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试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及其培育
小类:
社会
简介:
论文拟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在对贵州省贵阳市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与行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各影响因素,并试图构建一套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创新方案,以供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机构提供咨询。
详细介绍: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其公民意识的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其市民化进程,而且关系到中国现代公民意识的塑造,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文通过运用定性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贵州省贵阳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意识不强、权利义务意识缺乏、法律意识薄弱、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究其原因,主要受传统文化因素、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公民教育缺失、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要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就要通过夯实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物质基础, 健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机制,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整体素质等手段来拓宽公民意识的培育路径。 201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布,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高其素质,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市民和现代公民的转变。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有近1亿人,其公民意识的状况不但关系到中国现代公民的塑造,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探讨与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问题,积极探索其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首先,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提出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贵州省贵阳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现状进行全面考察,归纳其现阶段的典型特征;然后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技术”简化个案访谈资料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分析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咨询方案。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论文通过运用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范式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运用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范式对数据进行分析。选取“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其公民意识现状。论文在对贵州省贵阳市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各种因素,试图构建一套强化其公民意识的咨询方案,弥补了以往研究定性研究局限于主观描述,定量研究缺乏理论假设的不足。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现实意义上来看,论文的调查统计资料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研究积累了原始素材。通过运用规范的抽样调查研究方法,不仅能全面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现状,揭示制约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还能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一套关于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咨询方案,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其融入城市,加快其市民化的进程,最终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品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其公民意识的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其市民化进程,而且关系到中国现代公民意识的塑造,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文通过运用定性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贵州省贵阳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意识不强、权利义务意识缺乏、法律意识薄弱、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究其原因,主要受传统文化因素、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公民教育缺失、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要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就要通过夯实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物质基础, 健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机制,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整体素质等手段来拓宽公民意识的培育路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4]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J].新华文摘,2007第3期. [5]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通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青年研究,2006第9期. [6]王春光.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年第3期. [7]郭文亮,汪勇. 公民意识诘难青年农民工及其培养刍议[J].理论与改革, 2008年第2期. [8]王桂芳. 农民工公民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4月.

调查方式

以问卷的方式抽样调查,并从中抽取部分深度访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国外,公民意识是伴随着“公民”概念的出现而产生和形成的。托马斯•H•马歇尔于1949年提出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论,它被多数人称为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第一个社会学理论,他把公民权利分作三类——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及社会权利,并且与公民义务相平衡。此后更多的公民理论不断出现,丰富了公民意识的内容。劳伦斯•A•克雷明从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阐述公民理论,从最初清教徒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而漂洋过海;到《独立宣言》的发表为自由的追求提供理论与制度保障,再到林肯呼吁解放黑奴、马丁路德金的呐喊,包括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耸立在纽约港121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等等。认为这些都是美国公民意识教育发展中追求自由的公民意识的最好体现。 在国内,国内学界对公民意识的研究也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的。从研究的逻辑主题来看,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成果集中于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马长山从法治的角度提出了其对公民意识的看法,他认为公民意识是人类自由自主活动内在精神的自觉反映和要求,公民意识的内在结构包括合理性意识、合法性意识和积极守法精神。二是对公民意识内涵的研究。陈治国、徐中起在其文章《也论公民意识》中指出,公民意识从法律角度看包括国民意识、主权意识、爱国意识、稳定意识;平等意识、老百姓意识;敬人意识、尊老意识、爱幼意识;公平意识、公正意识、诚实意识;祥和意识、互助意识;法治意识、依法意识。李旭荟在《论当代公民意识的构成》中指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构成包括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爱国意识、公德意识、节俭意识、纳税意识、环保意识、科技意识、耕地意识、责任意识、历史文化意识、监督意识、资源意识等等。三是对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王东等基于社会变迁的视角,根据当前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现状,来分析农民工公民意识在中国公民意识发展中作用的趋势分析。王桂芬从当前农民工公民意识现状的总体上分析,认为我国农民工公民意识现状是以淡漠为表象特征,表现在公民身份意识缺乏、法律意识缺乏和民主平等意识缺乏等方面。四是对农民工公民意识培育的对策建议研究。谭利认为,要构建适应农民工的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就必须要注重从摒弃臣民思想、正确认识“公民”涵义;加强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的培育;强调责任意识和法律作用等方面入手。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