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影响因素的社会心理学调研报告--基于北京市大学生
小类:
社会
简介:
为了大学创新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通过个人访谈、问卷调查、心理实验等方法,利用事实数据和理论进行统计、建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挖掘出大学生追求时尚反映的社会、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详细介绍: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追求时尚成为了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追求新颖,凸显自我个性,他们时刻接受着时尚信息和观念的冲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能否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适应社会发展,能够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本次研究旨在贯彻党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设计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配合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研究通过个人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模拟实验等方法,利用事实数据和理论进行统计、建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挖掘出大学生追求时尚反映的社会、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影响因素 时尚 大学生 社会心理学 一、 引言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追求时尚成为了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追求新颖,凸显自我个性,他们时刻接受着来自时尚的信息和观念。当今的一些大学生盲目追求名牌服饰、高端电子产品以及出国留学或旅游等学习或生活方式,其最终结果是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他们在时尚面前困惑、彷徨,有些大学生甚至迷失自我,为追求时尚而走上了犯罪道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与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背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能否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适应社会发展,能够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本次研究旨在贯彻党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设计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配合教育改革发展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研究聚焦大学生追求时尚的这一社会现象,探索造成此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虽然以往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追求时尚有过不少相关研究,但是大多都停留在对时尚历史的追溯、现象的描述和原因的定性分析。如赵万祥(2010)阐述了20世纪中国大学生的服饰时尚的形态与发展过程,分析了大学生服饰时尚化的内在动机表现:从众与模仿心理、求新欲望强烈、追求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余逸群;牛双虹(2010)描述了当今大学生在休闲时尚、学习时尚、语言时尚、消费时尚等方面的现状等等。这些研究缺乏相关的实验证据或统计数据来加以证明。另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的确有统计数据,如郝建梅;王文明(2009),但是数据大多与消费结构或消费行为模式相关,无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予以证明。 而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均源于实际调查的结果,并采用了因素分析处理数据,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体现了其科学性与先进性。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统计学的SEM模型和心理学的模拟实验引用到社会学研究中,辅助证明了研究结果,并且所得结论与以往已有的追求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不同,与时俱进,反映大学生比起从众,更愿意通过追求时尚来表现自我。 二、 调研的思路,方法和结果 (一)网络预调查——定义“时尚” “时尚”在每个人心目中的定义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时尚就是前卫,比如Lady Gaga就很时尚;有人认为,时尚就是流行,比如,夏天大街上常见的长裙、黑丝袜;也有人认为时尚是介于“流行”和“前卫”之间的东西,比如时装周上新发布的时装。 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时尚”究竟是什么呢?只有明确了大学生,这个特定人群对“时尚”普遍接受的定义,我们才能研究他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时尚”。为此,我们在调研的初期,首先做了一个关于时尚定义的网络预调查。具体的方法是在大学生最常用的实名制社交网络——人人网,发起了一个“什么是时尚”的投票。结果自愿参与投票者中76%认同时尚是流行的先导,但是又落后于前卫。也有不少的同学认为,时尚是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众不同。只有8%的参与者把时尚等同于流行。这不同于与国内外的辞典和教科书上的时尚普遍定义——时尚就是流行。 (二)个别访谈——设计问卷 在网络预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访谈了12名公认的时尚的大学生以及洞察力较敏锐的大学生,搜集了他们对“什么是时尚”“时尚元素”“追求时尚的原因”和“追求时尚的表现”的看法,并参考《社会心理学》(张承芬,马广海,2010)中时尚形成的原因,设计了能够反映出被调查的大学生追求时尚的程度和追求时尚的社会心理学原因的调查问卷(见附录1)。 因为该问卷设计是源于大学生们的自述,所以它的各个条目的表达比较符合大学生自身表达的习惯,能够让被调查的人群轻松理解。问卷主要问题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便于调查后的统计分析。 (三)问卷调查——事实论证 问卷调查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学科的大类分层,按各层专业在北京市大学生中所占人数的比例抽样,分布在北京17所不同的高校。样本含量的计算依照问卷因变量的条目数乘以15(360份),向上浮动5%,预计需要378份。共调查417人,有效问卷为386份。 统计结果如下: 1. 因变量 因变量为追求时尚的指数,通过问卷中6,8,10~22题得分相加得出(具体分值见附录2),反应回答问卷的学生追求时尚时尚的程度。分值越大,表示追求时尚的程度越大,反之亦然。本调研中,平均追求时尚的指数为48.99,SD=28.493,N=386. 正态检验P<0.05,服从正态分布。 2. 自变量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问卷中其他的题目,既影响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因素。影响因素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人群属性(如,性别,民族,年级),一类是社会心理学归因。 (1)人群属性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于追求时尚的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t= -1.377,p=0.169>0.05. 男性N=203, M=47.10; 女性N=183, M=51.09);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追求时尚的程度没有显著的差异(F=0.834, p=0.586>0.05);本科生阶段,随着年级的增高,追求时尚的程度增加(图1);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追求时尚的程度明显大于其他专业(图2);随着收入(包括父母给的生活费和其他收入等)增加,追求时尚的程度增加,但中等收入(每个月1200-1600元)的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平均指数却高于中上收入(每个月1600-1200元)的大学生(图3)。 (2)社会心理学归因 我们沿用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1958),将影响大学生追求时尚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归为两大类:一是个体特质(内部归因),二是个体情境(外部归因)。分别通过问卷的三、四大题测量(具体分值见附录2)。两大类因素并不完全相互独立,既个体特质可以通过个体与情境的互动表现或不表现出来。这种分类方式只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回答同一个问题。所以,分别进行各自的统计分析。 分析的步骤均为两步: 第一步: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把众多的观测变量(即本研究中,问卷能够直接测量的变量)浓缩为最少数的几个因子[1]。这些因子将作为第二步分析的潜在变量(如本研究中的追求时尚),即不能够通过问卷直接测量得到,但其实是相似的观测变量共同反映的潜在的影响因素。因子分析就可以将这些潜在的共同的影响因素挖掘出来。我们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对这些因子进行归纳和命名。 第二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缩略标志为SEM)。SEM模型是利用联立方程组来描述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以及各个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建模技术。首先要构造变量关系模型(图4)。方框代表观测变量,椭圆代表潜在变量。单箭头线条表示假设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作用关系,箭头从原因变量指向结果变量。双箭头表示两者之间有相关或者是双向的联系[2]。然后对模型进行估计和评价。 社会心理学归因结果如下: ①个体特质(内部归因):通过因子分析(附录3)我们将对追求时尚造成影响的个体特质归纳为四类:一、满足虚荣(包括“我爱显示我的消费能力和金钱上的优越感”“我有较强的虚荣心”和“我有很强的攀比心”)‘二、追求新奇(包括“我喜欢充满变化,丰富多彩的生活”“我酷爱与众不同,张扬个性”“我非常爱美,注重提高自身的美感”和“我非常喜欢追求新奇事物”);三、情绪不稳定(包括“我的情绪不稳定”和“我容易受他人影响”);四、从众(即“我不想看起来和别人不一样”)。这四个因子对追求时尚的影响都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建立SEM模型(附录4,图5),我们可以看到,满足虚荣对追求时尚影响最大(Estimate=37.358, p<0.001),即越虚荣的人越容易追求时尚;情绪不稳定(Estimate= -7.487, p<0.01),它与追求时尚指数负相关,即情绪越稳定,越追求时尚;追求新奇(Estimate=3.8),越喜欢新奇的人越容易追求时尚;从众(Estimate= -3.255, p<0.05)与追求时尚指数负相关,即容易从众的人不容易追求时尚。 拟合优度的指标用来说明模型的好坏。较常用的有:NFI(正规指数,越接近1越好)、CFI(比较拟合指数,越接近1越好)[3]、IFI(NFI的修正,越接近1越好)。 此模型NFI=0.900, CFI=0.928, IFI=0.930, 说明该模型较好的解释了各个观测变量。 ②个体情境(外部归因):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将对追求时尚造成影响的个体情境分为两类:积极因素(包括:“追求时尚,可以让我看起来更美”“追求时尚,可以让我变得更加自信”“追求时尚是我的爱好,兴趣所在”和“追求时尚可以让我和别人又共同的话题”)和消极因素(包括:“我用时尚的装扮伪装自我”“为了不被人嘲笑,我追求时尚”“我受我家庭的影响,必须追求时尚”和“我追求时尚是为了吸引异性”)。这两个因子对追求时尚的影响都有统计学意义。 我们可以从建立的第二个SEM模型(图6)中了解到,规避消极因素和利用积极因素都能促进大学生追求时尚。并且消极因素(Estimate=14.630, p<0.001)比积极因素(Estimate=5.624, p<0.01)更能够对促进大学生追求时尚。 第二个SEM模型NFI=0.890, CFI=0.914, IFI=0.916 , 都很接近于1,说明该模型有较好的解释力度。 3.其他 大学生每学年时尚消费中最大类别消费的排名,前四位分别是:服装(57.5%),娱乐活动(12.5%),电子产品(11.0%),书籍及印象制品(9.2%,附录,表,附录,图)。它们各自所占时尚总消费的百分比的平均值没有统计上的差异(F=1.417, p=0.189>0.5)。 (四)心理学模拟实验——辅助证明 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在某所大学进行了群体压力的存在对时尚图片选择的影响的实验。在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在其经典从众实验中,证实了群体压力会影响到被试的判断结果[4];而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认为从众是时尚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5]。