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河南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工作就是要根据人居环境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筹考虑现有开发密度与人口发展的潜力,科学界定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和人口集聚区等不同类型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地域和范围,明晰不同功能区人口发展的定位与方向,完善不同功能区人口规划与政策体系,促进形成人口发展分布合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河南省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数据,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力、物质积累基础与人文发展水平、开发密度与发展潜力等指标,从而确定各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具体位置与界限。
详细介绍: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就是要根据人居环境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筹考虑现有开发密度与人口发展的潜力,科学界定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和人口集聚区等不同类型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地域和范围,明晰不同功能区人口发展的定位与方向,完善不同功能区人口规划与政策体系,促进人口分布合理化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的目标是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河南省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数据,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力、物质积累基础与人文发展水平、开发密度与发展潜力等指标,从而确定各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具体位置与界限。 河南人口功能区研究是全国人口功能区研究的组成部分,是统筹解决河南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河南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是应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巨大人口压力的迫切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 河南人口功能区研究是依据《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技术导则》,以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在人居环境适宜性、水土资源承载力、物质积累基础与人类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后对河南地理空间进行的人口功能区划分。《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技术导则》规范了前期对人口功能区的探索性划分,并使人口功能区划分在省际之间可以相互衔接。 为科学界定河南人口发展功能区,我们在本研究中综合分析和评价了河南省126基本地理单元(21个县级市、88个县、17个地级市的城区)的人居环境适宜性、水土资源承载力、物质积累基础与人类发展水平。 第一章,通过对地形起伏度、地被指数、气候适宜性和水文指数的计算分析,具体地评价出不同地域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并将人居环境适宜程度分为高度适宜、比较适宜、一般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 第二章,利用LCCI(土地资源承载指数)、Rp(土地超载率)、Rg(粮食盈余率)这三个特征指标来具体评价各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并将其划分为土地超载地区、人粮均衡地区、粮食盈余地区。 第三章,利用降水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和地均水资源量这三个指标来评价水资源基础;从供水、需水和耗水角度初步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用一个地区负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来表达水资源负载指数,然后根据水资源承载指数和水文平衡关系将河南省各地区划分为水资源超载区、人水平衡地区、水资源盈余地区。 第四章,用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达程度以及经济密度水平将河南省各地区的物质积累基础划分为高水平、中上水平、中下水平和低水平四个层次水平。 第五章,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毛入学率和人均GDP来计算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GDP指数,从而计算出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并根据人类发展指数的高低将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分为高水平、中上水平、中下水平和低水平四类。 在最后一章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判定中,我们根据人居环境适宜性、水土资源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与发展潜力,并且基于GIS的多因素迭置模型工作流程,将河南省126个地理单元初步划分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

作品图片

  • 河南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根据河南省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数据,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河南省各县市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物质积累基础、人类发展水平等指标进行了评价,从而确定各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具体位置与界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该项工作数据来源于04年—06年的统计年鉴及调查年鉴,是地理学、统计学、人口学及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综合研究项目;计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GIS多因素迭置模型;在指标分析中运用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河南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判定工作,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旨在合理规划我省的人居环境,明晰不同功能区人口发展的定位与方向,为完善不同功能区人口的规划与政策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功能区的判定工作对人口资源的合理分布以及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在第一章中,我们通过对地形起伏度、地被指数、气候适宜性和水文指数的计算分析,具体地评价出不同地域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并将人居环境适宜程度分为高度适宜、比较适宜、一般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在第二章中,我们利用LCCI(土地资源承载指数)、Rp(土地超载率)、Rg(粮食盈余率)这三个特征指标来具体评价各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并将其划分为土地超载地区、人粮均衡地区、粮食盈余地区。在第三章中,我们根据水资源承载指数和水文平衡关系将河南省各地区划分为水资源超载区、人水平衡地区、水资源盈余地区。在第四章中,我们用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达程度以及经济密度水平将河南省各地区的物质积累基础划分为高水平、中上水平、中下水平和低水平四个层次水平。在第五章中,我们用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GDP指数计算出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并根据人类发展指数的高低将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分为高水平、中上水平、中下水平和低水平四类。在最后一章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判定中,我们根据人居环境适宜性、水土资源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与发展潜力,将河南省126个地区初步划分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是2008年省计生委发展战略研究课题 本作品于2008年12月获“第五届”某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本作品于2008年10月获河南省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 本作品收入即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河南人口分布战略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全国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技术研讨会.2008.02 【2】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技术导则.2008.02 【3】 人口发展功能区的政策研究方法引读.2008.02 【4】 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司.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07.10 【5】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欧洲空间规划、基金建立、监测评估.2007.11

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999年5月10日至11日,在波茨坦召开的关于欧盟空间规划部长级非正式会议中决意通过了欧洲空间发展战略(ESDP),寻求欧盟地域范围内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SPESP(欧洲空间规划研究项目)作为一个试点项目,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乡合作的概念,检验ESDP(欧洲空间发展)所提出的空间发展标准,并为空间政策的图形化阐释提供方案。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2月,所有15个成员国中的200余研究员,通过13个跨国工作组中的国建主要权责单位(National Focal Points)参与到了这个工作中。各工作组的完整报告可通过CO ROM 的格式获得,也可登陆互联网(www.nordregio.a.se)。这些报告展示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一个创新的阶段。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功能区规划的项目包括象州际高速公路建设,国土安全,保护湿地和其他环境脆弱地区,平等的教育,医疗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低成本住房和就业再培训等。美国的州、市、县用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发行债券为项目实施提供资金,而联邦政府对这样的债券免征联邦所得税来支持功能区规划项目的实施。 自二战以后,日本有五个正式的综合性的国家发展规划。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综合性的国家发展规划的性质和重点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严重的地区收入和发展不平衡转向城市分散化、空间规划、全国交通网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国家规划依照综合的国家发展法来编制。目前,日本规划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中期的远景规划和经济结构的改革。 台湾近期对其下属苗栗县的发展做了新的规划,台湾依据本县的各项自项自然条件及土地的兼容性和连续性划设了限制发展地区和可发展地区,以合理分配使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