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中国社会企业宣传及融资之路探究——基于中外对比的实证研究
小类:
管理
简介:
社会企业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通过自身盈利以协助解决社会问题,独特的经营特点已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但在中国,社会企业刚刚起步。为了深入探究中国社会企业的情况,项目组成员广泛查阅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针对最为核心的两大问题——企业宣传和资金融通进行深入阐述,运用案例分析、中外对比等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最终提出有效推动社会企业持续发展的多方面建议。
详细介绍:
社会企业是运用商业技巧和谋略,追求公众和社区利益的一种组织。顺应了时代背景,是全世界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我国政府改革、企业变革和非营利创新的趋势要求,理论界与实务界都积极寻找社会企业的创新模式。但在国内,社会企业才刚刚起步,其发展缓慢甚至有所停滞。这一问题引起了项目组探究的兴趣。探讨中国社会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分析和探索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模式,不同于一般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企业,通过自身盈利以协助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其独特的经营特点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政策制度不完善,资金来源紧张等原因,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缓慢。为了深入探究中国社会企业的情况,项目组成员广泛查阅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针对最为核心的两大问题——企业宣传和资金融通进行深入阐述,运用案例分析、中外对比等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最终提出有效推动社会企业持续发展的多方面建议。 项目组对社会企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形成研究论文,论文主体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背景介绍部分,该部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社会企业的相关理论研究状况与企业发展现状,通过概念界定与背景介绍让读者对社会企业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概况性的认识。第二部分为本文核心,在提出我国社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后,项目组从企业宣传与资金来源两方面入手,剖析当前社会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最后一部分为意见与建议,项目组在基于前两部分的介绍与分析后,针对各项问题提出了改进性意见,为我国社会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作品图片

  • 中国社会企业宣传及融资之路探究——基于中外对比的实证研究
  • 中国社会企业宣传及融资之路探究——基于中外对比的实证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项目组对社会企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形成研究论文,论文主体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背景介绍部分,该部分介绍了国内外社会企业的相关理论研究状况与现状;第二部分为本文核心,提出我国社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后,项目组从企业宣传与资金来源两方面,剖析当前社会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最后一部分为意见与建议,项目组在基于前两部分的介绍与分析后,针对各项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为我国社会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全新的研究方法:用实践+分析的模式替代纯分析模式;全新的领域:作为企业中的一个特殊代表,社会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经营模式,更多的挖掘价值;全新的调研对象:由于中国对于社会企业的发展和鼓励并不多,因此可以选择的采访对象较为少,因此将目标放眼到国外较为成熟的社会企业,从而获得社会企业未来发展的资料;全新的理论体系:不同于以往简单的意见建议模式,项目组致力于深入实际得出较为可行的发展道路。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论文旨在推动我国社会企业融资和宣传理论的研究,增强指导性;我们的研究结合中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针对融资与宣传这两个问题深入分析;2.有利于促进社会企业融资与宣传策略的多元化;社会企业在我国发展刚刚起步,基于此,项目组通过多种方式综合论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社会企业发展和宣传模式,为我国社会企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3.有利于促进推动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为大力发展社会企业提供综合性决策服务。

作品摘要

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模式,不同于一般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企业,是通过自身营利以协助解决社会问题。其独特的经营特点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资金来源紧张等原因,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缓慢。为了深入探究中国社会企业的情况,项目组成员广泛查阅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针对最为核心的两大问题——社会企业认知和资金融通进行深入阐述,运用案例分析、中外对比等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最终提出有效推动社会企业持续发展的多方面建议。 20世纪末,福利国家纷纷面临失业、老龄、财政等危机。面对危机和挑战,西方福利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政策领域纷纷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政府减少了福利事业的公共财政支持,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公益资金运作,非营利组织开始借用商界专业化操作和市场运作的手段提高自身效率,社会企业由此诞生。 通过调查发现,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企业日益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与支持,方兴未艾。但在国内,社会企业才刚起步且发展缓慢。作用重大却发展遇阻,国际兴盛但国内停步不前,这一问题引起了项目组探究的兴趣。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暂无

参考文献

中文资源检索目录: 1、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外文资源检索目录 1、Web of Science 三大引文数据库(SCI/SSCI/A&HCI)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社会企业理论研究综述 目前,国外社会企业理论研究方面仍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仅就“社会企业”这一概念的起源,就存在着两种观点。一些学者认为社会企业最早源于法国经济学家蒂埃里•让泰提出的社会经济概念,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早在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篇报告中,就已经出现了社会企业的概念,即社会企业指既利用市场资源又利用非市场资源以使低技术工人重返工作岗位的组织。通过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项目组认为当前国外对社会企业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社会企业的界定、社会企业发展模式以及社会企业的类型分类。 中国社会企业理论研究综述 2002年,北京大学刘继同教授翻译的一篇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起草的研究报告中率先将“社会企业”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开创了中国社会企业理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在此之前,社会企业其实早有萌芽,但主要是在中国的实践领域而非学术领域,人们对社会企业仅仅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却缺乏理性的理论归纳。在中国社会企业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具体的方面,分别为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福利服务及社会福利生产。这三个领域的实践发展主要为中国的“孤老残幼”四大弱势群体谋求了福利并维护了他们的利益,为维护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刘继同教授翻译的研究报告打开了国人的眼界,之后,有许多学者相继发表了有关国外社会企业的研究论文及著作。2005年,丁元竹在《中国经济导报》上发表文章,对美国的社会企业实践及其在社会创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介绍;同年,而董炯在《中国保险报》上发表文章,从保险业的角度探讨了发展社会企业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社会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保险业的相应责任,探讨了在中国发展社会企业的战略思路。2006年,吴士宏女士翻译的美国记者伯恩斯坦的论著《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是国内最早的一本关于社会企业的译著。该译著使得国人有机会通过了解美国、巴西、匈牙利等国家的社会企业家们的亲身经历,来体会到成功社会企业家需具备的品质。这本译著对国内社会企业理论发展的影响深远,对完善中国社会福利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2007 年4 月,肖连兵在《光明日报》上连续发表文章,介绍了法国达能集团对社会企业这种新型企业模式的创新实践 。使得国外借鉴的例子又添加了鲜活的一笔,并为一直服务于孤老残少的中国社会企业开拓了创新思路。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