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战略工程。三年聘任期满后,其出路如何,这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应给大学生村官的一个交代,也是大学生村官就任伊始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为此,中央预设了五大出路,自主创业是出路之一。为拓宽大学生村官通过创业来进行流动的途径,我们以素有“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之称的义乌市调研为实证,分析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现状,为创业扶持办法的出台提供直接依据,也给其他地区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带来借鉴。
详细介绍:
【摘 要】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一项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但聘任期满后,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如何,这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村官最终成为众人所盼的“新农村建设生力军”,还是变成新时期“上山下乡运动”的新知青。为此,中央为大学生村官预设了五大出路,其中自主创业是出路之一。义乌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优越的市场环境给大学生村官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了拓宽大学生村官通过创业进行流动的途径,促进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开展了此次调研,从中分析得出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的缺乏以及过于复杂的心态等四大问题,并创设性地提出要积极构建“五四三二一”立体工作体系,柔性牵引,多维关照,有力促进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最后,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我们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进行了理论性的相关思考,以期给其他地区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带来有益借鉴。 【关键词】 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对策及思考 一、课题调研基本情况 (一)研究背景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一项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从2008年开始,连续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村官”,每年选聘2万名。至此,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2010年4月,中组部又印发《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明确2008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由10万名增至20万名,计划2010年新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村官群体越来越庞大,届满之后,他们何去何从?这一直是近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2009年4月,中组部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的五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2010年5月,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又印发了《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的相关政策、规定和要求。我们看到,在中组部出台的系列文件中,把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作为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把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的五条出路之一。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胡锦涛总书记也曾做出重要批示,称赞“‘十佳’大学生‘村官’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难能可贵”。 (二)研究意义 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基层,在最艰苦的地方实践创业,兴村富民,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具体体现,关系到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大局。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创业,注重自身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其重要意义。 首先,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是融入农村生活的需要。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要想从城市情结回归或转变到乡土情结,无疑有很多地方需要去适应。而创业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个全面接触体验农村的过程,是实现这种回归与转变最好的纽带,也是展现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最好媒介。 其次,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办企业,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增加农民收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干劲的年轻群体,他们能把新的经济思想和创业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注入农村。 第三,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很多人将“村官”作为一个跳板,至于期满后的出路,绝大多数都是希望去参加公务员考试,但是有限的公务员名额根本满足不了日益庞大的村官队伍。农村是个广阔的大舞台,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不仅可以解决期满后的出路问题,而且还能锻炼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不断地历练自己。 截止2010年7月底,义乌市已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595名,在岗491人,而聘任期满后,这些大学生村官的流动去向成为了义乌市委市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义乌拥有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优越的市场环境无疑给大学生村官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了拓宽大学生村官通过创业进行流动的途径,了解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现状、创业意愿、创业能力以及创业诉求等各方面情况,促进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义乌市“创新创优,提质提效”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义乌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的鼎力支持下,2010年8月至9月,我们开展了此次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状况的调研。 (三)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对象是义乌市全体大学生村官,运用分层抽样,通过实地考察、座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查方法,调研小组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为了使调查所得的数据更加有效,在团市委的组织下,调研小组于7月底召开了13个镇街的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初步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现状和创业诉求,并对问卷进行了试调查和修改。8月中旬,调研小组对问卷采取集中填答法,开始奔赴13个镇街与大学生村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深度访谈,全面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的帮助。问卷共发放209份,其中佛堂镇25份,赤岸镇18份,义亭镇19份,上溪镇20份,苏溪镇19份,大陈镇12份,稠城街道19份,江东街道11份,稠江街道8份,城西街道15份,后宅街道20份,北苑街道7份,廿三里街道1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7.1%。 8月底,调研小组开始对回收的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下面就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四)研究结果分析 大学生村官创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了基本情况、创业现状、创业意愿、创业方式、创业环境和创业发展六个方面,来分析目前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性占60.6%(123人),女性占39.4%(80人)。 政治面貌方面,在调查对象中,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82人,有效百分比为40.4%;共青团员108人,有效百分比为53.2%;群众8人,有效百分比为6.4%。由此数据来看,大学生村官中共青团员还是占了大多数,约占1/2,其次是中共党员,约占2/5,起到了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文化程度方面,在调查对象中,大专文凭34人,有效百分比为16.7%;本科文凭168人,有效百分比为82.8%;硕士研究生1人,有效百分比为0.5%。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中本科学历占了绝大多数。 婚姻状况方面,在调查对象中,未婚也没有对象的占了大多数,为109人,有效百分比为53.7%;未婚但已有对象的52人,有效百分比为25.6%;已婚的42人,有效百分比为20.7%。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中大部分的人都还没有成家。 任职年限方面,根据抽样数据所得,大学生村官任职1年以下的有84人,有效百分比为41.4%;任职1—2年的有67人,有效百分比为33.0%;任职2—3年的有43人,有效百分比为21.2%;任职3年及以上的有9人,有效百分比为4.4%。 2. 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现状 义乌市虽然拥有优越的市场环境,给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了不少的便利条件,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非常少,只占了样本量的4.5%(9人)。另外,有创业想法正打算创业的占24.8%(50人),而未创业也暂时还没有创业想法的占了很大一部分,约68.3%(138人),还有2.5%(5人)是不想创业的。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还是有一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是想创业的,而通过一定的扶持和鼓励,未创业但暂时没有创业想法的这部分大学生村官也是很有可能创业的。 已经创业的这部分大学生村官主要从事的是服务业,占33.3%,其次是电子商务,占22.2%(如图2—1),这与义乌是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的市场氛围是分不开的。另外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各占11.1%,还有的从事个体私营等其他产业,比如开“书吧”。 ( 图2—1) 在创业方式上,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有44.4%选择了合伙创业;其次是自主创业,约占33.3%;最后是家庭创业,约占22.2%。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还是选择合伙创业,这样的创业方式相对来说风险较小。 关于创业资金,有33.3%的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他们的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在10—30万之间,另外各有22.2%的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他们的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在5万元以下、5—10万元、50万元以上(如图2—2)。对于创业启动资金的来源,77.8%的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他们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和朋友的支持,22.2%表示其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 (图2—2) 在创业过程中,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最需要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资金(占77.8%)、市场环境(占66.7%)、政策扶持(占55.6%)以及时间和精力(占55.6%)(如图2—3)。由此可以看出,资金还是影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最主要因素,而市场环境位居第二位,因此,拥有着浓厚商业气息的义乌市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应注意凸显并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市场效应。 在创业过程中,您认为最需要的有(限选3项) 选 项 所占比例 A资金 77.8% B政策扶持 55.6% C市场环境 66.7% D培训机会 11.1% E时间和精力 55.6% F专业技术 11.1% G其他 0.0% (图2—3) 对于创业项目初步取得的成效,22.2%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较好,66.7%认为一般,11.1%认为较差。另外,11.1%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创业的效益只需1年就可以体现出来,44.4%认为需要2年,33.3%认为需要3年,11.1%认为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 3. 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意愿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思想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对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生理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工作付出和工资收入的满意度等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工作环境方面,有63.1%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一般,15.8%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较差,18.