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失业与经济增长:奥肯定律的修正及来自中国的数据验证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文从经典奥肯定律的适用性出发,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其对二元经济的中国失效,然后结合奥肯定律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符合中国二元经济特征的奥肯定律修正模型,做出相应的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经典奥肯定率在二元经济的中国不适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与中国总产出显著相关,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治理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应该成为经济政策的独立目标。
详细介绍: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作为描述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此消彼长关系的“奥肯定律”也因此备受关注。本文从经典奥肯定律的适用性出发,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其对二元经济的中国失效,然后结合奥肯定律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符合中国二元经济特征的奥肯定律修正模型,做出相应的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 由于高增长高失业并存的情况在我国长期存在,就业问题是一直困扰着我国政策当局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提出通过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能够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内需、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良好增长,这在我国当前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出口大幅下滑,各社会群体尤其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形下,对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和就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在二元经济的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不存在稳定的此消彼长相关关系。经典奥肯模型运用于我国时,需要对失业率变化量加上一个调整项 (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率)。 (二)当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率是一个比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宏观经济影响更重要的变量,1979—2007年它与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902680。因此,不管是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实际经济政策决策,我们都应该高度重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三)治理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应该成为经济政策的独立目标。以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参考变量的失业治理不能依赖于经济增长,应该高度重视独立于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之外的针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群体的就业政策。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对奥肯定律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作重新思考并实证检验,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的特殊情况提出更具实际意义的模型,旨在对奥肯定律在我国的具体运用问题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基本思路:先用中国1979—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验证经典奥肯定律在我国的有效性,再回到奥肯定律的理论基础,从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特点对检验结果予以解释,并给出符合中国经济的修正模型和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最后是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参考资料来源于公开出版物,真实可靠。 2.通过计量经济学知识对模型进行科学的检验,技术水平简单合理。 3.作品从经典奥肯定律的适用性出发,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其对二元经济中国的无效,由此提出符合中国二元经济的奥肯定律修正模型,并做了相应的实证验证,最后提出相关宏观政策制定的建议,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就业问题是一直困扰着我国政策当局的重要问题之一。高增长高失业并存的情况在我国长期存在。本文对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得出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率高度相关等结论,在我国当前各社会群体尤其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形下,对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和就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作为描述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此消彼长关系的“奥肯定律”也因此备受关注。本文从经典奥肯定律的适用性出发,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其对二元经济的中国失效,然后结合奥肯定律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符合中国二元经济特征的奥肯定律修正模型,并做出了相应的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经典奥肯定率在二元经济的中国不适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与中国经济产出显著相关,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治理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应该成为经济政策的独立目标。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2-34,147-163,197-220. [2]蔡昉.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J],宏观经济研究,2007,(01). [3]姜巍、刘石成.奥肯定律与中国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5,(24) [4]黎德福.论二元经济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法则[J],世界经济,2005,(8). [5] 曾国平、周高生.我国“高增长、低就业“问题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1). [6] 靳卫萍、柳欣.从有效需求问题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1),3-7. [7] 王伟莉、李玉卫、王均岱.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形成原因及转移方式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2-65. [8]赵领娣、付秀梅.《劳动经济学》[M]: 企业管理出版社,154-156,249-257.

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对失业问题的理论观点大致为: 1.古典学派认为,由于不存在工资刚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充分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愿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摩擦性失业。 2.凯恩斯学派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是刚性的,失业不能通过调整工资来消除。主张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消除失业。 3.新兴古典学派认为长期而言经济总是会趋向于自然失业率。该学派主张市场经济能自动解决失业、萧条等问题,而政府主导的稳定政策没有效应。 4.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对劳动力市场功能性障碍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信息是不对称的,市场调节具有不完全性,因此强调需求管理政策的必要性。 二、经济学界对于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工资机制、产业结构和隐性失业等角度进行讨论。西方经济学界的相关理论以工资机制为分析思路的居多。对于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西方经济学界对奥肯定律有着较为一致的肯定。然而在二元经济的中国,存在着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国经济学界则更多的从隐性失业和产业结构等角度出发研究失业及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 三、以下为我国经济学界对我国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部分成果: 1.蔡昉(2007)的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化没有显著关系,在经济增长率之外,至少有同等重要的因素影响失业率的变化,经济增长本身既可以是就业友好型的,也可能是排斥就业型的。他还提出即使用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推算出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进行“奥肯定律”的检验也得不到实际GDP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动之间的显著负相关关系。 2.姜巍、刘石成(2005)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公开失业率的变化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奥肯规律,但这不能证明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因为我国公开的失业率指标不能代表真实的市场失业率。 3.黎德福(2005)的研究发现我国产出增长率与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相关,而与失业率的变动不相关。 4.曾国平、周高生(2007)的研究认为我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因为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下降。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