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三峡工程自主外迁移民传统民俗的继承与保护研究--以江西省信丰县小河镇大江村的秭归移民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调查选取在国家自主外迁移民的实践中,富有代表性的江西省信丰县大江村的湖北秭归移民为研究对象,从民俗学角度切入,综合社会学、统计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移民传统民俗在迁入地发生的变化及原因,进而推导出短期内自主外迁移民传统民俗变迁的一般规律,并提出若干针对移民民俗文化保护的建议,来探寻移民传统民俗在新环境中进行自我适应,不断传承、保护与融合的有效方式。
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 三峡工程正式启动距今已近20年,20年来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能否解决素有“世界级难题”之称的三峡移民问题,对国家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三峡移民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它既是人口流动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在移民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以传统民俗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伴随移民外迁到其他地区,其传统民俗也将与迁入地的民俗发生交流与碰撞,从而产生变异、融合。其影响在于,一方面,迁出地优秀的传统民俗可能因此流失,引发移民的心灵震慑,进一步影响其对迁入地的认同及社会整合,最终影响移民安置工作实现“稳得住”的目标。另一方面,移民不可避免地还会受到迁入地民俗的影响,改变原有的习俗,从而产生文化上的整合。因而切实找到一条外迁移民民俗保护的正确道路,真正实现移民安居乐业和文化传续繁荣,是我们选题的重要出发点。 再者,今年2月25日,国家以政府名义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将非遗保护上升为政府法律行为。 因而,从历史缘起和时代要求来看待三峡自主外迁移民的民俗保护问题,并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实施充分的保护都是很有必要的。 小组多次商讨、结合导师意见确定选题和调研对象。调研地点为移民分布较为集中的江西省信丰县小河镇大江村,近1/3的来自三峡秭归的自主外迁移民分布在该镇。所谓自主外迁,是由移民个体自发联系定居点的迁移方式,它和政策性移民的主要区别在于:移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性更为突出,对迁入地的认同度比较高,心理落差较小。 我们随即开始更为全面、细致地查找移民动因和民俗变迁等方面的资料。移民理论方面,如推拉理论;民俗文化方面,我们也运用了文化多元论、文化生态学以及乡土社会等理论知识,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非物质文化保护问题进行观照。同时也对权威期刊论文、重要新闻报道等进行了整合。我们发现,近年来有关三峡移民的研究尽管数量众多,但涉及外迁移民的文章并不多。关注外迁移民民俗变迁、传承与保护方面的则更少。 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尽管众多,并不能完全概括中国三峡移民的具体实际和全部问题。作为大学生,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保护的重要现实,并提出可行建议,也是本选题的重要出发点。 第二部分 调研过程及方法: 一 调研过程 (一)确定选题阶段(2010年12月18日——2010年12月21日) (二)理论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2日——2011年2月8日)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网络、导师和秭归同学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地搜集、整理和研究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三)实地调研阶段(2011年2月9日——2011年2月15日) 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相继对信丰琼瑶果业公司总经理、秭归移民王琼和秭归移民家庭进行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还走访了小河镇大江村村长、村民和县移民办工作人员。最后进行了补充调查。 (四)资料整理阶段(2011年2月14日——2011年2月26日) 对视频音频进行文字整理,利用问卷星、spss、R统计软件等对问卷分析数据。 (五)报告撰写阶段(2011年2月27日——2011年3月15日) 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并多次修改报告。 二 调研方法 (一)广泛查阅文献 (二)问卷调查 通过地方志比对,提炼典型民俗事象,围绕以端午节为例的传统节日习俗、饮食习俗等设计问卷, 主要针对搬迁到大江村的湖北秭归移民来发放。 (三)重点访谈: 访谈、田野调查(实景观察)与问卷互为补充。 对比较典型的移民,如琼瑶果业公司总经理王某、老人和移民子女等进行深入访谈,访谈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1、对移民子女主要探究青年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在新环境学习生活的感受、对文化变迁的看法等; 2、对秭归中年移民则侧重移民在当地的生产生活,兼顾秭归和信丰两地的风俗; 3、对老人,主要邀请他们讲述家乡的传说故事、唱劳动歌等。 4、此外,我们还和本地人交流,询问其和移民的日常相处情况。 5、对大江村村干部和县移民办工作人员,主要了解移民工作开展的缘由、现状、实际困难、未来展望等。 (四)实景观察法 参观秭归独具特色的生活场景,如秭归人制作烟熏腊肉的地方,感受巴楚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 (五)充分利用相机等先进设备记录访谈 (六)利用SPSS、R统计软件、问卷星等处理数据。 第三部分:结论及建议 一、我们根据调研的数据分析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一)问卷和访谈的综合分析结果: 第一,总体而言,移民在信丰的适应度较高。 55.1%的受访者表示开始并不习惯信丰的生活,但后来慢慢习惯了。再者,移民普遍认为两地语言、风俗差异较大。