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从“双边”到“三边”的理性选择--以博弈视角探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能的实现路径
小类:
经济
简介:
中日韩FTA的建立是东亚区域合作的关键。针对由“双边”到“三边”建立中日韩FTA的构想,本文利用GTAP模型分析各种双边贸易区给参与国带来的贸易利得,用静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得出中韩之间最可能首先建成FTA的结论,并提出了在中韩FTA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日本纳入FTA的实现途径。最后又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由“双边”到“三边”实现中日韩FTA的建议。
详细介绍:
对于东亚区域合作的机制化安排,应以建立中日韩三国间的双边FTA为短期目标,以建立中日韩FTA或中日韩-东盟“10+3”形式的东亚FTA为中期目标,以建立东亚共同体为长期目标,其中中日韩FTA的建立是关键。针对由“双边”到“三边”建立中日韩FTA的构想,本文利用GTAP模型分析各种双边贸易区给参与国带来的贸易利得,用静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得出中韩之间最可能首先建成FTA的结论,并提出了在中韩FTA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日本纳入FTA的实现途径。最后又根据博弈论分析结果,提出由“双边”到“三边”实现中日韩FTA的建议。一、关于东亚地区区域合作的研究综述 1、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长期目标:谋求建立东亚共同体 2、东亚地区区域合作的中期目标:谋求建立中日韩FTA 3、东亚地区区域合作的短期目标:谋求建立中日韩三国间双边FTA 二、以博弈论为基础判析中日韩 FTA的实现途径 1、第一阶段:中日韩三国之中实现建立双边FTA的可能路径静态博弈分析表明,中韩FTA,中日FTA,日韩FTA都有可能出现囚徒困境的情况,但从调整福利,突破“囚徒困境”的角度而言,中韩FTA最易首先实现。 2、第二阶段:由中韩FTA到中日韩FTA的可能性分析当中韩FTA实现后,要使日本加入其中,实现中日韩FTA,从静态博弈的角度分析,依然会出现囚徒困境。可以通过提升日本福利,增强中韩FTA建立的可置信度来打破困境。三、基于博弈分析,关于加速实现中日韩 FTA的几点建议 1、通过开放服务贸易和改善投资环境,有效提升中韩FTA中的中国福利 2、将打造中韩交通连线提上国家议事日程,增强中韩FTA建立的可置信性 3、善用货物贸易协议中的敏感产品设置解决农产品贸易问题(以大蒜为例) 4、加强农产品价值链垂直分工合作,提升日本加入FTA的福利 5、发挥山东省襟南带北,引领中西部的地理优势,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中日韩FTA先导区的先行试点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在东亚地区各国都期待加强区域合作,但却进程缓慢的背景下,本文旨在以下几个问题:在东亚区域合作的进程中,哪一个环节是推进整体合作进程的关键环节?推进关键环节(本文认为中日韩FTA)思路是什么?实现这一思路(本为认为是以双边FTA过渡到三边FTA)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实现这一路径(本文认为是从中韩FTA到中日韩FTA)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山东省作为中日韩FTA的先行区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用静态博弈模型明确指出由中韩FTA到中日韩FTA的实现路径,据此并结合日韩现有FTA条款、山东半岛蓝区建设的要求提出具体建议,解决了中日韩FTA建立基础广泛但实际进展缓慢的“囚徒困境”,弥补了现有研究仅通过政治经济因素判断哪个双边FTA最易首先建立而缺乏模型论证的不足,具有创新性。在进行博弈分析时,用美国普渡大学开发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计算参与方利得,避免主观性,提高科学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梳理了东亚区域合作的短中长期目标,指出中日韩FTA的建立是推进东亚区域合作的关键所在,有利于敦促东亚各国政府抓住关键,促进东亚合作进程;通过博弈论分析指出从中韩FTA到中日韩FTA的实现路径,为中国政府明晰全球化战略,抓住主动权提供了科学思路;根据博弈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于山东政府发挥中日韩FTA先行区的作用,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立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作品摘要