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张扬个性为目的的追求时尚的人们越来越多,群体压力真的影响人们对时尚事物的选择吗?为解答这个疑问,本实验通过让被试在群体压力下对多组时尚图片进行选择,观察被试是否会因此产生从众性选择。现根据以上两项研究,假设群体压力会对被试选择时尚图片时造成影响。 在试验中,对自变量“群体压力”进行操作,即控制群体压力的有或无。因变量为做出从众的选择数占所有被试可选择总数的百分比。被试是23名大学生(10男13女,年龄介于20至22岁),使用的仪器是幻灯机播放的PPT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同组图片风格相同)。具体的操作如下: 1. 定义8人为一群体,其中7人为实验者的助手,即经过培训的“假被试”。安排“真被试”的座位为最右边或最左边。 2. 每一群体需要观看20幅图片,图片分为4组,每5幅图片为一组。 3. 要求群体一起观看这20幅图片两遍,第一遍即为“沉默选择”,即需要每个人评选选出每组图片中最时尚的服饰并写下序号,但不交流。此时由主试观察到“真被试”的选择,并以不被其察觉的方式暗示给7名助手。 4. 第二遍观看图片时,在每组图片展示完后,我们要求被试依次大声说出最终的选择,并安排“真被试”最后一个作答。在已经得到主试的答案暗示后,“假被试”的答案需要根据“真被试”的答案做出变化。具体变化方案见附录表1。目的是让被试放松心情或者感受群众压力大小的变化。 5. 在第四组图片呈现后,7名“假被试”选择同一个不同于“真被试”的答案,此时真被试收到的群众压力最大。主试观察真被试第二遍回答的四组图片中最时尚的4幅图片的序号是否和第一遍的“沉默选择”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判断为从众。反之,则没有从众。 实验结果,23名被试中有3名被试在选择时尚图片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从众行为,有1名被试出现了两次从众行为。即在存在群体压力的情况下,23名被试在选择时尚图片的过程中,出现从众性选择的频率为7.24%. 数据显示,“群体压力”对“时尚图片的选择”影响不显著。事实上,实验结束后,我们对19位没有出现从众行为的被试进行了采访,其中有16人明确表示,他人的意见不会影响其对时尚的辨识力。多数人认为自己对时尚的选择多以主观出发,即使感受到了群体压力,但不会因此而遵从多数人的选择。综上,在实验条件下,群体压力的存在对时尚图片的选择造成的影响不显著。 本次实验的假设不成立。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在选择时尚物品时,更愿意以自己的主观需求为出发点;而相对来说,他人的选择结果对个体影响较小。这正好与问卷调查结果,从众作为一个负相关一致。 三、 分析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影响因素 (一)人群属性 1. 性别 人们通常认为在追求时尚的程度上女性大于男性,因为大多数女性更细腻,更在意打扮。但统计分析得出当代的大学生男性与女性追求时尚的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很多化妆产品的男士版,比如(欧莱雅,妮维雅)推出男士眼霜,男士面霜,男士爽肤水,男士香水,男士唇膏等,它们诱导了男性时尚消费的需求。科学发展不仅仅带来了理论和技术的革新,也使人们发生了思想观念方面的变革。中性化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从05年的“春哥”、09的“曾哥”到10年的“伪娘”刘著,“男生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风潮在21世纪盛行。同时,大学生的性别角色也在悄悄的转变。在大学生中,“中性”也成为一种时尚,“双性恋”和“同性恋”也屡见不鲜。 2.年级 本科生阶段,随着年级的增高,追求时尚的程度增加。这反映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增强和对自我前途的定位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大学生刚刚从高中生跨入大学这个“小社会”,还不能完全适应,沿袭着高中以来的行事作风,对时尚不太敏感。随着进入大学时间的增加,大学生心理渐渐成熟,智慧水平和个人认知能力也在加强。他们变得关注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特质,于是主动对自我加以改善。这也反映在追求时尚方面。同时,在大学,同学们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于是有更多机会去关注时尚的潮流,塑造自我的形象。到了三四年级,大学生的聚焦点渐渐从校园生活转向为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生涯,在个人定位(包括人生规划,职业履行,个人品位,人生观)等方面思考更多,对于穿衣,生活,思想等方面更加与社会趋同,害怕跟不上的时代的步伐。到了研究生阶段,一方面生活的重心转向专业研究,导致追求时尚的精力减少。另一方面个人品位渐渐成型,已经可以游刃有余的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对于时尚追求已经不再像大三大四那样执着。 3.收入 大学生随着收入的增加,追求时尚的程度增加。毋庸置疑,时尚是与经济挂钩的,时尚反映了品位与品质,是凝集人类思想智慧的文化产物。大学生们需要一定的资本才能够近距离感受时尚并跟随时尚。收入较低的人首要任务是保证基本生活,一般不过分追求品质生活。当收入有所增长时就有条件改善品质,提升品味,追求时尚的生活。但中等收入(每个1200-1600元)的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平均指数却高于中上收入(每个月1600-1200元)的大学生。这与大学生的虚荣心有关。 (二) 社会心理学 1.个体特质(内部归因) 个体特质是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体特质[6]。它是造成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内因。追求时尚的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个体特质: ①虚荣心 虚荣心理俗称“虚荣心”,是指期望拥有但实际上并未拥有某种荣誉或引起普遍注意,而在行动上竭力表现出似乎拥有某种荣誉的个性心理特征[7]。统计结果显示,满足虚荣是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大学生追求时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和攀比心。问卷中,“我有较强的虚荣心”一项,选择比较符合的人数最多,占到34%,只有16%(13%比较不符合+3%完全不符合)的人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可见,大学生的虚荣心具有较高的普遍性。 一方面,时尚是社会发展最前沿的产物,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追求时尚这种方式为了显示自己的消费能力和金钱上的优越感。而正处在预期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也把追求时尚看成彰显自己身份与地位的一种方式。