所以,秭归与信丰不同的风俗习惯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的交流、融合、变迁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是本次调查的重点。 第二,节日民俗:逐渐简化,年轻移民的简化趋势较重。 考虑到秭归的端午习俗极具特色,且2006年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备受社会关注。本次调研的节日民俗方面就以此为切入点,结果发现目前秭归原本丰富的端午习俗形式上在简化,目前移民普遍保留较好的是划龙舟和喝雄黄酒。且接近一半的移民认为迁移后,对节日的重视度下降了。通过与移民带头人王某访谈得知,移民后忙于应付新生活,无暇去完整地过节。另一方面,信丰没有了屈原庙,也无法开展相关活动。 第三,饮食民俗:相对稳定,有融合趋势 移民的饮食习俗变化不大,但也出现了“入乡随俗”的趋势,譬如移民王某表示部分移民已经开始像信丰人一样,每天喝汤了。 第四,语言艺术民俗,以屈原故事为例,保留情况较好。有些移民老人还能唱出在秭归农忙时唱的薅草锣鼓。 第五,移民普遍认为其传统民俗需要保护,但并不排斥与信丰本地习俗的融合。这需政府、国家、移民自身及信丰本地人的多方配合。 (二)结论如下: 第一,目前秭归移民传统民俗在信丰保留状况良好,大部分习俗或较完整地保留或简化了形式。并且还受到信丰本地习俗的渗透与影响,出现融合迹象。 第二,年轻移民对于传统民俗的记忆相对淡薄,对于传统民俗在迁入地的变迁及与当地民俗的交融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移民行为对传统民俗变迁的作用过程为:迁移行为发生后,移民会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来适应迁入地的生活,再加上一些民俗事象所依赖的物质载体往往在迁入地缺失,年轻移民对故土传统民俗的记忆更趋淡薄,导致移民对传统民俗的重视度下降,进而导致传统民俗外在形式简化。 第三,不同民俗事象在移民行为作用下的变迁程度不同。 节日民俗往往是群体在特定时空集中进行的活动(如端午节的一系列活动),对时空连续性的要求更高,迁移行为改变了节日民俗原本赖以传承、保留的环境,往往引起节日民俗的大变迁,甚至大简化。所以相对饮食民俗,节日民俗更为脆弱,因而也需要在进行保护时予以倾斜。这也是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将其定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原因之一。 二、建议 1、国家、政府制定适度的政策性计划,从财政、教育等方面加强移民传统民俗的保护及其与迁入地民俗的交融。 在经济上,加大对传统文化保护与融合的倾斜力度。目前国家对此并没有专门的政策性计划,移民传统民俗在迁入地的“存亡”全赖移民自身的民俗记忆,缺乏固定的活动场所等物质载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兴修屈原祠、屈原庙等。 在文化上,加大对年轻移民传统习俗的教育。教育部门可以设置介绍迁出地与迁入地历史文化、民俗风貌的选修课程。 在节日保护上,因为节日民俗相比其他民俗而言,对时空更迭更为敏感,所以应加大节日保护力度。 2、基层部门因地制宜落实国家政策。 3、移民自身提高保护、传承传统民俗的意识,并落实在日常行为中。 4、当地人的宽容、理解与交流。 第四部分: 一、研究展望 1、推导较长时间段的移民传统民俗传承变化规律。 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大多是迁入信丰10年左右的移民。由于迁入时间并不长,目前其传统民俗大多保留较好。但民俗变迁其实是个长期、缓慢、隐现的过程,我们现在得出的结论只适用于短期的移民行为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影响。移民传统习俗在迁入地长期的传承情况和发展趋势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田野调查来继续探讨。同时,对于秭归现今的民俗特点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当地,进行田野调查。如此一来,二者对比出来的变迁情况可能也更有说服力。这也是本课题最大的发展空间。 2、自主外迁移民与政策性移民的区别,以及由此产生的二者对文化接受/创造的差异。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自主外迁移民,如果能与政策性移民的民俗变迁情况做个对比,可能会有更明显的结果,进而能对两种不同类型移民的传统民俗保护工作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3、结合其他自主外迁移民的案例综合分析该行为对民俗传承的影响。 4、与历史上明朝的“江西填湖广”移民潮进行对比分析。 二、调查不足和局限: 1、调查范围和数量的局限性 2、调查维度较为单一 3、调查专业性不够

作品图片

  • 三峡工程自主外迁移民传统民俗的继承与保护研究--以江西省信丰县小河镇大江村的秭归移民为例
  • 三峡工程自主外迁移民传统民俗的继承与保护研究--以江西省信丰县小河镇大江村的秭归移民为例
  • 三峡工程自主外迁移民传统民俗的继承与保护研究--以江西省信丰县小河镇大江村的秭归移民为例
  • 三峡工程自主外迁移民传统民俗的继承与保护研究--以江西省信丰县小河镇大江村的秭归移民为例
  • 三峡工程自主外迁移民传统民俗的继承与保护研究--以江西省信丰县小河镇大江村的秭归移民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探究三峡工程中的自主外迁移民传统民俗的继承与保护问题,目的是更好地从精神文化层面关注移民在安置地的生活,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今后的水库移民工作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尽绵薄之力。作品通过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理论假设、数据分析等版块,逐层深入地探讨移民民俗变迁的表现及原因;最后本着关注移民精神生活和促进移民安置工作实现“稳得住”的长远目标,提出若干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调研综合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并举,获得大量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并予以严谨地分析阐发。 