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从肝郁论治痤疮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痤疮的发病机制复杂。中医传统的治疗法则皆以清肺胃湿热为主.然在临床取上法者,疗效不够理想。本文主要从由肝郁出发,从两个方面——肝失疏泄,气郁成痤、肝不藏血,经乱成痤来辨证论治痤疮。
详细介绍:
痤疮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5.6%,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高发病。尤其重型痤疮,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和身心健康。痤疮的发病机制复杂,传统认为肺胃郁热是主要病机,近代医家以传统病机为基础,继往开来提出湿热、血瘀、痰结、肝郁等痤疮病机新观点。中医传统的治疗法则皆以清肺胃湿热为主.然在临床取上法者,疗效不够理想。本文首先阐述痤疮的病因病机意在治病求本。之后主要从由肝郁出发,从两个方面——肝失疏泄,气郁成痤、肝不藏血,经乱成痤来辨证论治痤疮。同时通过总结数医家在临床上通过肝来论治痤疮的临床成效,在痤疮治疗的研究体现出以清热毒、理肝气相结合而不是清热忽略解郁或是理气离于清热。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出清肺热疏肝气的治则更符合痤疮发病的病机,以提高临床效率与疗效。清热毒、理肝气,调理了气血津液,疏理肝气,促脾胃运化,清热运湿。除了在临床治疗中注重理肝气的治疗,除此之外在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应用中也可多注重通过疏理肝气来预防。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痤疮的发病机制复杂,传统认为肺胃郁热是主要病机,近代医家以传统病机为基础,继往开来提出湿热、血瘀、痰结、肝郁等痤疮病机新观点。本文主要从肝郁出发通过肝脏的两个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来辨证论治痤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主要由肝郁出发,从肝脏的两个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来辨证论治痤疮,通过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出清肺热疏肝气的治则更符合痤疮发病的病机,以提高临床效率与疗效。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痤疮无论是哪一型,其实乃肺胃积热,湿热邪毒,气机不畅,壅而化腐。从肝辨证论治痤疮,在临床应用中亦得到很好的疗效。在上述痤疮治疗的研究体现出以清热毒、理肝气相结合而不是清热忽略解郁或是理气离于清热。清热毒、理肝气,调理了气血津液,疏理肝气,促脾胃运化,清热运湿。

学术论文摘要

痤疮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5.6%,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高发病。尤其重型痤疮,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和身心健康。痤疮的发病机制复杂,传统认为肺胃郁热是主要病机,近代医家以传统病机为基础,继往开来提出湿热、血瘀、痰结、肝郁等痤疮病机新观点。中医传统的治疗法则皆以清肺胃湿热为主.然在临床取上法者,疗效不够理想。本文主要从肝脏的两个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来辨证论治痤疮,通过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出清肺热疏肝气的治则更符合痤疮发病的病机,以提高临床效率与疗效。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衷学军,肖延华,杨红卫,曾伟刚,肖凤仪,焦敏,肖群益.枇杷清肺饮合小柴胡汤治疗痤疮,[J]《四川中医》,2009,27(7):100 [2]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 徐兴龙 , 陈四清 , 孙丽霞 .从肝论治痤疮刍议,[J] 江苏中医药, 2010, 42(10) [4] 夏梦.段行武老师从肝论治痤疮经验举隅,[J] 现代中医药,2011,31(1):6 [5] 高秀丽.滋水清肝饮配合耳针治疗青春期痤疮37例,[J]《陕西中医》,2009,30(8):1031 [6] 马素慧,吕文英,曹国富.解毒祛痘汤治疗寻常痤疮186例[J].陕西中医,2006,27(4):435-436 [7] 任朝霞,袁丽秀.解郁散结方对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3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1,29(1)110 [8] 衷学军,肖延华,杨红卫,曾伟刚,肖凤仪,焦敏,肖群益.枇杷清肺饮合小柴胡汤治疗的应用,[J]《四川中医》,2009,27(7),99 [9] 衷学军,肖延华,杨红卫,曾伟刚,肖凤仪,焦敏,肖群益.枇杷清肺饮合小柴胡汤治疗的应用,[J]《四川中医》,2009,27(7),99 [10]徐三文,张志明,汪厚根.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M].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痤疮的发病机制复杂,传统认为肺胃郁热是主要病机,近代医家以传统病机为基础,继往开来提出湿热、血瘀、痰结、肝郁等痤疮病机新观点。中医传统的治疗法则皆以清肺胃湿热为主.然在临床取上法者,疗效不够理想。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