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广西抗日战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小类:
哲学
简介: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血脉相连。抗日战场是民族精神的宝库,在抗日战争中,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国捐躯。在经济建设热潮下,他们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本课题组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角度对广西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研究,弘扬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号召社会各界缅怀革命先烈,寻找失落的民族精神!
详细介绍:
广西拥有丰富多样的抗战文化遗产,现共发现96处(种),分布在广西14个地级市辖区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建设热潮的背景之下以及曾经出现的“告别革命”与“告别理想”的错误思潮影响下,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英雄的身影与精神离我们的时代似乎也越来越远了,抗战遗迹、抗日烈士等抗战文化资源也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抗日战争文化遗产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源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弥足珍贵。文章以广西为研究对象,以抗战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心,通过对其规制、历史、分布特点、所在地交通与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结合实际,运用田野调查、文献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对广西抗战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从抗战文化旅游的开发、抗战纪念主题园林建设以及抗战影视作品的策划等方面提出了广西抗战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方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意见。

作品图片

  •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广西抗日战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广西抗日战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广西抗日战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广西抗日战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广西抗日战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94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一年。65年过去了,中国人民不会忘记那段捍卫国家主权的峥嵘岁月,中华民族不能忘记曾经为挽救民族危亡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战英烈们。值此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我们对广西抗战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以此加深对广西抗战文化遗产的了解,同时唤起社会各界对广西抗战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重视。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我们一起努力!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视角新颖。高度关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塑,体现时代精神,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 资料新颖。通过实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的图文影音资料,对抗战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观点新颖。从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角度提出了广西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呈现方式新颖。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上,广西军民的作用不可忽视。现如今,广西的很多抗战文化遗产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开发,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对历史的不尊重。广西抗战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迫在眉睫,本课题在整理抗战文化遗产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旅游、交通等情况,对广西抗战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提出方案,为统战、民政、旅游、文化、广电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并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建提供智力参考。

作品摘要

广西拥有丰富多样的抗战文化遗产,现共发现96处(种),分布在广西14个地级市辖区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建设热潮的背景之下以及曾经出现的“告别革命”与“告别理想”的错误思潮影响下,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英雄的身影与精神离我们的时代似乎也越来越远了,抗战遗迹、抗日烈士等抗战文化资源也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抗日战争文化遗产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源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弥足珍贵。文章以广西为研究对象,以抗战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心,通过对其规制、历史、分布特点、所在地交通与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结合实际,运用田野调查、文献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对广西抗战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从抗战文化旅游的开发、抗战纪念主题园林建设以及抗战影视作品的策划等方面提出了广西抗战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方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意见。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6月,获所在省(自治区)第五届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11年1月,获所在学校第十二届“创新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王桂兰,孟轲.略论抗日战争的精神文化遗产.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年11 月; 2.李建平.广西抗战和“二战”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关系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年第12期; 3.黄铮.广西抗日战争史料选编(全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4.沈奕巨.广西抗日战争史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 5.李建平.抗战遗踪:广西抗战文化遗产图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6.邓群.中国共产党和桂林抗战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7.魏华龄,苏关鑫.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8.农何茵.论南宁市昆仑关景区的保护及其开发规划.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8期; 9.唐凌,付广华.战时桂林损失调查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 10.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革命先烈图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调查方式

田野观察法、访谈调查法、文献调查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迄今为止,围绕日军侵华罪行暴行及战争遗留问题、日本的战争责任、抗战损失、战时政权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事、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人物、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问题,学术界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研究已取得很大成就。在继续探讨这些专题的同时,我们认为立足广西,从微观角度研究抗战与抗战文化及其产业化无疑是一个适合当前发展的一个学术路向。 目前对广西抗日战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从历史学方面展开,从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角度研究的成果还相对薄弱。学术界对广西抗日战争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广西抗战时期的史料搜集和研究。众多的历史学家从纪实的角度调查和整理了抗战时期的史料。如黄铮主编的《广西抗日战争史料选编》从日本军队对广西的侵略与暴行、中国共产党和广西人民的抗日斗争、广西军队和驻桂军队的对日作战三个方面选编了大量史料。类似文献还有邓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和桂林抗战文化》,魏华龄主编的《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等。 第二,对广西抗战遗址的研究。这些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部分广西抗战遗址的情况。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组织编写的《广西革命先烈图典》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烈士陵园和烈士墓,其中包含有大量抗日战争时期的烈士陵园和烈士墓。这些成果对抗战遗址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同时为广西的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但这类研究主要描述广西抗日战争文化遗产的现状,还没有对其进行深层次开发与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第三,对抗战纪念地的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李建平在《广西抗战和“二战”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关系研究》一文中阐述了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大力推进抗战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传播工作,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制定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开发思路。该文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广西抗战纪念地的开发与保护战略,为微观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但整体保护与开发的路径显得单一。 因此,本课题主要选取广西抗日烈士、抗日老兵以及抗日纪念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口述故事,链接历史,推动抗战文化向文化产业(事业)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