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换一片土壤同样绽放——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心理保护因素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社会融入是流动儿童进城后所需要面对的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希望通过对社会融入过程中心理因素的考察,获得帮助流动儿童积极融入社会的保护性心理因素。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广州、武汉以及济南四城市内1144名流动儿童和703名城市儿童的考察,结合深度访谈与问卷测试,探讨了流动儿童内在心理保护性因素对社会融入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了心理保护性因素的存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归因风格以及对城市人的刻板印象和自我印象都会影响其心理融入水平。而这些心理保护性因素的可干预性,也让研究结果具有实践意义。
详细介绍:
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双方或一方一起离家在外流动( 即人的所在地和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儿童少年,通常定义年龄在6至15周岁间。我国流动儿童形成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趋势,大量的农民工将子女带入城市,形成了近2000万规模的城市流动儿童群体。然而,由于政策所限,这一庞大群体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先天不足,融入困难所带来的不仅是不利的儿童心理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畸形。 本研究探讨了社会融入三个层面——经济融入、社会关系融入以及心理融入间的融入机制。同时,考察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城市刻板印象以及归因风格等心理保护因素为融入影响因素,获得结果如下: (1)心理弹性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生活信心和心理调节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在情绪控制维度上与城市儿童无差异。 (2)归因风格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内外控和稳定性维度上呈现利己方式归因,即对所发生的积极事件认为是自己导致的、稳定的发生而消极事件认为是他人或环境造成的且偶尔发生。 (3)社会融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随着流动时间增加而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融入会受到其经济融入水平和社会关系融入影响,而经济融入会通过社会关系融入进一步影响心理融入。 (4)心理保护性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对事件作利己方式归因,即认为积极事件是自己导致的、稳定的发生而消极事件是他人或环境造成的且偶尔发生,则越有利于其心理融入。并且当社会关系融入水平相同时,流动儿童的利己方式归因有利于与心理融入。同时,当流动儿童对城市人刻板印象相似时,自我印象越佳则其心理融入越好。最后,社会关系融入会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影响心理融入。 根据上述结果,研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社会层面,社会应提升流动人口地位、推广城市文化,同时健全流动儿童保护体系优化其生活环境;学校层面则应公平对待儿童,建立家庭-学校联系网络,维护其自尊自信,同时在心理干预上把握时间契机,强化融入意识;在家庭层面,父母应在提高自我素质的同时也主观上提升对子女的关注度,在质与量上增进亲子沟通,以身作则帮助子女应对困难。当然我们也期待着政策的进一步努力,对这些弱势群体更多关注,最终实现打破户籍壁垒、实施教育公平的目标。

作品图片

  • 换一片土壤同样绽放——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心理保护因素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社会融入是流动儿童进城后所需要面对的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希望通过对社会融入过程中心理因素的考察,获得帮助流动儿童积极融入社会的保护性心理因素。 研究探讨了社会融入三个层面——经济融入、社会关系融入以及心理融入间的融入机制。同时,考察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城市刻板印象以及归因风格等心理保护因素为融入影响因素,获得了帮助其最终实现心理融入的有利依据,为今后的干预提出佐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从流动儿童在变化的环境中融入社会的过程着手,对社会融入内在机制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其融入进程;对相关心理保护性因素的探讨,体现了研究的积极取向,也对帮助其心理融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把生命历程研究范式引进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引进家庭化迁移而带来的流动儿童生命发展的轨迹的研究,力求完整地再现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心路历程,在反映历史发展潮流的同时,又体现出个体的主动性,是本项目的创新的一大亮点。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90年代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趋势,大量的农民工将子女带入城市,形成了近2000万规模的城市流动儿童群体。然而,由于政策所限,这一庞大群体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先天不足,融入困难所带来的不仅是不利的儿童心理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畸形。 本研究通过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进程性分析获得了融入的层次性规律。从儿童角度出发,所探讨的有利于其良好融入的心理保护性因素则为心理干预、帮助其心理融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作品摘要

社会融入是流动儿童进城后所需要面对的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广州、武汉以及济南四城市内1144名流动儿童和703名城市儿童的考察,结合深度访谈与问卷测试,探讨了流动儿童内在心理保护性因素对社会融入状况的影响,获得结果如下: (1)心理弹性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生活信心和心理调节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在情绪控制维度上与城市儿童无差异。 (2)归因风格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内外控和稳定性维度上呈现利己方式归因,即对积极事件认为是内在导致的、稳定的发生而消极事件认为外控的且偶尔发生。 (3)社会融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随着流动时间增加而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融入会受到其经济融入水平和社会关系融入影响,而经济融入会通过社会关系融入进一步影响心理融入。(4)保护性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内外控及稳定性维度上的利己方式归因会正向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融入,且积极事件的内外控维度会正向调节社会关系融入对心理融入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城市人刻板印象会通过自我印象调节其对心理融入的影响;社会关系融入会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影响心理融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吴新慧,刘成斌.接纳与排斥——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社会空间.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7月 2.邱兴.论城市农转非新移民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3月 3.程黎,高文斌等.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 4.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26(6) 5.胡琳丽.归因认知过程研究——协变与机制取向.2001年4月 6.胡月琴.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的编制和效度验证.心理学报.2008,40(8) 7.Hunter A J, Chandler G E.Adolescent resilience.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1999, 31(3) 8.M Thompson.Children's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Revised: Psychometric Examination.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8.Vol.10(2) 9.Bargh JA.The four horsemen of automaticity: Awareness, intention, efficiency,and control in social cognition.In Wyer RS & Srull TK (Eds.), Handbook of social cognition (2nd ed):1994.Vol.1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双方或一方一起离家在外流动( 即人的所在地和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儿童少年,通常定义年龄在6至15周岁间。在国外,流动儿童也被称为“转校生”,由于他们不得不随父母频繁辗转于不同城市、乡村之间,因此不断转换学校也是必然。流动儿童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无奈产物,在国外对其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国由于农业生产水平尚不发达,农民仍然需要依靠季节性流动进行劳作,儿童随父母迁徙、流动也不得不经常更换学校、生活环境,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注意。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学者撰写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便是这一时期对该问题的经典研究之一。6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因为其国家人口多为移民构成,不仅农村流动人员众多,普通市民在城市间流动也成为了美国社会的特点。研究数据显示,近1/3的美国学生有过转学经历,于是,据此现状对该人群的教育进行研究和投入是多年来,美国学界和政界工作努力的重点。在西方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政策扶持以及慈善参与下,目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有了明显改善,然而解决问题尚需进一步努力。西方学界对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主要可归结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流动儿童形成原因;流动儿童的政策扶持及社会救助;从教育视角研究儿童流动问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等。 我国农民工子女大规模进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是随着九十年代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而产生的。因此,可追寻的研究历史不长也不丰富。吴新慧(2007)、邹泓(2004)、程黎(2007)、韩嘉玲(2001)、赵向利(2006)等学者先后从社会、心理、生理等角度探讨了流动儿童的状况及对策。纵观以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但是总结目前研究取向,仍然存在着殊待完善的方面。首先,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多集中于学校教育、社会政策影响等,对其身心发展特征与社会融入,特别是其融入的进程性关注不够,研究有待从“社会控制”向“儿童优先”取向转变。其次,现有研究过分的关注流动儿童的外部表现和负面现象,缺少对流动儿童内在心理机制的研究,更少从积极心理的视角探讨帮助其良好发展的可干预性因素。再次,流动儿童的最大特征就是其流动性,他们的身份也经常在普通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之间变换。但现有研究往往只是对其某一状态的静态分析,很少体现出这种动态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