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我国临终关怀模式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作品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显示:传统观念的缺损、社会支持的缺失、心理支持的缺乏、制度保障的缺位制约着我国临终事业的发展。开展死亡教育,树立自然归宿理念、把握国情特点,创新临终关怀模式、多元筹集资金,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健全政策和法律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等研究,旨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以人为本”的临终关怀模式。
详细介绍:
临终关怀是帮助病人“优死”,使病人死得无憾、家属活得无虑的一种医疗服务。其服务对象狭义上是指患有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病重垂危病人(六个月或者更少),广义上还包括病重垂危病人及其家属。其服务内容一是减轻躯体的痛苦,二是减轻心理痛苦。 目前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已进入一个理论和实践全面发展的阶段,但仍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分布不均、覆盖面窄,职责混淆、分工不清,缺乏支持、独力难支。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是彰显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有效方式,是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加速器,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但是目前制约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还大量存在,主要表现在传统观念的缺损、社会支持的缺失、制度保障的缺位和心理支持的缺乏。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和医疗发展的现状,临终关怀可以采取家庭化、社区化、保障化、专业化模式。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推动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并寻求有所突破:一是开展死亡教育,树立自然归宿理念;二是立足我国国情,创新临终关怀模式;三是多元筹集资金,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四是建立健全政策和法律体系,强化制度保障;五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六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现“以人为本”的临终关怀。

作品图片

  • 我国临终关怀模式研究
  • 我国临终关怀模式研究
  • 我国临终关怀模式研究
  • 我国临终关怀模式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过对我国人口结构现状的分析,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重生轻死、对临终病人没有科学先进的关怀模式的严峻现状;借鉴发达国家应对临终关怀的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破解我国临终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的临终关怀模式。 思路方法:采取实地调查、咨询专家、分析综合、理论联系实际等科研方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作品是通过采取实地调查、咨询专家、分析综合、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在集体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先进性:适应了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需要,对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创新性:借鉴国外临终关怀事业的经验,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基本思路。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较为全面的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于进一步推动符合我国实际的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品摘要

临终关怀是帮助病人“优死”,使病人死得无憾、家属活得无虑的一种医疗服务。其服务对象狭义上是指患有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病重垂危病人(六个月或者更少),其服务内容减轻躯体的痛苦、心理痛苦。一、选题意义: 1、医学生使命要求提高临终者生存质量,维护生命尊严。 2、我国人口老龄化和“421”家庭养老模式要求社会发展临终关怀。 3、临终关怀可以使社会医疗等资源做到公正合理分配。 4、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二、发展临终关怀的意义:大力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是弘扬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有效方式,是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加速器,彰显“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但制约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三、推动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贯彻新医改精神,探索推动我国临终关怀开展的新路径:开展死亡教育,树立自然归宿理念;立足我国国情,创新临终关怀模式;多元筹集资金,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健全政策和法律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现“以人为本”的临终关怀。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在校内挑战杯竞赛中评委专家对选题意义、研究方式、方法,目前制约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因素、拟构建的模式,尤其是突出了中医药在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获得校内一等奖,并被推荐至省内参加终审决赛。

参考文献

1] 李义庭,刘芳等.以人为本,推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2] 史宝欣.关于临终关怀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08,(8) [3] 茅竟伟,乔丽枝.谁来关怀“临终关怀”[J].世界医学杂 [4] 武志宏.美国临终关怀之中国启示[J].中国卫生产业,2006,(8) [5] 徐勤.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启示[J].人口学刊2000,(3) [6] 张金环,姜学革,杨晶等.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9) [7]武志宏.美国临终关怀之中国启示[J].中国卫生产业,2006,(8) [8]徐云,秦伟,霍大同.临终关怀中的心理支持系统的现状与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7,(12) [9] 黄海珊,张静平,邓小梅.刍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J].医学与社会,2006,(9) [10]沈风华,刘雨春.临终关怀的哲学意蕴及其对策[J].航空航天医药.2009, 20 (1):57-58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国内临终关怀现状: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社会仍避讳死亡,甚至还不了解临终关怀。20世纪80年代后期,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在我国刚刚起步,实施模式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公认的有李义庭的PDS模式和施榕的“施氏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以解除病人病痛为中心;在服务层面上,坚持临终关怀医院,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与家庭临终关怀相结合;在服务主体上,坚持国家、集体、民营相结合;在费用上,坚持国家、集体、社会相结合。“施氏模式”是以乡村为着眼点,将家庭临终照护与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作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形式。现有临终关怀模式中,PDS模式是比较完美的理想化模式,涉及的方面多、人员广。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以统一施行。就我国国情来说,还有一定距离;随着独生子女增多,社会节奏加快,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巢”家庭数目不断上升,“施氏模式”也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董晓梅、王声涌和王弈鸣等,文安华、彭晶和涂美艳等以及赵锦秀、赵秀梅和罗雨都对此做了专项研究其次,人口结构老化的现实促使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明显,上述三个研究团队也对此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最后,我国各界已经开展了自发的实践并获得好评,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火车西站医院、哈尔滨市某宁养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爱心护理基金”、潍坊市人民医院和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四科等。二、国外临终关怀现状: 以美国为例,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上至少有60余个国家建立了临终关怀组织。美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建立于1974年,美国国会在1982年将临终关怀加入医疗保险计划以提供重要的财政支持,目前仅美国国家临终关怀组织(NHO)管理的临终关怀计划就超过3000个。滑霏、徐燕和袁长蓉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的临终关怀模式包括以社区为核心的住家式服务模式、以医院为核心的住院式服务模式和以社会机构为核心的老年公寓式服务模式三种。如今,美国国家临终关怀组织(NHO)在50个州正在运行和计划之中的临终关怀计划超过3100个。美国的临终关怀已经走上制度化道路,临终关怀服务大部分纳入到医疗保险之中,扩大临终关怀服务的覆盖面,使得更多的病人享受这一福利。在具体操作中,美国又制定出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既通过全方位的服务保证该制度的享受者收益,又从现实的财力出发,将提供的服务仅限于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临终关怀服务健康、有序运转。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