在调查问卷的结果中我们看到,“我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与“我有较强的虚荣心”呈现出中等程度的相关(r=0.302),因此,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以追求时尚为手段的满足虚荣心的行为。另一方面,此次调研的对象基本上是1988年到1992年出生,这个群体的显著特性是在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下长大,素质教育的改革对其产生的影响基本不大。在一切以学习成绩为重心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经常承受着不被肯定的压力。在步入大学校园后,学习压力有所减小,大学生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有了生存的空间,而以追求时尚则为最容易的一种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好胜心强的大学生往往也有很强的虚荣心(r=0.45)。 ②追求新奇 “新奇探求者”是只那些喜欢追求新奇事物的人。他们积极的参加极限运动,喜欢改变,不停的寻找新鲜刺激的事物。统计结果显示,追求变化和新奇的事物是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最近学者Rachel Tomer在神经心理学方面的新发现,揭示了左倾,右倾,左半脑,右半脑,多巴胺以及新奇事物追求个性之间的种种联系。也就是说,“新奇探求者”个体本身存在着一种特质,导致他们做出追求新奇事物的行为。而时尚的变幻莫测,对于寒窗苦读了12年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新奇的外部刺激。于是,有“新奇探究者”特质的大学生们自然会去追求它。 2. 个体情境(外部归因) 大学生追求时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情境的影响。用一个词总结——趋利避害: ①显示自己,以获得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问卷调查中,“追求时尚,可以让我变得更加自信”、“追求时尚,可以让我看起来更美”、“追求时尚是我的爱好,兴趣所在”和“追求时尚可以让我和别人有共同的话题”四项的选择结果显示出了与追求时尚的高相关性。在问卷中我们还调查了大学生对于时尚消费的主要倾向,结果如图7所示,有58%的大学生的时尚消费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服装。这在某种程度上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追求时尚的一部分原因来自自我显示。大学生通过追求时尚的行为来显示自己是很普遍的行为,在我们的访谈中,就有很多受访者表示,追求时尚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享受拉风的感觉”,非常愿意“彰显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这些表现自己的行为,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趋利”的行为,大学生以追求时尚的方式来显示自己,进而使自己获得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如他人的关注及肯定。 ②伪装自己,以逃避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在对“追求时尚的原因”的调查中,“为了不被别人嘲笑,我追求时尚”、“ 我用时尚的装扮来伪装自我”和“我追求时尚是为了吸引异性”的选择结果与追求时尚的程度有着最密切的联系。这反映出大学生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自我保护的状态,为了不被嘲笑而用时尚的外衣伪装自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异性的认可。该群体呈现出一种自我防御的状态,以避免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如他人的嘲笑,异性的不认可等。 在影响追求时尚的情境因素下,比起“驱逐更大的利益”,大学生们更加愿意保守的选择“避免环境的伤害”。这与心理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2002年获诺贝尔奖)对分析决策行为的研究不谋而合:相同量的刺激物,剥夺比给予具有更大的刺激作用。人们在失去某物时候的痛苦会远远大于得到某物时候的快乐。 四、 剖析大学生追求时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追求时尚是预先社会化的过程 预先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预先演练未来的社会地位、职业与社会化关系的社会化过程。[8]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青年时期,而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预先社会化的过程中。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心理上产生了较强的“成人”感,他们对未来,对学校外的社会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在行为模式上会主动学习成人[9]。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大学生追求时尚的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部社会的广泛影响。所谓的“小资”生活正是这种社会环境的产物。很多大学生选择追求时尚这种方式来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这种角色的转变。大学校园也代替家庭成为了学生们社会化的最主要机构。怎样让大学生们能够良好的完成预先社会化?对于男女性别比例差异较大高校,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间“中性风”带来的“同性恋”和“双性恋”现象?大一,大二的学生对时尚的尚不够敏锐,是否能够对其加强这方面的教导,尽早树立正确理性的时尚消费观?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二) 大学生过度追求时尚导致的校园犯罪 一些爱慕虚荣的大学生为了追求时尚,不惜违背道德做起“二奶”,甚至有的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010年,南某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刘某为满足虚荣心高消费而盗窃同学银行卡存款一万余元被判刑[10];河南一名在校女大学生,因为爱慕虚荣,她从一名“衣着朴素,学习认真”的大学生变成“大毒枭”,据同学介绍说:“她的衣服特别多,几乎天天换,而且都是名牌,用的化妆品也都是几千元钱一套的兰蔻。”在违法贩毒被抓后,她忏悔道:“我家庭条件不错,自小我对吃要求不高,但对穿着特别在意,遇上XX(吸毒贩毒的男友)后,我感觉我过得非常风光。是虚荣心害了我,如果没有虚荣心作怪,我就不会越陷越深。”[11]; 海淀检察院首次公布的一项在校大学生犯罪调查表明:从2005年至2006年,该院受理审查批捕的在校大学生(包括统招、民办、自考、成教等)犯罪总计85件,114人。