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用PCR技术快速检测麦类作物病原微生物的设计与制作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搞好小麦病害的长期治理工作,实现可持续控制,直接关系到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PCR检测具有高效、灵敏、特异性强等优点,可快速监测病原物毒性结构的动态变化。
详细介绍: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夏季粮食作物的80%以上。小麦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头季,也是夏粮主产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产量直接影响粮食市场价格和农民种粮收入。同时,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生活的主要口粮,也是我国短缺的粮食品种,目前国内生产仍满足不了消费需求,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弥补国内生产不足。发展小麦生产、提高小麦自给水平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然而小麦病害是影响我国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措施,搞好小麦病害的长期治理工作,实现可持续控制,直接关系到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目前,在GeneBank中已经报道了多种小麦病害的病原基因序列,应用DNA Star等软件比较与之亲缘关系相近的序列,找出该病原特异的序列设计引物进PCR检测,测序分析,从而发展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纹枯病、黄矮病、黄花叶病、全蚀病的特异PCR检测平台。对于未知病原基因序列病害的PCR引物设计,可采用细菌或真菌同亚门非常保守的区域设计通用引物,对于一些知道同属其他小种基因序列的小麦病害,在5.8s等保守区域设计同属的通用引物,PCR扩增、测序后找出病原菌特异的片段,设计特异引物。此外转录内间隔区(1TS)、转录外间隔区(MTS)、基因内间隔区(1GS)存在的序列差别也可以用来设计引物,从而建立未知基因序列的小麦病害的诊断体系。在发展特异PCR的基础上,先后采用通用引物与特异引物进行扩增,以第1轮的PCR产物稀释后作为第2轮PCR的DNA模板,既增加了反应的特异性,也提高了靶序列的丰度,可以弥补PCR可能的假阳性,还可应用于一些具争议的鉴定结果。为了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成本,通过最适反应程序的筛选,混合多对特异引物构建多重引物PCR,即在一个反应体系内进行多重PCR,可以同时快速鉴定多种小麦病害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项针对特定的靶DNA序列的体外扩增技术。即通过高温使双链DNA变性形成单链DNA;然后引物与单链DNA互补序列,在低温下结合形成双链;接着在适温下DNA聚合酶将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末端,使之延长,反复循环这三个步骤,每一循环中所合成的新链,都可以作为下一循环中的模板,特定DNA序列的产生随着循环次数的上升呈指数增加:PCR技术目前在植物病害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如果病原是RNA病毒,则采用反转录PCR(RT—PCR),先将RNA进行反转录,得到eDNA后再进行PCR扩增;对某一生物体的特异DNA,选择合适的引物对其进行PCR,从而达到检测它的目的。孔维文等和田亚南等利用PCR技术研究柑桔黄龙病时同样发现,利用PCR技术能在未显症状前检测出病原,而且快速准确方便。对于一些尚未获知特异DNA序列的病原,可采用随机引物扩增技术(RAPD)先获一段特异DNA序列,再行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如Parry等利用RAPD技术从梨孢镰刀菌( poae)中克隆了2个片段,由此设计了两对引物(Vp8 F/R 和Fp82 F/R),成功地检测了梨孢镰刀菌。通过比较分析PCR扩增条带可得到病原物不同毒性类型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定量PCR技术还能对比研究抗感病品种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如HU等研究表明,在寄主植物被病菌接种后(孢子浸渍)可通过定量PCR立即在感病植物茎端检测到病菌,而抗病植物接种24h后仍未能检测到病菌。本作品的技术关键分别是PCR技术和设计小麦病菌特异引物。能够实现对麦类作物病原菌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5%以上。 小麦病害PCR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有DNA的纯度、引物的筛选和PCR的假阳性。 (1)DNA的纯度。标准方法提取的DNA的浓度和效果都很好,但是耗时、设备条件要求高。据资料介绍的改良方法既能达到要求的浓度和效果。同是也减少药品使用,简化实验步骤。 (2)引物的筛选。由于扩增出的序列是由某一小种测序而成,不同地区病原存在变异,单一引物对扩增可能产生假阴性,因此必须多设计几对引物,然后进行筛选优化。 (3)PCR的假阳性。由于PCR的高灵敏度,可能导致一些假阳性现象,除了应用巢式PCR,还可通过几种方法综合诊断分析,以求准确无误。 PCR检测具有高效、灵敏、特异性强等优点,比传统方法更有优势。如病原不需要培养,具有检测单个靶分子的潜力,有极高的灵敏度,在混合培养物中不需要放射性标记等,而且该项技术快速、简便,不需很专业的技术操作,一个人1~2天即可检测上百个样品。PCR技术应用于小麦病害检测,不仅能代替传统烦琐的检测方法,而且有利于小麦新病害的发现与鉴定。除此之外,PCR技术可以鉴定小麦病害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分析遗传变异与DNA指纹图谱等,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小麦病害PCR检测体系。同时通过快速监测病原物毒性结构的动态变化,可以直接为化学防治提供依据。

作品图片

  • 用PCR技术快速检测麦类作物病原微生物的设计与制作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目前,在GeneBank中已经报道了多种小麦病害病原菌基因序列,应用DNA Star等软件比较与之亲缘关系相近的序列,找出该病原特异的序列设计引物进PCR检测,测序分析,从而发展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纹枯病、黄矮病、黄花叶病、全蚀病的特异PCR检测平台。建立未知基因序列的小麦病害的诊断体系,为预防小麦病虫害提供有效、准确的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项针对特定的靶DNA序列的体外扩增技术。即通过高温使双链DNA变性形成单链DNA;然后引物与单链DNA互补序列,在低温下结合形成双链;接着在适温下DNA聚合酶将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末端,使之延长,反复循环这三个步骤,每一循环中所合成的新链,都可以作为下一循环中的模板,特定DNA序列的产生随着循环次数的上升呈指数增加:PCR技术目前在植物病害诊断中被广泛应用。PCR检测具有高效、灵敏、特异性强等优点,比传统方法更有优势。如病原不需要培养,具有检测单个靶分子的潜力,有极高的灵敏度,在混合培养物中不需要放射性标记等,而且该项技术快速、简便,不需很专业的技术操作,一个人1~2天即可检测上百个样品。PCR技术应用于小麦病害检测,不仅能代替传统烦琐的检测方法,而且有利于小麦新病害的发现与鉴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阶段

本作品正处于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验室操作,实际检验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可以鉴定小麦病害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分析遗传变异与DNA指纹图谱等,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小麦病害PCR检测体系。同时通过快速监测病原物毒性结构的动态变化,可以直接为化学防治提供依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当前,此技术已经在食品检测以及医疗诊断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在小麦病害检测方面也已经有所进展,但是运用范围还没有扩展开来,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