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一种天敌昆虫的工厂化生产模式探索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用海氏桨角蚜小蜂进行生物防治,不仅可以持续有效的治理防治烟粉虱及其所传病毒病的危害,挽回烟粉虱和双生病毒对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减轻环境污染,降低环境压力,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护人民的健康,更快更好地发展可持续性农业。工厂化繁育该种小蜂是综合利用这种小蜂的基础,工厂化生产体系的创建对于更好的利用该小蜂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详细介绍:
海氏桨角蚜小蜂是入侵害虫烟粉虱的高效寄生性天敌,对烟粉虱有着良好的控害效果。本科研小组探索,初步建成了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工厂化生产体系,该生产流程由清洁苗生产室、粉虱饲养及接种室、粉虱若虫培育室、接蜂室四个部分组成。同时通过室内饲养明确海氏桨角蚜小蜂有效产量,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繁育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120㎡面积四室规模化饲养的条件下,生产能力达到年产480万头,初步实现规模化工厂生产。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海氏桨角蚜小蜂作为烟粉虱的一种高效寄生蜂,目前已在国外的引种和控制烟粉虱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该蜂原产地在巴基斯坦。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从巴基斯坦引入该蜂用于B型烟粉虱防治并获得成功,2004年澳大利亚从美国引进该蜂防治B型烟粉虱也获得成功。2008年该蜂被引人我国。相比而言,目前国内对烟粉虱的寄生蜂资源调查、分类、生物学及利用的研究较少。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介绍了一种天敌昆虫的工厂化生产体系,该种天敌昆虫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工厂化繁育成功的例子。我们的工作对天敌昆虫的在浙江地区的发展和利用是一个突破。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属于膜翅目蚜小蜂科桨角蚜小蜂属,是农业害虫烟粉虱的一种高效寄生蜂。据报道,海氏桨角蚜小蜂对烟粉虱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学术论文摘要

海氏桨角蚜小蜂是入侵害虫烟粉虱的高效寄生性天敌,对烟粉虱有着良好的控害效果。本科研小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初步建成了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工厂化生产体系,该生产流程由清洁苗生产室、粉虱饲养及接种室、粉虱若虫培育室、接蜂室四个部分组成。同时通过室内饲养明确海氏桨角蚜小蜂有效产量,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繁育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120㎡面积四室规模化饲养的条件下,生产能力达到年产480万头,初步实现规模化工厂生产。

获奖情况

获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大赛第二名

鉴定结果

在120㎡面积四室规模化饲养的条件下,生产能力达到年产480万头,初步实现规模化工厂生产。

参考文献

[1] Gerling D, Alomar O, Arno J. 2001. Biological control of Bemisia tabaci using predators and parasitoids. Crop protection,20(9):779-799 [2] Goolsby JA, DeBarro PJ, Kirk AA, et.,al. 2005. Post–release evalua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Bemisia tabaci biotype“B”in the US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dictive tools to guide introductions for other countries. Biol. Contro1., 32: 70–77 [3] De Barro PJ, Coombs MT, 2009. Pos–release evaluation of Eretmocerus hayati Zolnerowich and Rose in Australia. B. Entomo1. Res.,99:l93–206. [4] 邵家斌, 刘树生, 余元钊, 刘银泉. 2010. 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32 (1) : 73–77 [5] 唐启义, 冯明光. DPS数据处理系统. 北京: 科学出版, 2007, 85–98 [6] 邱宝利,任顺祥,林莉等. 放蜂密度对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sp.控制烟粉虱效果的影响. 华东昆虫学报, 2004, 13(2): 24-30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上世纪90年代,海氏桨角蚜小蜂从巴基斯坦引入美国,并成功用于B型烟粉虱防治(Goolsby et a1., 2005)。2000-2002年,埃及引进了该蜂,并在田间释放了200,700 头小蜂,对不同的寄主植株上的烟粉虱进行生物防治。结果显示,2001年和2002年,不同的寄主植株Lantana camara, Gossypium barbadence (棉花), Helianthus annus(大豆)和 Solanum melongena (茄子) 上 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平均寄生率分别为10.3和14%, 16和11.4%, 12.9和8.7%, 18和13% (Abd-Rabou, 2004)。2004-2005年,澳大利亚从美国引进该蜂,并在昆士兰州进行生物防治试验。引入后的当年和第二年,该蜂就迅速建立了种群,并对烟粉虱种群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防治B型烟粉虱也获得成功(De Barro and Coombs, 2009)。海氏桨角蚜小蜂自2008年引入我国后,受到了国内科研团队的广泛关注,其中浙江大学刘树生、刘银泉等科研团队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他们研究了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B型,Q型)的功能反应,结果显示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寄生率和致死率可分别达到60%和70%以上,平均每日最大致死量可达40头烟粉虱若虫(邵家斌等,2010)。该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没有显著的差异。然而,尽管应用海氏桨角蚜小蜂对烟粉虱进行生物防治已在国外取得一定的成就,但目前国内外对该蜂的规模化繁育及其释放应用技术尚无相关报道。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