合理布局的A-S模型。
详细介绍:
城市居民买菜难、买菜贵问题是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焦点问题。2010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提出:通过对蔬菜零售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实现蔬菜流通环节的畅通以破解城市居民买菜难、买菜贵问题。但对于零售市场的布局如何进行建设和改造缺乏具体的、可实施的指标体系。本课题组旨在通过交易成本视角下居民对蔬菜供给市场偏好的调查研究,构建考察蔬菜零售市场合理布局的数据模型,为政府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特定区域范围的蔬菜供给关系直接决定蔬菜均衡价格,因此构建一个完全竞争的(或者有竞争力的)的蔬菜供给市场是破解买菜难和买菜贵的首要问题。但是,究竟在多大区域内考察蔬菜的供给市场是必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唯有特定距离内的蔬菜供给市场才是有意义的,城市居民为买菜付出的成本实际上是蔬菜价格与购菜所付出的交易成本之和,城市居民决定去何处零售市场购物或者感觉某处市场是否方便是由交易成本与蔬菜价格共同决定的,而这也决定了超市、农贸市场等各种零售市场的辐射范围。 因此,考察蔬菜供给市场的辐射范围必须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出发,而另一方面,不同年龄、收入、职业等城市群体对与交易成本的偏好及支付方式是有差异的,因而,必须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调研,得出第一手的数据,以建立一个考察不同群体的交易成本的方案。 总之,一个合理的市场分布的数据模型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居民群体对交易成本的偏好和支付方式,同时应该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去考察不同蔬菜零售市场的辐射范围,并考虑到在特定辐射范围内分布有相当数量的蔬菜零售市场以便于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供给市场。最终,本课题通过将这些指标和数据引入,就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蔬菜零售市场的模型。

作品图片

  • 农超手拉手,共促新和谐--关于城市蔬菜零售市场组合分布的调查与理想化模型的构建
  • 农超手拉手,共促新和谐--关于城市蔬菜零售市场组合分布的调查与理想化模型的构建
  • 农超手拉手,共促新和谐--关于城市蔬菜零售市场组合分布的调查与理想化模型的构建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课题组旨在通过交易成本视角下居民对蔬菜供给市场偏好的调查研究,构建蔬菜零售市场合理布局的数学模型,为政府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合理的市场分布模型应充分考虑不同居民对交易成本的偏好,同时应从交易成本角度考察不同蔬菜零售市场的辐射范围,并考虑到在特定辐射范围内蔬菜零售市场的数量以便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供给市场。本课题通过将这些指标和数据引入,得出一个合理的蔬菜零售市场的模型。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建立在大量走访、访谈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充分运用了最新的经济学理论,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和群体偏好引入到考察蔬菜零售市场供给关系的体系中,还原了一个真实、具体的供给市场;在国家大力推行“菜篮子”工程的背景下,目前国内缺乏相关完善的理论研究及可操作性方案,本文构建了考察蔬菜零售市场分布合理的指标体系,为蔬菜零售市场合理布局提供可操作性方案,弥补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从偏好、交易成本和供给等多个方面考虑了蔬菜供给市场的合理性,构建了蔬菜零售市场合理分布的数据模型,为政府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模型,对于政府正确决策,有效抑制买菜难、买菜贵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城市居民买菜难、买菜贵问题是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焦点问题,2010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提出:通过对蔬菜零售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实现蔬菜流通环节的畅通以破解城市居民买菜难、买菜贵问题。但对于零售市场的布局如何进行规划和改造缺乏具体的、可实施的指标体系。本课题组通过对济南市蔬菜零售市场的调查和对居民的访谈,共发放了2000份调查问卷,考察了现有的蔬菜零售市场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城市居民群体在购菜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并以此为依据确立了不同蔬菜零售市场的特定辐射范围,进一步根据不同零售市场的分布范围确定了特定范围内蔬菜零售市场合理的分布组合方式,并据此建立了蔬菜零售市场合理布局的A-S模型。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6月获省特等奖 2011年5月获校特等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 [2]《“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 [3]《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改发〔2005〕223 号 [4]《关于实施社区便民菜放心工程的意见》,国发〔2008〕39号 [5] 何瑞彪《长沙市农贸市场规划布局研究》[D].湖南长沙.湖南大学2006年 [6] 陈 颖《楚雄市农贸市场布局研究》[J].《楚雄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郑光财《再谈大中城市农改超》[J].《商业时代》,2004年35期 [8]向 睿《成都市农贸市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D].四川成都.西南大学.2008年 [9]彭建国《中等城市大型综合超市规划布局研究》[D].2010年 [10]彭德辉《铜仁市农改超营销策略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2009年

调查方式

实地走访、发放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国家相关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蔬菜零售点的规划问题有不少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蔬菜零售点的内部整改以及农贸市场或者超市的单一规划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大体有三类: 一是关于农贸市场的规划与建设的研究。这类研究只是单一的对特定区域内的农贸市场的布局进行研究,比如何瑞彪(2006)提出农贸市场的宏观管理体制、中观规划布局和微观建筑设计三个方面的规定与指引,在中观规划方面提出建筑面积千人指标与服务半径的指标体系,实现农贸市场的合理规划布局。向睿(2008)的研究初步形成关于农贸市场规划与建设在宏、中、微三个层面的指导:中观层面主要是提出农贸市场总体布局的原则和要求、推导相应的设置规范与控制指标体系。 二是超级市场的建设与规划研究。这类研究只是单一的对特定区域内的超市的布局进行研究,比如齐秀梅(2007)从基础、介质、参考、约束、量度五个方面来考虑大型超市的选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影响因子模型与选址分析模型。彭建国(2010)认为中等城市大型综合超市的合理规划布局应该从超市选址、功能布局、交通组织三个方面来考虑。 三是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的研究,郑光财(2004)认为对农改超中存在的问题应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彭德辉(2009)认为原有的农贸市场由于存在诸多弊端,其超市化改造已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在对其改造时应从现状入手,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提出具体的措施。 以上三类学术研究是现阶段关于蔬菜主要零售点的主流研究方向,但以现阶段中国国情看来,城市中不同需求、不同收入人群分布较为复杂,这一特征决定了现阶段对蔬菜主要零售点的选择不能统一采取一种模式,单一的农贸市场或者超市都不能满足这样的现状,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广大居民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采取适当措施。 综上,目前有关学者对蔬菜零售点布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菜篮子”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大都将农贸市场与超市分割开来单一考虑,且没有做出相关的可实施具有操作性的具体规划。而作为蔬菜供应市场的两大主角,农贸市场与超市在布局时应充分考虑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市场分割的重要性,但如何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最优组合分布的相关方面的研究仍比较欠缺。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