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延展性的探讨——基于对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的调查报告
小类:
经济
简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包括被保险人素质、保障内容、保险报销制度、保险关系等方面的局限性促使我们思考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团队研讨、实证分析,PLS模型多因素分析,从落实层面上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在实施层面上存在的实际缺失,提出深化商业保险参与的力度,增加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附加险,以及构建农村“家庭医生”保险体制等扩大“新农合”的延展性建议。
详细介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逐步改善了农村“看病难,因病致贫”的局面,为广大农村人民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包括被保险人素质、保障内容、保险报销制度、保险关系等方面的局限性促使我们思考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下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团队研讨、实证分析,PLS模型多因素分析,从落实层面上对问题进行了主、客观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在实施层面上存在的实际缺失。而对于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上,结合PLS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保障体制僵硬,保障面不全,提出深化商业保险参与的力度,增加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附加险,以及构建农村“家庭医生”保险体制等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延展性建议,使之更能融入农村的实际,推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和谐、全面发展,更好的造福于民。

作品图片

  •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延展性的探讨——基于对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的调查报告
  •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延展性的探讨——基于对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的调查报告
  •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延展性的探讨——基于对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的调查报告
  •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延展性的探讨——基于对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的调查报告
  •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延展性的探讨——基于对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的调查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一项民心工程,它的改革问题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更深层次的矛盾、困难及问题也已显现,而其中许多的局限性所导致的问题并不能仅靠自身的改革就能改变,还需要更多的制度配合以及搭建更多的平台使之运作更加的稳定和规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团队研讨、局限性分析、PLS模型多因素分析,从落实层面上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在实施层面上存在的实际缺失与改进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团队研讨、实证分析,PLS模型多因素分析,从落实层面上对问题进行了主、客观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在实施层面上存在的实际缺失。而对于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上,敢于设想,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保障体制僵硬,保障面不全,提出的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附加险,以及构建“家庭医生”保险体制,在同类研究中这几个方面一直比较空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局限性的分析和PLS模型多因素分析找出了目前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问题在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找出提高“新农合”实施层面上存在的实际缺失,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保障体制僵硬,保障面不全,提出的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附加险,以及构建“家庭医生”保险体制,以满足农村人们医疗保障的需要,从而推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和谐、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惠及亿万群众的民心工程。

作品摘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逐步改善了农村“看病难,因病致贫”的局面,为广大农村人民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包括被保险人素质、保障内容、保险报销制度、保险关系等方面的局限促使我们思考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下一步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团队研讨、局限性分析、PLS模型多因素分析,建议扩大商业保险机构的参与,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基础,以提升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的延展性为目的,使保险报销制度扁平化,监督管理一体化,保障方式多元化,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下深入人心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经由队员卓月嫦参加下乡调研比赛,在2010年11月18日经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教育委员会评审获得“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征文”于金融时报上刊登获奖名单。

参考文献

[1] 郭继涛,陈万明:江苏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1期. [2] 李定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问题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 王小丽,谢玉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缺陷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版第3期. [4] 易丽芳: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探[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1期. [5] 王根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有效运作的前提[J],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第7期. [6]王西星:基于PLS的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21期. [7] 王惠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及其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人员介绍、会议、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 国外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 国外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是与其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是相一致的。从1883 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开始,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从产业工人到全体国民,从城市到农村的扩展。各国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的。 考察各国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可以看出,其建立的时间普遍晚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也普遍晚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甚至在大多数国家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也晚于其社会救助制度。直到20 世纪50-80 年代国外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才普遍确立起来,这一时期农民医疗保障建立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两个: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政策的成熟。 二、我国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 我国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医疗救助制度,我国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走过了艰辛的探索与改革历程。 在2005 年9 月召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扩大中央财政补助范围,深入探索并着力解决试点工作的难点问题。2008 年12 月2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社会保险法(草案)》,面向全社会证求意见稿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一种全新的法律定位。2009 年3 月1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贯彻落实该《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 的通知》,2009 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这既是推进医疗救助工作的需要,也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意见》着重提出健全制度,满足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将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实行即时结算,探索“一站式”的管理服务等多项创新之举,力图为困难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