其中盗窃犯罪占到50%以上,盗窃案件主要发生在教学楼的自习室、图书馆、宿舍等学生主要活动区。检察官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认为:在校大学生自身特点是造成大学生犯罪的内因。具体为,大学生身上极强的表现欲及对他人认同感的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过分虚荣,为满足虚荣心走上犯罪道路。其次过强竞争意识演化出在校大学生不良的攀比心理。这种攀比多不在学习领域,而是在物质享受方面[12]。像这样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过度追求时尚的所造成不良后果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 独生子女家庭引起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长在父母及爷爷奶奶的呵护与宠爱下,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并且习惯了受到关注。他们自我显示的行为便在家庭的影响下得到了强化。但是进入大学后,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经过一定的自我调适后,许多人找到了满足自己这个欲望的办法,那就是让自己走在时尚前沿,以时尚的外壳装扮自己,以期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他们认为时尚可以给他们变得更美丽,给他们自信,甚至可以因此而与他人找到共同话题,这些都是自我显示以求获得关注的表现。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习惯了表现自己,于是大学生通过追求时尚的方式将自己显露出来。 另一方面,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对于如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普遍没有建立好良好的自信心,在大学生活中,对于如何使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没有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因此,追求时尚这种浅显易得的方式便成了该群体树立信心的一种手段。同时,他们为了避免被他人“嘲笑”,被动的选择追求时尚,这是一种对人际关系误读。从反面来说,如果因为外表不时尚而“嘲笑”他人,这既是价值观的扭曲,也是不会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表现。可见,从自我防御的角度上来看,大学生为了避免环境中的威胁,他们选择追求时尚,进而建立与异性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扭曲的自我保护。 除此之外,独身子女的时代特性也是促使该群体以满足虚荣心为目的而追求时尚的重要原因。父母的溺爱使独生子女的虚荣心很容易满足,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父母并没有给予正确的疏导,而是一味的满足。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也是促进大学生为满足虚荣心而追求时尚的原因[13]。 (四) 科技飞速发展与文化滞后的矛盾 文化滞后是指非物质文化对其所处的物质环境尚未完全适应的之后期间[14],也就是非物质文化的发展落后于物质文化的现象,它普遍存在。尤其是对于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怎样让大学生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保持自我、不迷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出生在1988年到1993年之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接受新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在该群体生长的二十年间,家里的信息设备从收音机到电视,从电视到计算机,这样不断的更新使得该群体非常适应甚至喜欢充满变化的生活,且其对新奇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意愿都很强,这就导致了该群体在追求时尚时对于新奇事物的要求。另一方面,该群体所处的目前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信息的多元化与易获得性都有利地促进着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新事物。而国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也为该行为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在上述时代的背景下,该群体的父母也在逐渐适应日新月异的生活,比之于他们所处的较为艰苦的生长环境,他们的子女在获取新奇事物上有着更便捷的条件,于是他们不想让孩子像他们一样长大,便非常愿意为孩子购买新玩具,愿意为孩子追求新奇事物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当代大学生群体便是在这样的观念模式下长大,对身边的事物求新求变,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于是他们通过追求时尚的方式来满足这一愿望。虽然追求新奇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表现,但是过度追求会导致浪费。忽略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越来越少的人把“学雷锋”当成一种时尚,注重精神文明这一点,老一辈人比当代大学生做得好得多。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缺失,值得我们反思。 (五) 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指导 大学生追求时尚产生的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缺乏足够的心理指导,从而导致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自我觉知的强化。上文已经提到,大学生正处于预先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希望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就会对自我进行一个观察和认识。自我觉知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内在自我觉知和外在自我觉知。前者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15]。大学生群体的正处于从学生到成年人的转型期,比之于之前以学业为重的中学时期,大学生更多地在意起了自己的外部形象,也更深刻地体会到良好的形象可以带来关注与肯定。很多大学生为了开始“爱美”,愿意让“外部自己”凸现出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学生通过追求时尚的方式达到一种突出自己以获得关注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公众自我觉知的强化。 