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户金融需求为视点
小类:
经济
简介: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发展速度依然较为缓慢,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基于此,本作品以农户的金融需求为视点,以满足农户的有效金融需求、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对关中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在对关中地区金融抑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从农户需求视角分析金融抑制的表现、成因和影响,探讨消除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对策。
详细介绍: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自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农村金融仍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资金非农化现象严重;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现有的农村金融制度与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错位等。农村金融问题的根源在于二元经济结构下,金融抑制的存在。因此,探究农村金融抑制的现象和原因,研究如何打破金融抑制局面,实行恰当的农村金融深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它在配置农村金融资源和支持农村经济增长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展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较为缓慢,且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农户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关中地区农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基于此,研究小组通过参与2010年西北大学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活动,获取陕西关中地区216个自然村2098户农户的有效入户调研资料。在此基础上,研究小组首先对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从需求视角分析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理论依据,并运用调研资料,对农村金融需求抑制的现状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农户自身、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关中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在对农户自身方面的分析中,采用对数线性模型中的分层饱和模型(Hierarchical Model)及简约Logit模型对导致农户金融需求抑制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贷款用途等是影响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其借款需求越容易从正规金融机构处得到满足,并且生产性借款比生活性借款更容易得到满足。最后,分别从消除金融需求抑制的模式,优化金融外部环境,扩展金融需求和完善金融供给等方面提出解除农村金融抑制的政策建议。

作品图片

  •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户金融需求为视点
  •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户金融需求为视点
  •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户金融需求为视点
  •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户金融需求为视点
  •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户金融需求为视点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从农户实际金融需求以及对现有金融供给的满足情况入手,了解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成因及影响,进而提出消除农村金融抑制的对策。 思路:以农户的金融需求为视点,以满足农户的有效金融需求、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为目标,通过实地调研,运用实证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和产生原因。进而探讨消除农村金融抑制,进行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通过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可靠数据,建立分层饱和模型和简约Logit模型对数据中分类变量进行分析、处理,对抑制原因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理论应用的先进性:金融发展的一般原理与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特定环境相结合。 研究视角的独特性:有别于以往从金融供给体制等角度分析,本文从农户金融需求出发,了解其性质、行为及制度环境,分析农户的实际金融需求以及对现有金融供给的满足情况。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农村金融问题的根源在于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金融抑制的存在。探究农村金融抑制的现象和原因,研究如何打破金融抑制局面,实行恰当的农村金融深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农户金融需求入手,分析了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影响以及产生原因。作品的调查覆盖面广、样本量大,能较系统清晰的把握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问题,为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解决提出有益的思路和对策。

作品摘要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发展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较为缓慢,且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农户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关中地区农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首先总结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概况以及农户金融需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关中地区2098户农户的调研资料,对农村金融需求抑制的现状和影响进行分析。 其次,从农户自身、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关中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在对农户自身方面的分析中,采用对数线性模型中的分层饱和模型(Hierarchical Model)及简约Logit模型对导致农户金融需求抑制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贷款用途等是影响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 最后,分别从优化金融外部环境,扩展金融需求和完善金融供给等方面提出解除农村金融抑制的政策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本研究课题为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课题,项目编号:国101069720。已结题,并被评为“结题优秀项目”。 2、作品在第八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中获得特等奖。 3、作品在西北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4、研究过程中发表文章: 《关中地区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户收入关系的分析》,《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年1月(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农村地区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研究——以陕西关中农村地区为视角》,《新西部》2010年10月; 《金融抑制下影响农户金融需求因素的研究——基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的调查》,《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11月。

参考文献

1、郭武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冲击——兼论中国农村金融的深化[J].农村经济, 2009,(05) 2、白永秀.我国落后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模式的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金祥荣.转型时期农村制度变迁与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刘民权.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7、何琳,廖东声.农村金融抑制的考证[J].农村经济,2007,(7):59—61 8、陈希敏.经济落后地区农户金融合作意愿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3):42—49 9、Coleman,B.,E.,2006,“Microfinance in Northwest Thailand: Who Benefits and How Much?”World Development,Vol.34,No.9:1612—1638. 10、Tsai,K.,S,.2004,“Imperfect Substitutes: 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l Finance and Microfinance in Rural China and India”, World Development,Vol.32,No.9:1487—1507.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农村金融抑制的理论研究方面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S•肖(1973)和罗纳德•I•麦金农(1973)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安排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金融抑制,其实行的控制利率、提高市场准入等金融管制政策是金融抑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户在借贷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信贷资金。后来的Pischke、Adams、Donald(1987)实地考察了发展中国家农村的信贷市场,得出的结论是,能够从正规金融组织获得贷款的农户仅占总体农户的极少部分。对农村金融抑制的消除基于对金融抑制性质的认识,目前我国学者对农村金融抑制性质的判断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属于供给型金融抑制,如乔海曙(2001)、谢平(2001)等;二是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主要是需求型金融抑制,如唐仁健(2003)、高帆(2002)等;三是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供给型金融抑制,同时含有需求型金融抑制,但需求型金融抑制是从属现象,如王醒男(2006)等。 2、农村金融抑制的实证研究方面 姚耀军(2004)从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结构两个视角对我国农村金融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存在金融抑制现象。李锐、朱喜(2007)运用biprobit模型和match模型,采用3000个农户的微观数据,计量分析了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及福利损失的大小。乔达里和伊斯法克(2003)对巴基斯坦的分析发现,贷款总量和期限、教育水平、贷款偿还历史记录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信贷需求。 3、文献评述 已有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奠定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证基础。但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农村金融供给体制、农业较高的自然风险、农产品较明显的市场风险、土地制度的制约等方面对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而对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农户经济行为的分析明显不足。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从农户出发,认识中国农户的性质、行为及其制度环境是讨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逻辑起点。基于此认识,本作品以关中地区2098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依据,从农户自身需求角度出发,对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