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三方因素的多视角探讨--贵州省威宁县和六盘水市钟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在整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中,政府、医疗机构、农民,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影响。本报告正是基于这样的架构,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和六盘水市钟山区进行实地调研,分别讨论了三方因素对新农合实施和发展的影响,提出“机动比例”解决当前新农合沉淀基金利用率不高问题,引入“第三方监督”运行模式加强新农合管理,探索如何有效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把群众看病留在基层等建议。
详细介绍:
本报告通过对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及六盘水市钟山区进行新农合实地调研,积累了相关的第一手材料,并对新农合运作中的制定方-政府、执行方-医疗机构及受施方-农民这三方因素做出多视角的分析。 首先,从政府一方来看,本文研究的政府内部管理中的新农合资金使用制度,将最终影响参合农民的受益权;而政府外部管理中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将直接影响医疗机构在执行相关政策时的行为。其次,从医疗机构一方来看,本文研究的定点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将影响政府推行的新农合政策是否可以得到落实,而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成功与否则将直接影响农民就诊看病的保障。最后,从农民一方来看,本文研究的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新农合实施质量的重要指标,既可以反作用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修改,也可以作为医疗机构实施医改及可持续发展的导向。

作品图片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三方因素的多视角探讨--贵州省威宁县和六盘水市钟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三方因素的多视角探讨--贵州省威宁县和六盘水市钟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三方因素的多视角探讨--贵州省威宁县和六盘水市钟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三方因素的多视角探讨--贵州省威宁县和六盘水市钟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三方因素的多视角探讨--贵州省威宁县和六盘水市钟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新农合是关系中国8亿农民生命健康的重大举措。其中,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主体,医疗机构作为实施主体,农民作为受益主体,三者相互制约影响。因此,通过实地调研对新农合的三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对新农合的不断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两地农民对新农合实施的满意度差异为切入点,探讨三元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新农合的发展,全面考察新农合三方因素的当前状况和现有问题,并对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调研队员分别具备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专业学科背景,为进行全方位的调研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学术条件。 2.采用多样性调研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理论结合实证分析,揭示由农民满意度所反映两地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提出“机动比例”概念,有效地使用新农合沉淀基金,政府监管机制完善以及推广、有效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等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本文综合探讨了新农合体系中政策制定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弥补国内单一新农合研究的学术空白。 2.选取贵州省开展新农合的两地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报告反映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就医现状,为相关单位研究新农合提供了充足的数据资料和研究参考。 3.本次调研成果可以作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有效开展新农合提供相关的政策参考。

作品摘要

本报告通过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及六盘水市钟山区新农合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对新农合制度运作中的制定方-政府、执行方-医疗机构及受施方-农民三元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一方面从宏观上探讨该三元因素之间如何通过相互作用推进及影响新农合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上以两地农民对新农合政策实施的满意度差异为切入点,从政府新农合资金的使用及其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体制,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新农合进行多视角的研究,并提出新农合沉淀资金利用模式、第三方监管机制等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作品于2008年9月分别获得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卫生局、六盘水市钟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及相关高校教授的肯定及推荐。 2.作品于2009年5月获得挑战杯省级二等奖。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中国新闻网,2003年1月。 [3]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及其效果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4]丁少群,李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 [5]徐建国,李海明,应信忠,《参加新农合农民住院疾病谱及医药费用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8月第27卷第12期。 [6]谭克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7]刘伯龙,《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1版。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政府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从文献检索来看,国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中社会保障和保险学为主流的研究视角。同时也不乏社会学、卫生管理、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共财政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学等为视角的独到分析。而国外对社会医疗保险的研究大都集中城镇地区,对于农村医疗保险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国内方面,丁少群、李桢的专著《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从疾病风险管理手段、发展背景、制度根源、各地试验的不同运作模式、试点效果与问题等方面对新农合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了新农合改革的方向和制度运行中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水平、筹资机制及经营风险控制等问题,最后较系统地提出了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王曙光等的《社会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与反贫困》一书主要针对农户和乡镇卫生院,有助于了解农户和乡镇卫生院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前后的基本经济状况,便于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制度对农户和乡镇卫生院的影响,并了解农户和乡镇卫生院在未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方面的基本诉求和建议。高和荣的《风险社会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构》站在风险社会这个立场上探讨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历程、存在问题以及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选择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江苏昆山、福建厦门等进行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从制度学派、第三部门理论等视角出发提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整合方向以及整合途径。 在国外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在“福利国家”和普遍保障的思想影响下,才将社会医疗、养老等保障制度由城市逐步扩展到农村,实现了“全民皆保险”。目前,国外对城市医疗保险制度及医疗费用控制的研究比较多,对农村医疗保险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十分欠缺。国外只有泰国农村实行的是合作医疗。Gumber研究了泰国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Gumber认为该制度为基层农民提供了很好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但是由于存在相关政策不明朗和逆向选择现象,覆盖人群少,抗御大病风险能力差。印度的Anil Gumber、Dave、Priti、Patrick Krause对本国的农村非正式健康保险计划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印度存在着大量的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发起的非赢利性健康保险的保障项目齐全、保障层次高,吸引了不少低收入的农民参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