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社区的北京环境满意度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编制《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然后从北京7个城区(城六区和昌平区)中随机选取12个社区进行实地调查,以充分了解北京居民对社区环境满意度现状。问卷真实系统的地反映了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状况,结果显示不同城区的满意度情况迥异,自然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详细介绍:
一、研究背景及基本思路 1、环境满意度是国外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国内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国内心理学领域对社区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对象有所局限。 目前,社区满意度的研究现状呈现出纷繁复杂、满意度指标选取差别很大的特点。国内基于社区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城市建设等领域,缺少心理学视角;而心理学界将主要关注点放在老年这个特殊的群体与社区环境的关系上。 2、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社区建设将被摆在重要位置。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系统性地、全面地解读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我们在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环境满意度指标选取的研究结果以及对北京社区居民访谈基础上,编制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通过大量问卷调查,测评北京社区现状,根据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整个北京市居民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并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宜居城市”提供前沿分析和数据支持。 二、研究的创新点以及科学性 创新性: 1、从心理学视角看待环境。 不管是从研究的设想还是到研究的实施、分析,我们都是从环境心理学、气候心理学等心理学视角展开的。这是目前在环境满意度研究中比较缺少的,能让我们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考量环境设计问题。 2、题目细化,全面考察。 相比之前学者编制的环境满意度问卷,本问卷的最大特色在于对部分题目的细化,这是在前人研究中没有过的。比如在文教、医疗和餐饮方面,我们将满意度分为便捷性和质量评价;在社区活动这个方面,同时考虑活动的丰富性和居民参与度问题。季节因素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在自然环境这个因素上我们进行了季节的划分。这样的问卷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对满意度进行考察与分析,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是本问卷的最大创新之处。 科学性: 1、科学取样,样本丰富。 本研究在选取样本上,综合考虑北京市产业布局调整、开发区发展、城市功能疏散、人口分布变化等多重因素,同时根据各个城区的人口密集程度以及地理位置,随机选取了北京市区的7个城区的12个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在7个城区的选取中,将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合并为两个中心城区。即新东城区和新西城区。然后在根据每个城区的人口分布等因素,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被试。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40份,回收问卷为800份,回收率为95%,收回有效问卷746份,有效率为93.2%。调查样本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信息上分布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问卷编制综合理论与实际。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对来自北京市各区的不同年龄的居民的访谈,我们确定了基本问卷结构。通过预测和再测,确定的最终问卷的信度为0.919。因素分析得到了四因子模型,这个四因子模型能够解释57.398的变异。此外,题目在理论维度上的都载荷达到0.35以上,说明本研究的量表具有一定的构想效度。最终确定的问卷由4个维度——硬件供给、周边服务、人文气息和自然环境,27个项目组成。 3、运用先进、精细的统计方法。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综合性的统计方法,能够使研究人员在分析中处理测量误差,并分析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本研究的模型拟合度指标CFI=0.921>0.90,NFI=0.903>0.90,IFI=0.921>0.90,TLI=0.900,RM-SEA=0.071<0.08。只有RFI拟合指标稍差,但是也达到了0.877。显示模型整体拟合度良好,可以认为可以很好的拟合样本数据。总之,因素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都表明问卷的维度划分以及项目的确定都表明编制的问卷能较准确地反映北京市社区环境满意度状况。 三、研究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了解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状况。 根据对北京7个城区12个社区的数据,我们了解了12个社区的环境满意度现状,并对其不平衡状态做一个详尽的阐述。如,从社区环境满意度总分来看,石景山区位列7个城区之首。石景山区在自然环境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在自然环境维度上,石景山区与东城区、丰台区、昌平区、朝阳区、西城区、海淀区存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也正是因为在自然环境维度上的满意水平,大大提高了整体社区环境满意度。 2、得到新结论。 本研究得到了一些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悖的结论,如:单个因子的满意度中,交通出行的满意度最高;居住年限与环境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呈现负相关等。那么,就针对这些结论,给予其合理的心理学解释、社会阐述。为社区环境的改善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 3、为社区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提出实际改善意见。 通过此次对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现状的研究,根据7个城区12个社区的数据反应出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整个北京市居民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并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宜居城市”提供前沿分析和数据支持。这种以社区为出发点、将社区居民作为一个群体的研究以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与自上而下的国家社区环境政策不谋而合。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社区满意度研究呈现纷繁复杂、指标选取差别大的特点。国内基于社区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城市建设等领域,缺少心理学视角;而心理学界将主要关注点放在老年这个特殊的群体与社区环境的关系上。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社区建设将被摆在重要位置。编制问卷并进行调查,测评北京社区现状,根据每个社区的实际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整个北京市居民的社区环境满意度,为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前沿分析和数据支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样本的选取:系统随机抽样,样本量大于800。根据北京市综合考虑产业布局调整、开发区发展、城市功能疏散、人口分布变化以及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随机抽取了7个城区的12个社区进行实地调查。 问卷编制:因素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都表明问卷的维度划分以及项目的确定都能较准确地反映北京市社区环境满意度状况。最大特色在于对部分题目的细化:比如便捷性和质量满意度水平区分;同时考虑不同季节满意度水平。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了解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状况,为社区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改善意见。 根据北京7个城区12个社区的数据,建立北京市社区环境满意度常模,以了解社区的环境满意度现状,并对其不平衡状态做一个详尽的阐述。根据数据反应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整个北京市居民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并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宜居城市”提供前沿分析和数据支持。 2、得到新结论,为社区环境的改善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品摘要