自信心不足。为了获得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如他人的关注和肯定,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选择用时尚来装饰自己,这也是自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人际关系的获得及他人的关注是一种对个体的肯定,而大学生却以追求时尚的方式以获得这种肯定,认为将自己的外形变得时尚才能有自信,这是典型的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自我防御机制。通过精神分析学派中的自我防御机制来看:个体总会以潜意识伪造或曲解现实,使自我免受危害,保持自我和谐统一[16]。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在对自我认知更新的阶段,在社会化得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本我”和“自我”的冲突,“本我”使个体以享乐主义为原则,促使个体追求安逸美好,被别人羡慕的生活,而个体又受到“自我”的现实原则的束缚,由于客观条件所迫,不能实现完全的安逸和完全的被他人肯定。于是,个体通过追求时尚这种行为使“本我”和“自我”找到了平衡点。个体的潜意识把“时尚”认定为一种能使个体满足的美好事物,于是追求时尚的行为既满足了“本我”追求羡煞旁人的美好生活的欲望,又满足了“自我”对个体现实要求。因此,追求时尚的行为使该群体的心理矛盾找到了一种解决办法,这就是一种以潜意识伪造或曲解现实,使自我免受危害,保持自我和谐统一的过程。 五、 针对大学生的追求时尚存在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1.坚持统筹兼顾,注重社会实践 根据上文分析,大学生正处于预期社会化的过程中,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以追求时尚为手段的满足虚荣心的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社会实践这一教学方式正能把大学生、社会和课堂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高校思想教育,应当坚持统筹兼顾,即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一方面,要坚持学校教育的主导性,立足于高校这一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另一方面,社会是大学生展现自我、创造价值的广阔舞台,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朋友们在服务祖国和人民、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成就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首先,社会实践教育应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社会实践教育绝不是盲目地鼓励大学生去校外打工或实习,大学的社会实践应该与学科或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巩固专业知识,又可以在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比如法学系的学生可以进入社区,为社区群众普及法律常识,可以走进工厂,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使工人和工厂管理者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为工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一份力。比如医学系的学生可以为社区居民进行义务诊断和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发现自身健康问题,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再比如音乐系或美术系的学生,可以进入中小学校义务演出,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其以美的享受。 其次,社会实践应坚持制度化和规范化。《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形式。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要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行免票。”学校应将社会实践纳入统一的教学计划,并保障资金的充足,保证社会实践的有序进行。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根据上文分析,好胜心强的大学生往往有很强的虚荣心。并且大学生在追逐时尚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自我保护的状态,为了不被嘲笑而用时尚的外衣伪装自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异性的认可。该群体呈现出一种自我防御的状态,以避免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如他人的嘲笑,异性的不认可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以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命题,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独立个性,强调对学生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要求,指明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视角。 第一,构建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反馈机制和干预机制。当前大学生大多是“80后”和“90后”,并且大多都是独身子女。他们面临着就业、求职、人际交往、学习等多重压力。他们喜欢追求变化和新奇的事物,随之而来的是心理和思想的不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把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易发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服务, 开设心理辅导讨论或心理咨询热线,创造倾诉沟通的机会,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和宣泄缓释机制。使大学生学会心理放松与自我调节,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态,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慰藉和心灵关怀, 不断提高服务大学生的成效。”