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传统技艺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基于龙南县水酒生产性保护的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探讨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传统技艺该如何做出生存性调整,以确保传统技艺与文化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探讨了政府主导下,通过经营生产销售环境,以传承人为核心,挖掘传承人,确定传承人,培养传承人,组织传承人,富裕传承人等一些列措施的生产性保护模式,探索了传统技艺在市场机制下如何合理有效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下去。这对广泛分布于乡土文化中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实践价值。
详细介绍: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地方上存在一种误区,具有较强表演性、欣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往往受到重视,而相对普遍的日常生活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却受冷淡。但是他们潜在危机是同样大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唤起人们对类如客家水酒这样日常生活类的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视。 为了详细了解情况,笔者分别于2010年分三次前往龙南县进行了为期近50天的实地田野调查,涉及130余位村民、七个政府部门、17位政府职员、47家商家和企业、共访谈511人次。此次调查主要运用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信息研究法等相关科学方法。通过实地田野调查我们对龙南县水酒技艺现存现状、龙南县水酒生产性保护模式的产生、发展、现状、成效、问题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目前国内在社会实践上将诸多保护理念、保护原则系统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相对较少,针对这样的范本研究成果也较少,单个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探讨也相对匮乏,而本文基于这几点探讨了政府主导下,通过经营生产销售环境,以传承人为核心,挖掘传承人,确定传承人,培养传承人,组织传承人,富裕传承人等一些列措施的生产性保护模式,探索了传统技艺在市场机制下该如何有效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下去。这对广泛分布于乡土文化中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实践价值

作品图片

  • 传统技艺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基于龙南县水酒生产性保护的调查
  • 传统技艺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基于龙南县水酒生产性保护的调查
  • 传统技艺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基于龙南县水酒生产性保护的调查
  • 传统技艺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基于龙南县水酒生产性保护的调查
  • 传统技艺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基于龙南县水酒生产性保护的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在现代化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出一种合理、有效的保护模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为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研究蓝本,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实际借鉴意义。 基本思路:着眼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在实地田野调查基础上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龙南县水酒生产性保护进行细致详实的剖析,探索在政府主导下,以传承人为核心的生产性保护模式的实际实践效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文在扎实的实地田野调查基础上,掌握了详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并从多角度、多层面剖析了水酒生产性保护模式。将所获资料结合当前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合理分析。 先进性: 本课题切合时代要求、社会热点系统的研究了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模式,使得本文研究在实际操作上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独特性:研究视角的独特性,本文探讨了研究与保护处于冷淡的日常生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模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为龙南县水酒生产性保护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若干建设性意见,促进水酒酿制技艺以及技艺背后的无形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现实指导意义: 1、以案例分析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探索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可行性。 2、提供一种具有时效性的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及具体可行操作方案的范本参考。

作品摘要

自2001年以来国内掀起了一股非物质文化遗产热,针对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急剧升温的讨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方式,然并未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其中作为保护方式的一种,生产性保护自09年兴起以来,颇受民间、政府、学者的热捧,然其可行性在学理上仍待研究,其实践价值也有待考察。自08年以来龙南县创建了以保护“活态性”为核心的新型模式,将客家水酒酿制技艺进行了生产性的保护,按照就地原则与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保护了水酒工艺的本真性并取得了生产性传承的成效。这将对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蓝本,也将对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实际借鉴意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叶春生.以广东凉茶为例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J].寻根.2009年第6期 [2] 华觉明.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和振兴的探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 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 [5] Bob McKercher,Hilary Du.Cros.Cultural Tourism: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Binghamton: The Haworth Press, 2002 [6] 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7期 [7] 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8]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管理及操作规程[C]//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9] 谭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几点理解[J].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 [10] 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R].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潮于21世纪初登入中国,迅速成为学术界、政府、社会的一大热潮。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辨析与界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国外研究现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美日法等西方发达国家走在前列,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了健全的法律法规、科学的管理组织,成立了协会组织,鼓励民间力量的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各类知识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加强学习交流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除此外理论研究也较为成熟,形成了诸多保护理念与保护方式。 二、国内研究现状。自2000年以来,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概念上的研究:吴馨萍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由来、基本含义。特征上的研究:贺学君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是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生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1 加强立法。刘玉坤强调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有法可依,制定出相关法律效应的政策法规。2 保护原则,国家提出的总体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3 保护方式上。有图书馆、纸媒、多媒、数字化手段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方面研究:1 反对开发。戴廉认为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商品的时候就不再具有原来的功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裹读。2 提倡开发。刘玉清提出引进旅游市场机制,把非物质文化推向市场,将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生产性保护方面的研究:王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概念。徐艺乙也提出,生产性保护切合手工技艺的存在形态和传承特点,有利于传统技艺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实践。 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虽得了一定的成果,涉猎某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仍然较少,针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的研究,也多仍停留在理论研究的范畴内,跟生产性保护的实践结合甚少,也无具体的生产性保护模式的研究。而本文在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进行学理上的论证,实践中考察,关键在于对生产性保护的模式进行了细致剖析。总体而言,本文是系统的、全面的探讨了在政府主导下,以传承人为核心,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生产性保护,这将对广泛分布于乡土文化中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实践价值。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