目的:编制《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并进行调查,以充分了解北京居民对社区环境满意度现状。方法:首先随机抽取社区进行预测和再测,确定《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的信效度和结构模型。然后从北京7个城区(城六区和昌平区)中随机选取12个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结果:编制的问卷信调度良好。社区环境满意度的总体情况为42.85±8.833,7个城区中石景山区、东城区、朝阳区的环境满意度位于前3位。硬件供给、周边服务、人文气息、自然环境4个维度中,居民最为满意的周边服务,最不满意的是自然环境维度。从单个因子的满意度来看,交通便捷度的满意度最高,停车条件的满意度最低。结论:问卷真实系统的地反映了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状况,不同城区的满意度情况迥异,自然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7月28日-31日,由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主办,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承办,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第九届亚洲社会心理学双年会录取该论文摘要。

参考文献

[1] Frank Dunstan,Nikki Weaver,Ricardo Araya,Truda Bell, Simon Lannon,Glyn Lewis, Joanne Patterson, Ollie Thomas, Phil Jones, Stephen Palmer. An observation tool to assist with the assessment of urba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5(25):293–305. [2] 单菁菁.城市社区情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3]陈浮.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城市规划, 2000(7):25-27 [4] 杜宏武.影响小区居住环境质量居民满意度因素——以珠江三角洲地区若干小区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2(5):48-54. [5] 李雪铭,冀保程,杨俊,李瑶瑶.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1):58-63. [6]孟斌,尹卫红,张景秋,张文忠.北京宜居城市满意空间特征[J].地理研究,2009(5). [7] 庞海蓉.老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 David R.Phillips, Oi-ling Siu ,Anthony G.O.Yeh, Kevin H.C.Cheng. The impacts of dwelling conditions on older person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Hong Ko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Social Science Medicine,2005(60):2785–2797. [9] Gabriel Moser. Quality of life and sustainability: Toward person–environment congru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9(29):351–357.

调查方式

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早在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05年)》就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而社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对城市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城市和市民的中间结点。社区环境满意度介于城市满意度和住宅人居满意度之间,对了解城市人居环境以及构建世界城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满意度是主体(人)对环境的一种主观感受。基于社区的环境满意度是指个体对于所在社区包括人际互动、价值系统和生活经验等在内的主观认知,是社区居民对社区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等客观方面的评价(杜洪武,2002)。基于社区的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学或者是城市建设等领域,研究结构各异。Frank Dunstan等人(2005)的研究中使用的住宅满意度测评工具考虑到当地环境的物理条件、街坊邻里等因素;单菁菁(2008)把影响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的诸多因素归纳为20个方面,包括住房条件、社区绿化等;陈浮(2000)等对南京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并提出了配套化、社区化、网络化、休闲化等社区建设需要加强的方面;冀保程(2008)分析了影响大连市居民满意度的社会、经济、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并提出了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和人文建设等几个改善措施。孟斌、张文忠等人(2009)对北京宜居城市满意度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他们选取了生活方便性、安全性、自然环境舒适度等6个组成方面的评价,设置了32个分项指标,这些指标代表了生活北京、安全北京、舒适北京(自然舒适和人文舒适)、出行北京和健康北京的主旨。 总之目前关于社区满意度的研究纷繁复杂,满意度指标选取差别很大。在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环境满意度指标选取的研究结果基础上,我们将社区的环境满意度定义为居民对其社区室外环境的总体感受及主观评价,据此编制了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测评北京社区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北京市居民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并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宜居城市”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持和专业化分析。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