[17] 第二,应结合每个年级、每个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个性教育。根据上文分析,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追求时尚的程度不同,并与其对自我的认知和社会的认知程度有关。这就要求思想工作教育者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开展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思想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采用各种灵活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大学生自主地将教育者输出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 3.与时俱进,突出现代传媒的作用 根据此次调查显示,再386位被调查者中,有309位获得时尚信息的来源是网络,占到总数的80%以上。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主要标志的新兴媒体大量涌现,使得大学生接受信息呈现出网络化、数字化、即时化、无界化的特点。人人网、QQ、MSN、手机短信等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沟通方式以及知识和信息的来源,甚至是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新新兴媒体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时俱进,有效应对,针对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和接受习惯的新特点,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第一,利用新兴传媒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网络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色。例如,学校可以开通自己的博客或开设网络课堂,在建党90周年之际,播放经典革命影片,经典红色歌曲,经典英雄事迹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让他们在博客中自由讨论,增强大学生判断和论证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利用新兴传媒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沟通的渠道。多年以来,上课、讲座和个别谈话是师生沟通的主要形式,然而,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真实的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目前存在的校长信箱和学校论坛等网络沟通方式大多也流于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相比之下,网络提供了一个更加平等和自由的沟通平台,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畅所欲言。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QQ群、飞信、人人网等平台,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真诚的对学生进行沟通和引导。 第三,严格监管,依法净化网络环境。学校应开展大学生“网德”教育,建立网络诚信体系,引导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坚决抵制网络淫秽色情和暴力信息,规范网络伦理,加强大学生组织建设,消除虚拟组织对现实组织的消极冲击。 六、 本研究的不足 由于经济条件和地域的限制,此项调研只在北京市开展。其他省市的情况上尚不可知。不过从北京市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随着收入(包括父母给的生活费和其他收入)的增长,追求时尚的程度也普遍递增。此研究结果可能可以推测广州,上海,深圳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如果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此调研可以在全国不同的地域开展。也许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从众对追求时尚程度的影响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七、 结语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爱慕虚荣、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而盲目追逐时尚也不过是这些问题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我们始终坚信,高校能够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力求新实效的过程中探索新规律、创造新经验。最后,我们诚挚的期盼本调查研究能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2]郭志刚.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陈琦, 梁万年, 孟群.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 2004, 4. 21. [4]百度百科[OL]. #sub1674392. [5][9]张承芬, 马广海. 社会心理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6]车文博.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7]李志强. 试析大学生虚荣心理的教育对策[J]. 零陵学院学报, 2003,24(5). [8][14]Richard T. Schaefer. 社会学与生活[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10]李世武. 为满足虚荣心女大学生成贼[N]. 山东商报, 2010.5.12. [11]梁江涛. 评论女大学生成毒枭的虚荣心之祸[OL]. [12]李罡, 梁彤. 检察院两年批捕114名大学生虚荣心攀比等为主因[N].北京青年报, 2007.5.7. [13]樊悦宁, 任中平. 当代大学生的虚荣心理及其矫正探讨[J]. 现代农业,2008(10). [15]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6]百度百科[OL]. [17]刘顺厚.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 (02).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次研究旨在贯彻党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设计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配合教育改革发展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研究聚焦大学生追求时尚的这一社会现象,探索造成此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科学性:得出的结论均源于实际调查的结果。