对于东亚区域合作的机制化安排,应以建立中日韩三国间的双边FTA为短期目标,以建立中日韩FTA或中日韩-东盟“10+3”形式的东亚FTA为中期目标,以建立东亚共同体为长期目标,其中中日韩FTA的建立是关键。针对由“双边”到“三边”建立中日韩FTA的构想,本文利用GTAP模型分析各种双边贸易区给参与国带来的贸易利得,用静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得出中韩之间最可能首先建成FTA的结论,并提出了在中韩FTA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日本纳入FTA的实现途径。最后又根据博弈论分析结果,提出由“双边”到“三边”实现中日韩FTA的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暂无

参考文献

[1]周松兰.2009.基于产业技术水平分类的中日韩贸易结构比较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9(5).54-58 [2]马剑虹,张伯伟,张子平.2008.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三方博弈的纳什均衡解[J]. 现代财经. 2008(7).57-61 [3]张彤.2007.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与非合作利益博弈分析[D]. 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2007.1-49 [4]李向阳.2011.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前景[J]. 国际经济评论,2011(1).1-9 [5]曾寅初.2009.中日韩农产品市场贸易合作的模式选择[J].中国市场.2009(43). [6]刘昌黎.2010.“鸠山构想”与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J].日本学刊,2010(1).33-46 [7]刘昌黎.2005.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进展与谈判旷日持久的迹象[J].东北亚论坛.2005(9).3-9 [8]刘翔峰.2005.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前景分析[J].当代亚太.2005(4).16-20 [9]沈伯明,2005.区域贸易区协议与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刍议[J].经贸论坛.2005(10).9-12

调查方式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建立东亚共同体是各国政府共同承认的东亚地区合作的长远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中长期途径分别是“10+3”领导人会议推进的、以“10+3”为基础的东亚FTA(EAFTA)和东亚峰会推进的、以“10+6”为基础的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EA)。EAFTA的进展较快,但是东盟作为小国联盟的区域领导能力一直受到质疑。李向阳(2011)指出以东盟很难为亚洲发展提供“地区公共产品”、为未来亚洲统一市场奠定基础,因而以东盟为核心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无法为整个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中日韩FTA的建立是推进东亚区域合作的关键所在,有关研究主要从三大方面展开:在模式比较方面,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通过瓦尔拉斯的多国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各种合作模式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中日韩FTA模式最优的结论。在建立基础方面,周松兰(2009)采用OECD统计方法分析三国贸易数据,发现三国之间已形成跨产业循序流动模式的贸易顺差。在路径选择方面的研究,曾珠(2008)提出要建立大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李凌志(2008)提出三国开展有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主导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合作模式。 由于种种原因,三国同时加入FTA的难度比较大。蔡鸿鹏(2005)指出一旦贸易对象国的贸易政策有变,如建立双边FTA,国内利益集团就会检讨本国贸易政策,加紧推动本国同相关国家建立FTA,或者直接参加FTA,从而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合作进程。日韩FTA重启谈判难度大。刘昌黎(2005)指出,日韩FTA搁浅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农产品、水产品市场开放方面没有达成一致,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涉及韩日贸易赤字、韩国反日情绪等原因,重开谈判难度较大。日本对中日FTA的建立十分冷淡。2002年日本外务省在其制定的《日本自由贸易协定(FTA)战略》中确定了以东亚为中心,以韩国、东盟和东盟各国为主要对象缔结FTA的政策,将中国放在中长期考虑的地位。中韩FTA首先建成的希望较大。杨树明(2007)指出率先构建中韩FTA将产生“多米诺”区域主义现象,东亚其他国家应将中韩FTA构建视为东北亚以及整个东亚走向全面经济联合的步骤之一。沈伯明(2005)基于日韩两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建立中韩FTA应成为中国的首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