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浅析斗拱结构在现代文明中的符号化进程
小类:
机械与控制
简介:
将中国的传统的技术-斗拱与现代设计进行分析,找到中国浓厚的文化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点,吸收斗拱作为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继承与发展的规律,实现斗拱结构在现代文明中的创新,应用到艺术设计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本次研究还对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或相关的课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详细介绍:
斗拱作为中国木构架建筑中特有的建筑构件,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了由承重结构向装饰结构的转变。斗拱作为一种装饰构件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充分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斗拱逐渐作为一种建筑文化符号,在表现我们民族的建筑风格同时还揭示了我们古老民族的思想美学及传统文脉,只有深入探究斗拱的的深层文化,追求它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从深层次的文化中汲取养分,传承文化的精髓,实现斗拱结构在现代文明中的创新,从而促进其他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作品图片

  • 浅析斗拱结构在现代文明中的符号化进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将中国的传统的技术-斗拱与现代设计进行分析,找到中国浓厚的文化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点,吸收斗拱作为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继承与发展的规律,实现斗拱结构在现代文明中的创新,应用到艺术设计中。。 2通过对斗拱结构符号化进程的分析,深入的探究斗拱的的深层文化,追求它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传承文化的精髓。 3 保留住中国其他本土文化,促进中国相关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承与发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学院安排的相关的课程(室内设计,人机工程学,建筑设计等)为本次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基础. 2现代社会正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这一急需解决的问题。 3独特之处:找到中国浓厚的文化中—斗拱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点,通过对斗拱结构符号化进程的分析,深入的探究斗拱的的深层文化,追求它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从深层次的文化中汲取养分,传承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找到传统的斗拱技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点,以及总结出斗拱技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的点,实现斗拱结构在现代文明中的创新发展,为其他的中国民族文化在其他艺术设计的应用方面提供一个平台,为相关的设计提供借鉴,对相关的课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以斗拱结构问起点,更深层次的挖掘带动相关的本土文化,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使其得到继承与发展,从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学术论文摘要

斗拱作为中国木构架建筑中特有的建筑构件,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了由承重结构向装饰结构的转变.斗拱作为一种装饰构件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充分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斗拱逐渐作为一种建筑文化符号,在表现我们民族的建筑风格,同时还揭示了我们古老民族的美学思想及传统文脉,只有深入的探究斗拱的深层文化,追求它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从深层次的文化中汲取养分,传承文化的精髓,实现斗拱结构在现代文明中的创新,从而促进其他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获奖情况

2011年在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第十二期发表

鉴定结果

论文一篇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 商务印书馆,1979:13-14。 [2]、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五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英]G•勃罗德彭特.符号、象征与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01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1、当前国内对于斗拱研究包括中国古建筑之斗拱构造艺术、贲卦美学初探、对中国传统建筑斗拱演变等等,当前国内有一些有关于一些区域性的文化发展和传承,还有中国传统元素的研究,都是关于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把中国一些传统的元素“借鉴”到设计之中,而这种中国元素的应用只是在设计中起到了形式上装饰的作用没有起到实质对于传统元素的创新与发展;而本课题论述斗拱逐渐作为一种建筑文化符号,在表现我们民族的建筑风格同时还揭示了我们古老民族的思想美学及传统文脉,只有深入的探究斗拱的的深层文化,追求它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从深层次的文化中汲取养分,传承文化的精髓,实现斗拱结构在现代文明中的创新,从而促进其他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从而真正意义上的符号化的演变,可知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中国本土文化再设计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应用,而不仅仅是起到装饰作用,将其本质内涵文化发展,向国外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2、中国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韵致并巧妙地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创造出了极具中国精神和现代感的优秀作品。在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上,旅居海外和国内部分艺术家,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价值观。如蔡国强、徐冰、吕胜中等人以传统文化为资源寻找艺术创作的符号,在都市化的背景下,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个体到社会系统作为整体的存在中,探讨在都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用本土“异质的力量”向主流文化提问;从“本土”的路径回答了当代艺术创作的方式,显示自己的文化背景,证实自己具有中国本土的价值特征。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