先进性:样本的选取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使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并采用了因素分析,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保证了研究结果清晰、客观。独特之处:方法新颖,生动有趣,将统计学结构方程模型和心理学的模拟实验引用到社会学研究中,辅助证明了研究结果;结论独特,与时俱进,与以往已有的追求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不同,当代大学生比起从众,更愿意通过追求时尚来表现自我。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通过对北京各高校学生追求时尚现象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本质的社会心理学剖析,提出坚持统筹兼顾,注重社会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与时俱进,突出现代传媒的作用的建议,这为大学创新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并且为社会或学者研究大学生追求时尚这一现象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品摘要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追求时尚成为了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追求新颖,凸显自我个性,他们时刻接受着时尚信息和观念的冲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能否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适应社会发展,能够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本次研究旨在贯彻党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设计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配合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研究通过个人访谈、问卷调查、心理实验等方法,利用事实数据和理论进行统计、建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挖掘出大学生追求时尚反映的社会、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2]郭志刚.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陈琦, 梁万年, 孟群.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 2004, 4. 21. [4]百度百科[OL]. #sub1674392. [5][9]张承芬, 马广海. 社会心理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6]车文博.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7]李志强. 试析大学生虚荣心理的教育对策[J]. 零陵学院学报, 2003,24(5). [8][14]Richard T. Schaefer. 社会学与生活[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10]李世武. 为满足虚荣心女大学生成贼[N]. 山东商报, 2010.5.12. [11]梁江涛. 评论女大学生成毒枭的虚荣心之祸[OL]. [12]李罡, 梁彤. 检察院两年批捕114名大学生虚荣心攀比等为主因[N].北京青年报, 2007.5.7. [13]樊悦宁, 任中平. 当代大学生的虚荣心理及其矫正探讨[J]. 现代农业,2008(10). [15]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6]百度百科[OL]. [17]刘顺厚.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 (02).

调查方式

本调研涉及的研究方式又: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和心理学模拟实验。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对于大学生追求时尚的问题,国内外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专家学者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是学术界对于此问题进行的实证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根据相关文献搜索的结果,国内外学术界以大学生追求时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涉及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历史追溯、现象的描述和对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原因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一类研究虽然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理论针对大学生追求时尚进行了剖析,比如赵万祥(2010)阐述了20世纪中国大学生的服饰时尚的形态与发展过程,分析了大学生服饰时尚化的内在动机表现:从众与模仿心理、求新欲望强烈、追求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余逸群;牛双虹(2010)描述了当今大学生在休闲时尚、学习时尚、语言时尚、消费时尚等方面的现状。袁艾兰(2006)把时尚消费与青年精神之间的相关性做出了分析。她认为时尚消费作为一种关注自我、张扬个性的方式,获得了许多青少年的青睐。时尚消费在体现个性的同时,对青年精神也会产生一些不良作用。这类研究缺乏问卷调查和统计学研究的资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另一类研究的确有统计数据,如郝建梅;王文明(2009),他们调查了华中地区七所重点高校在校本科生,以所在年级为基准,采取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的抽样方式抽取500人为问卷调查对象,通过品牌与时尚、价格与质地等变量来探析当前大学生消费的社会心理效应,但是数据大多与消费结构或消费行为模式相关,对改进和发展中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意义有限。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