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及其社会支持模型的构建——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作品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流动儿童为例,对试验区初中生阶段550名流动儿童与676名非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实地访谈,结果发现: (1)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水平普遍较低,且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 (2)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水平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男生明显低于女生,年级越高,水平越低; (3)影响流动儿童生存质量水平最主要的因素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 (4)建构由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个方位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城市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
详细介绍:
创新点: 1、确定了新颖的研究对象与问题。以往大多数研究关注的都是留守儿童,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以生存质量作为描述流动儿童现实状况的具体指标,在国内外更是少有。 2、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现有的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分析其相对不利的家庭环境来解释流动儿童的发展结果,本研究不仅仅深入分析了其家庭环境中的父母 文化程度、职业及教养方式,还对其学校环境中的教育管理政策及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支持等整个功能系统,都作了深入的分析。 3、构建了城市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社会支持模型。针对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本课题提出了社会支持模型(具体请见图片)。家庭通过亲子关怀实现其培育管理的功能;学校通过教育改良实现其教育关怀的功能;社区通过心理援助实现其帮教服务的功能;社会通过帮教管理实现其防护接纳的功能。 4、提出了模型运行的“五原则”。(1)“四位一体”的原则;(2)四级系统“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原则;(3)遇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及时预防、及时警戒”的原则;(4)“以心理援助为主,物质援助为辅”的原则;(5)“教育改良与社会公共事业帮教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成果: 【1】论文《城市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及其社会支持模型的建构》发表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第2期;刊号为:ISSN1674-5884;CN43-1492/G4); 【2】论文《城市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表在《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第2期; 【3】论文《社区支持:提高边缘青少年生存质量的新途径》发表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 【4】论文《城市流动儿童的边缘化问题及其消解》发表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社会反响: 【1】“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社会支持模型”被湘潭市团委、市科协、湘潭县教育局推荐使用; 【2】本作品提出的“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社会支持模型”被长沙井湾子中学、株洲市第七中学等学校推荐使用;

作品图片

  • 城市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及其社会支持模型的构建——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推进,引来了大量的流动家庭。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却并没有像“基础建设工程”那样受到社会的积极关注。本作品试图了解“两型社会”试验区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现状,探索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建构改善其生存质量的社会支持模型,为政府和教育部门更好地管理这一群体,提供参考意见。 研究思路:理论—实地调查—论证分析—结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真实反映流动儿童实际状况,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具有较强的学理性。 先进性:结合长株潭“两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立的背景,不仅关注了社会问题,也为政府部门提出了实际措施来解决流动儿童现存的问题。 创新点:1、确定了新颖的研究对象与问题。2、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3、构建了城市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社会支持模型。4、提出了模型运行的“五原则”。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揭示了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现实状况,构建了一个改善和提高城市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社会支持模型。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流动儿童生存环境中各个功能系统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家庭、学校、社区及社会在该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作品不仅对提高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具有指导意义,也给我国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城市科学管理流动人口,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作品摘要

通过对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初中生阶段550名城市流动儿童和676名非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等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对家庭、学校、社区和政府职能部门等相关人员的实地访谈,结果发现:(1)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流动儿童生存质量水平普遍较低,其生存质量显著低于非城市流动儿童;(2)影响流动儿童生存质量水平最主要的因素是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基于此,构建由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个子系统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培育管理、教育关怀、帮教服务和防护接纳四级功能系统来保障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这点已取得相关部门的认同和采纳。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论文《城市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及其社会支持模型的建构》发表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第2期; 【2】论文《城市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表在《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第2期; 【3】论文《社区支持:提高边缘青少年生存质量的新途径》发表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 【4】论文《城市流动儿童的边缘化问题及其消解》发表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5】“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社会支持模型”被湘潭市团委、市科协、湘潭县教育局推荐使用; 评定结果:情况属实。见证人:陈坤华

参考文献

[1]刘继同.关注中国城市流动儿童——郑州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社会福利,2002,(5). [2]唐光政,陈红卫,潘顺英.儿童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4). [3]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2-53. [4]张翠娥.武汉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调查报告.当代青年研究,2004,(5). [5]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口科学,2003,(10).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根据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的“陌生人”的概念,进一步提出了“边缘人”的概念。至此,边缘人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而流动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边缘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开始了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干预。美国通过完善立法、加强学校(社区)与流动儿童家庭的联系等措施,力图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2002年初,美国布什总统签署实施了法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它强调教育公平——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不掉队。 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的重视比国外晚很多。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流动人口中的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而原有的儿童保护政策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引发了众多学者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北京、上海、郑州等地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如2002年刘继同发表了《关注中国城市流动儿童——郑州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等。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期,流动人口将不断增加,流动儿童也越来越多。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切实的对策研究却并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其中从生存质量的角度指向流动儿童的研究更是一个空白。 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立的背景,从生存质量的角度,针对流动儿童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并在基础上建构流动儿童生存质量的社会支持模型,以供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参考和借鉴。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