2、自主外迁移民+民俗学视角:目前学界针对三峡外迁移民民俗变迁和传承的研究不够深入,作品视角独特,利于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3、服务移民精神生活与人文关怀:立足“三峡工程自主外迁移民”的特殊群体,凸显人文关怀意义,切合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紧扣科学发展观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从文化侧面、以小见大地反映自主外迁移民的生活现状,着重阐明该群体在新时期对待传统民俗的态度,传达出他们的精神文化诉求。作品对于移民和民俗领域的相关研究有一定启示作用;对于国家完善移民安置政策,实现安置工作“稳得住”的目标有实际应用价值;对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今后的水库移民工作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目前三峡工程自主外迁移民的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但对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工作却少受各界关注。 本调查选取在国家自主外迁移民的实践中,富有代表性的江西省信丰县大江村的湖北秭归移民为研究对象,从民俗学角度切入,综合社会学、统计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分析移民传统民俗在迁入地发生的变化及原因,推导出短期内自主外迁移民传统民俗变迁的一般规律,并提出移民民俗文化保护的建议,来探寻移民传统民俗在新环境中进行自我适应,不断传承、保护与融合的有效方式。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意义、调研对象与调研区域、调研过程和方法。 第二章先后从理论和具体的研究成果两方面回顾相关研究。 第三章提出需验证的研究假设。 第四章为全文重点。第一节介绍问卷和访谈概况。第二节运用第二章提及的理论,结合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着重从节日民俗、饮食民俗、语言艺术民俗、传统民俗保护的可能性与有效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五章在前一章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移民迁入信丰后传统民俗的变迁情况一览表》,并提出对策,总结全文。 第六章为结语,第一节是研究展望,认识到本调研的可拓展空间;第二节为局限性说明。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从1994年到2010年有关三峡移民的1189篇论文中,研究三峡外迁移民的共有64篇,其中,涉及移民民俗异地变迁的仅有5篇。此外,在国家颁布的有关三峡移民的法律(条例、规定)中,很少有明确涉及移民文化的部分。 资料来源检索目录: 1.湖北省秭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秭归县志[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江西省信丰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信丰县志[M].三秦出版社,2010。 3.费孝通.乡土中国[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4.陶立璠.民俗学[M].学苑出版社,2003。 5.程瑜.白村生活—三峡移民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民族出版社,2006。 6.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7.风笑天. 生活的移植——跨省外迁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J].江苏社会科学,2006(3)。

调查方式

调查从民俗学角度切入,综合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方法,以实地调研为主,文献资料为辅。方式如下: (一)文献法(二)问卷调查法(三)访谈法 (四)实景观察法(五)利用相机记录访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外完全针对三峡移民的研究并不多,而关于非自愿移民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移民动因、移民社会适应性、安置模式、移民迁移过程及各阶段移民面临的适应任务等方面。从民俗学角度切入来研究移民问题,则少之又少。 就国内而言,本调研团队以《中国学术期刊网》1994年至2010年所录三峡移民研究论文为基准进行初步统计发现,研究三峡移民的期刊论文共1189篇,其中研究三峡外迁移民的论文64篇。在这64篇论文中,研究重点的分布情况如表所示: 移民安置及措施:26篇,40.63% 移民社会适应性及心理:17篇,26.56% 移民生产生活:10篇,15.63% 移民的文化传承与变迁:5篇,7.81%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他:8篇,12.5% 可见,近年来有关三峡移民的研究尽管数量众多,但涉及外迁移民的文章并不多。关注外迁移民民俗变迁、传承与保护方面的则更少。 具体来说,我国的三峡移民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年以前):从工程性移民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主要为政府的三峡工作规划、总结等。 第二阶段(1996—1999年):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加入三峡移民的研究。研究重点从对工程的关注转移到对工程主体即移民现实状况的关注上,注意到迁移模式的差异对于移民后果的影响,以及迁移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和偶然性事件的存在。研究方法侧重于观察法和文献法。 第三阶段(1999年后):外迁移民逐渐成为国家移民安置的主要选择,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学者们不再囿于移民个人微观层次来研究,而上升至社会发展等宏观层面,包括移民社会适应性、社会整合、可持续性发展等重大课题。 可见,中国国内的水库移民研究历史还比较短,研究视角相对单一。自主外迁移民作为移民群体中,自主性最强的一类特殊群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比较客观、详细的研究。而专门地以社会学方法,从民俗学的角度调查自主外迁移民在国内来说,仍属罕见。 因此,本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开拓意义和启发意义,有利于填补当代移民民俗传承变迁研究领域的空白。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