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碳足迹”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目前,“低碳生活”理念逐步被人们接受,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我们以“碳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大学生一天的各项活动,并据此设计问卷。对天津市三所专业背景有较大差异的高校进行了调查,应用碳计算器计算出大学生各项日常活动的碳排放量,并对此分析比较。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针对不同院校、男女生、周末与平日及各项活动的不同碳排放情况提出了相应建议。
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运用PEST模型分析了大形势下推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并通过访问对大学生的低碳态度做了主观因素分析。确定低碳生活在大学生中推行的必要性。 为了解大学生的基本碳排放项目,我们走访了天津市八所高校,进行了实地观察与访问,经过对前期调查出的粗略数据的差异分析,我们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即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艺术学院、天津体育学院。首先,我们运用碳足迹写实法让调查对象记录出其一天的各项活动。随后,我们根据记录结果制作出了调查问卷。对被调查的三所高校发放了350份问卷,回收300份有效数据。我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别从总体、各相对比及主要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通过对三所高校间的对比,我们找出了碳排放量较高的学校并分析出其主要是在购衣方面造成的差异;通过男女生差异的对比方面,我们得出了女生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男生;通过周末与平日的对比,我们得出由于周末的出行乘车较多,故其碳排放量更多;通过对各项的碳排放量,我们也找出了其碳排放较多的项目。另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我们找出了影响大学生碳排放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接着,我们又运用了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其碳排放量的其它因素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针对每一个因素分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便低碳生活的真正推行。我们的建议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提高大学生个人低碳意识;提高周围环境对低碳生活的重视程度;提高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强度。并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细致的说明。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则急需了解自己该如何实践这个概念。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碳排放量的计算,并分别从总体及不同高校间、男女生间、周末与平日间的角度进行了多层面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大学生低碳意识、周围环境影响及普及低碳生活等方面对构建大学生低碳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最后,选取六组学生进行反馈调查,使建议能够真正落实到大学生群体中。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目前,我国的学者对于低碳的研究多集中在低碳意识层面, 实际的碳排放量数据方面鲜有研究。由于性别、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差异,低碳生活具有强烈不可复制性,导致了我们普遍了解的低碳生活方式无法普及。而本文则是运用大量问卷有针对性的对天津市大学生的碳排放量进行了调查,计算,处理三万多数据,碳足迹写实法、问卷调查法、PEST工具、主成分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诸多科学方法.分析出减少碳排放量的日常活动及减排方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低碳生活”理念正渐渐被世界各国所倡导,提高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已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低碳的研究大多在意识等方面,而本文则是深入到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碳排放项目上,通过对大学生碳排放量的研究,根据得出的差异,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使低碳意识深入人、低碳行动普及到每个人。将低碳生活从理论的层次落实到实践之中。

作品摘要

本作品对天津市大学生的低碳意愿进行了广泛调查,利用碳日记形式分析出大学生日常活动的碳排放项目。针对这些项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高校进行碳足迹调查,利用碳计算器计算计算出日常活动的碳排放量,分别从总体及不同高校间、男女生间、周末与平日间的角度进行了多层面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及对比分析等方法找出影响大学生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得出关于大学生总体碳排放、碳排放对等分析结果。并从增强大学生低碳意识、创造良好的低碳环境、普及低碳生活方式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建议。最后,选取了六组同学进行反馈调查,使建议更加切实可行。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天津财经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张英华,张建宇.企业环境友好运营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制造企业的低碳之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71~199 3王凤珍,宋德梅.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4低碳经济课题组编.低碳战争:中国引领低碳世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87,218~236. 5吴晓江.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N].文汇报,2008-06-05. 6杨婷.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居民低碳生活的思路[J].菏泽学院学报,2010,(3). 7王凤珍,宋德梅.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2) 8碳排放量计算参见网站/CarbonFootprint碳计算器.

调查方式

实地观察 访谈调查 问卷调查 文献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自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以来,国内外涌现了很多关于低碳的调查研究,针对人们的的低碳意识及行动提出一些调查和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有: (一)在低碳意识方面 董青在《大学生低碳经济意识状况调研》(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35期)一文中,通过对大学生对低碳经济的认知程度及支持程度的调查,得出现在的大学生有一定的低碳经济意识,但总体来说认识尚未成熟,对于低碳经济的本质认识还有待提高的结论,他认为对于低碳经济的支持度和行动度虽然结果较可观,但也还是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陈志福在《大学生低碳人生观教育探析》(教育研究 444期)中指出了大学生低碳教育的必要性并从低碳学习、生活、消费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胡玉东等人在《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6期)一文中对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做了探究,并给出了提高认识的相应的建议 王梦琦 等人在《大学生低碳意识和低碳消费教育的调查与建议》中也指出了大学生低碳消费意识的重要性及相关减少碳排放量的建议。 (二)低碳行动方面 白甲林在《低碳生活引领绿色未来》(China Territory 2010.3 )中列举了“校园低碳生活七宗最” 刘振义在《低碳生活与高校图书馆的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20卷第3期)一文中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宣传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中所持有的优势,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宣传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中所起的作用,旨在提醒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宋玉成在《论低碳生活》(企业导报2010年第10期)中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强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为人们如何落实低碳生活提供了指引 孙秀菊在《提高公民低碳意识的对策思考》中提出提高意识需要宏观政策的引导。 雷蕾在《衣食住行的低碳生活》(看天下 2010.6 第33期)一文中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针对日常生活习惯提出了减少碳排放量的建议。 关于低碳意识与行动的研究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然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人们对低碳的认识还有很多不足,尤其在对群众碳排放量的整体把握上,把碳排放细化到量得概念,更能让低碳深入人心,本文所研究的并不是理论层面,而是把低碳量化,计算出大学生的碳排放量及在不同类学生间进行对比,找出影响大学生各项活动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建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