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危机事件中短信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以汶川地震期间西安6高校为背景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调查报告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深入西安6大高校进行为期8个月的调查研究,深入揭示危机事件中校园短信传播现象、大学生在地震中的短信使用特征、大学生心理特性对短信使用的影响,并运用传播模式图阐释短信媒介的影响。最后通过阐释短信传播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的作用,提出高校应在危机突发事件管理和日常管理中建立基于短信媒介传播的长效机制,同时对建设安全、和谐校园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详细介绍:
手机短信已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重要媒介,这在“5•12”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的历史时刻尤为凸显。手机短信在地震始发时段,在大学生群体中显示了重要的信息传播功能:不仅传递灾难信息,而且通过信息传递影响人们对灾难感知的态度,更深入地参与到这一变迁之中。 本调查报告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深入西安6大高校进行为期8个月的调查研究,深入揭示危机事件中校园短信传播现象、大学生在地震中的短信使用特征、大学生心理特性对短信使用的影响,并运用传播模式图阐释短信媒介的影响。最后通过阐释短信传播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的作用,提出高校应在危机突发事件管理和日常管理中建立基于短信媒介传播的长效机制,同时对建设安全、和谐校园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品图片

  • 危机事件中短信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以汶川地震期间西安6高校为背景
  • 危机事件中短信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以汶川地震期间西安6高校为背景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为5.12汶川强烈地震的亲历者,我们对手机短信在危机事件中的作用感受深刻。其间不断地从手机短信中得到国家、陕西地震局发布的准确消息,有效避免恐慌,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此外,社会各界捐款倡议,也都是通过手机短信迅速传播,将对灾区人民的支持、对政府抗震工作的信任相互传递。使我们真正感受到温家宝总理“多难兴邦”的深刻含义。因此,短信在灾难突发的危难时刻,成为联结个人-亲人—学校—国家之间感情的纽带。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研究地震期间,手机短信对西安大学生在这一时期被大量使用,满足了大学生某些特殊需求同时,并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也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2.“大学生研究大学生”。团队成员身处大学生这一群体当中,能从被管理者的角度、当事人的视角为高校管理者的应急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多考量。 3.研究大学生短信交往及其影响。 4.可为高校危机心理干预研究工作有所突破提供蓝本。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时光荏苒,痛定思痛。尽快总结高校在地震期间利用手机短信这一新兴通讯手段,传达指示、交流情况、心理安抚、组织抗震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科学归纳、深入探讨,获得、整理、留存第一手资料,我们认为很有必要。一方面对日后可能出现的突发危机事件有较强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对高校在日常管理中如何利用手机短信引导学生、服务学生,共同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均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作品摘要

手机短信已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重要媒介,这在“5•12”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的历史时刻尤为凸显。手机短信在地震始发时段,在大学生群体中显示了重要的信息传播功能:不仅传递灾难信息,而且通过信息传递影响人们对灾难感知的态度,更深入地参与到这一变迁之中。 本调查报告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深入西安6大高校进行为期8个月的调查研究,深入揭示危机事件中校园短信传播现象、大学生在地震中的短信使用特征、大学生心理特性对短信使用的影响,并运用传播模式图阐释短信媒介的影响。最后通过阐释短信传播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的作用,提出高校应在危机突发事件管理和日常管理中建立基于短信媒介传播的长效机制,同时对建设安全、和谐校园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陕西省第七届“挑战杯”决赛特等奖 校“挑战杯”决赛一等奖 在校新闻传播学院学术部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2.钟新,《危机传播——信息流及噪音分析》第一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3.丹尼斯•麦奎尔著 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第二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5.李中莹,《<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修订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6.周晓虹,《社会心理学》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7.陈苗 李万斌,《高校短信文化:流行分析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8年7月第18卷第4期。 8.王婷,中国农业大学《指尖上的移动家园——手机短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2007年。 9.CNNIC《手机上网行为和手机媒体研究报告》,2009年2月18日。 10.张叶云,《短信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1期。 11.吴正国《解读青年学生的心理符号》《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12.熊国荣 衫木,《手机:最有资格成为第五媒体》,《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3期。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大学生短信交往心理因素研究现状 短信文化是大学生心理的一面镜子。一些 学 者 利用心理测评量表,考察手机短信适用与人学生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例如考察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程度(在与朋友的友谊、与家人的亲情、与恋人的爱情和较大群体之间等方面是否有孤独的感受)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频繁地使用手机短信交往可能与孤独感有关。【黄才炎、严标宾,2006】 考察手机短信与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神经质与手机短信对交往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陈少华、陈少惠、胡兆云、刘倩,2005】 2.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 传统传播学认为:人际传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向传播(two-way cmo mnuciaitno),即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流通是双向互动的。但手机短信并未遵循人际传播中的双向性原则用传播学的概念表达手机短信息,就是“以文字这种符号系统作为主要信息负载者,以无线电波作为传播渠道,以支持中英文显示的数字手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一种现代传播方式”。 【徐海玲,2004】 由于延时现象的存在,从传播活动的某个具体时刻来看,短信的讯息流动不是双向可逆的,而只能从信息的发出者流向接收者,即在某一时点上,传者与受者的角色是同定的,不能相互转换;传播的方向是单一的,不能即时逆反。【黄海、刘占发、杨溪,2005】 根据人们的需求,可以将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行为分为满足性人际传播和工具性人际传播。满足性人际传播的侧重点不在于交流之外的什么功利性或实用性目的而在于交流行为本身,以及经由这种交流而达到的一种自我满足。典型的满足性人际传播的基本特质在于它主要着重于交流过程本身,以及交流对于人的一般性社会性需要,尤其是人际感情需要的满足功能.手机短信中这种满足性人际传播土要体现在问候、情感交流、闲聊、娱乐等方面。工具性人际交流的根本着眼点在于把交流本身视为手段和工具,以寻求某种功利性的结果或目的。事实上,在手机短信中,两种性质的人际传播活动混为一体的情形,或是一种交流在实施过程中向另一种交流转换的情形,都是很常见的。【匡文波,2006】 3.大学生短信交往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通过对大学生短信行为的调查分析,指出短信文化为高校的行政工作及师生互动交流搭建平台。高校行管部门、学工部门、招生就业处均可通过短信平台发布信息。【陈苗、李万斌2008】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