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医科学生疑病现象及心理应对方式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作品从医科学生这一类特定人群的心理问题进行立论,在抽样调查统计高等医科院校本科学生疑病现象和应对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疑病现象的心理机制,探讨了医科学生不良应对方式的内在心理根源,较全面地从多角度、多层次拟定了一套医科学生心理干预模式和解决疑病心理的具体措施,积极探索针对性性强、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为构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基础数据。
详细介绍:
高等院校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而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医学生特定的学习背景,容易导致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的的过程,由于认知偏差,主观联想、自我暗示、应激反应及人格偏离等原因,有可能引起疑病现象的发生,这种状况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则可能发展成为疑病性神经症,严重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甚至社会功能。 作品从医科学生这一类特定人群的心理问题进行立论,在抽样调查统计高等医科院校本科学生疑病现象和应对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疑病现象的心理机制,探讨了医科学生不良应对方式的内在心理根源,较全面地从多角度、多层次拟定了一套医科学生心理干预模式和解决疑病心理的具体措施,积极探索针对性性强、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为构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医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疑病倾向,昆明两所医科院校疑病比例达98%,对挫折心理应对方式以不成熟型居多;疑病现象存在性别差异,男女比例为1:1.7,心理应对方式男女生无统计学差异,医科院校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在生物医学模式向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的今天,深入调查研究医学生疑病现象和应对方式,积极探索针对性性强、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帮助有中重度的疑病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纠正认知混乱,解释负性情绪,摆脱心理困境,渡过心理难关,是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本研究对提高医科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和造就心身健康的高级医学人才,维护和促进医科学生的心身健康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研究前景。

作品图片

  • 医科学生疑病现象及心理应对方式研究
  • 医科学生疑病现象及心理应对方式研究
  • 医科学生疑病现象及心理应对方式研究
  • 医科学生疑病现象及心理应对方式研究
  • 医科学生疑病现象及心理应对方式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过对两所主要医学院校大学本科学生进行疑病现象及心理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心理机制,探讨医学生疑病现象的形成及其不良应对方式的内在心理根源,积极探索针对性性强、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为构建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提高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基本思路:(1) 确定量表(2) 实施调查(3) 数据统计(4) 结论分析(5) 拟定措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首次从统计分析医学生疑病现象和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入手,分析了产生疑病现象的心理机制,探讨了医科学生不良应对方式的内在心理根源,较全面地从多角度、多层次拟定出一套医科学生心理干预模式和解决疑病心理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和实效性。经中国知识网文献检索,虽有医学院校疑病学生心理机制探讨的相关报道,但未见同时涉及心理应对方式的问卷及分析相关文献,也未见相关写实性调查报告类文章,具有原创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医学模式转化的今天,深入调查研究医学生疑病现象和应对方式,积极探索针对性性强、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帮助有中重度的疑病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纠正认知混乱,解释负性情绪,渡过心理难关,对提高医科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确保医科学生能够心身健康地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全身心地投入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和造就心身健康的高级医学人才,维护和促进医科学生的心身健康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研究前景。

作品摘要

目的 研究高等医科院校本科大学生疑病现象及其应对方式。方法 将两所医科高校本科生按主要专业不同分为五群,每群按随即抽取某个身段的所有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调查工具为疑病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556份。结果 (1)两所院校学生均存在程度不一的疑病现象,两所高校疑病比例达98%,但程度不一;应对方式以不成熟型居多(2)疑病存在性别差异,男:女为1:1.6-1.7,应对方式男女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医学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疑病心理,对挫折的应对方式大多数居于不成熟型,医科院校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09年4月获本校第五届“杏林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一等奖",同时推荐参加省级比赛。 2009年6月获本省第五届高校青年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银奖”。同时推荐参加全国竞赛。 评语:作品选题新颖,视角独特,立论明确,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技术路线合理可行,论据充分,语言精练,结构合理,表述清楚,文字通畅,统计数据真实可信,文献资料充分翔实,结论正确,措施得当,具有原创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群,张宁,王春芳.疑病性神经症的前瞻性现场测试[J]. 四川精神卫生,2000,13(1):9-10. [2]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定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M],1999, [3] 孙国仁,王芸霞. 医学生疑病症发生的心理机制[J ] . 国际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 ,4 (2) :148~150. [4] 罗光胜,刘心仁,石明林. 试论医科大学生疑病心理及其对策[J ] .医学与社会,1998 ,11 (2) :41~43. [5] 宋静.毛柏青.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21-22.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将自己的躯体作为标本,进行自我检查,身体稍有不适,便对号入座进行自我诊断。一旦觉得一两个症状或体征与某种疾病相同,即以为自己患了某种疾病,精神马上紧张起来。感觉放大使思想上顾虑重重,到处求医,有些学生甚至因此影响学习。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很可能发展成为疑病性神经症,严重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甚至社会功能。医学生的疑病倾向已引起教育及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医学生疑病现象在低年级多见,尤其是学习处于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过渡阶段。 从本质上讲,个体的人格心理因素是产生疑病现象的基本动因。医学生疑病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医学生在所处的医学校的特殊环境中大量接收与疾病有关的信息,较一般人更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及知识及思维的局限性外,个体的人格心理因素是产生疑病现象的基本动因,疑病的学生多性格较内向多虑、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应对方式存在偏差。疑病心理与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态度也有直接的关系。 近年来,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了相关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学生管理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识。各大医学院校在这方面都进行的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建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体,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控机制;建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 但也有学者逐渐认识到仅仅靠心理活动课和心理咨询室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单靠一般的心理讲座,学生难于确实使用所学到的方法。另外由于学习时间过分紧张,大多学生不愿意把时间用来做心理咨询,还发现部分严重焦虑和强迫的学生走出咨询室后,常常为咨询耽误学习时间而懊恼,出现莫名的担忧,无法完成心理作业 。将专业学习和心理干预有机结合,创制省时、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在医学专业学科的教学中融会渗透心理学知识,因势利导,促进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 国内同类相似课题研究报道,但对于医科学生疑病现象的流调学研究和心理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研究未见相关见报道。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