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较好,各有1.5%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很好或者很差;生活环境方面,62.1%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生活环境一般,3.5%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生活环境较差,32.5%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生活环境较好,另外也各有1.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生活环境很好或者很差;心理和生理层面上,有75.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可以承受目前的工作并且还有余力,16.3%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刚刚可以,6.4%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刚超过一点但还能坚持,只有1.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不能承受目前的工作;工作付出和收入满意度方面,有44.3%的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工作收入勉强接受,36.0%的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工作收入较不满意,还有11.8%的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工作收入是不满意的,而只有7.4%的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工作收入是较满意的。所有的这些调查数据都显示出大学生村官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变自身的现状。其中,有50.3%的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39.1%的是为了获得更多财富,还有7.1%的大学生村官是为了带动百姓致富。 从调查数据还可以看出,有59.6%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大学生村官有创业的必要,39.4%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创业是因人而异的,只有1.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创业没必要。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对于创业还是抱有比较大的期望。但是他们对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18.2%的大学生村官对此非常支持,认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可以作为考核村官能力的重要依据;68.0%的大学生村官表示支持,但应该注意把握尺度,不能把“鼓励”变成“要求”;9.9%的大学生村官持中立态度;另有3.9%的大学生村官持反对态度,认为大学生村官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着重对“创业”进行鼓励和扶持有厚此薄彼之嫌。(如图3—1) (图3—1) 另外,镇街分管领导以及村干部等是否支持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积极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村干部对于大学生村官创业虽然没有持反对态度的,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支持不够,有5.9%的大学生村官觉得村干部对他们创业是非常欢迎的,并且很乐于帮助他们创业;有36.5%的大学生村官觉得村干部对他们创业是比较欢迎的,并会给予他们发挥才能的空间;然而有高达57.1%的大学生村官觉得村干部对他们创业的态度是反应比较冷淡的(如图3—2)。 (图3—2) 相对来说,各镇街的分管领导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持支持态度的要更多一些。调查数据显示,有16.4%的大学生村官觉得镇街分管领导对他们创业是非常欢迎的,51.2%的大学生村官觉得镇街分管领导对他们创业是比较欢迎的(如图3—3)。 (图3—3) 对于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业这个问题,有49.3%的大学生村官认为什么时候都行(如图3—4),只要自己想创业,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各项创业条件都到位了,就可以开始创业。 (图3—4) 4. 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方式 大学生村官创业也希望能够和自己所在的农村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好好工作,又能兼顾自己的事业。从调查数据中可得,分别有54.5%、29.5%和26.0%的大学生村官所在的村适合发展的是加工业、电子商务及服务业,而只有35.5%和22.0%的大学生村官所在的村适合发展与农业有关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如图4—1),这也影响到大学生村官选择创业的行业。在选择创业行业的时候,37.8%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电子商务,28.1%的选择了服务业,20.9%的选择了加工业,而选择种植业的仅占7.1%,选择养殖业的更少,只占了3.6%(如图4—2)。 (图4—1) (图4—2) 在创业方式的选择上,大学生村官首先考虑到的是一个创业风险的问题,希望能将风险降到最低。调查显示,如果要创业,有56.8%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合伙创业,10.5%选择了家庭创业,另有32.1%选择了自主创业(如图4—3)。由此可以看出,合伙创业还是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首选。 (图4—3) 创业启动资金方面,不同的行业创业启动资金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4.7%的大学生村官期望创业启动资金为5万以下;29.8%的大学生村官期望创业启动资金为5—10万;44.5%的大学生村官期望创业启动资金为10—30万,这部分大学生村官也是所占比例最大的;13.6%的大学生村官期望创业启动资金为30—50万;7.3%的大学生村官期望创业启动资金在50万以上(如图4—4)。由此可以看出,总的来说,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创业所期望的项目启动资金还是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的。 (图4—4) 前面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6.8%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合伙创业,他们希望能够有合作伙伴一起创业。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大学生村官选择最多的是有成功经验的人(占44.4%)和志同道合的人(占42.0%)。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创业合作伙伴的要求更多地希望是与自己兴趣相投的、有共同目标、能够给予自己创业指导和帮助的人,相反的,对于年龄、学历等方面的要求并不是那么强烈(如图4—5)。 (图4—5) 5. 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环境 良好的创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的开展,要为其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就要首先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困难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缺乏领导及政策的支持,资金缺口较大(占81.8%);经验不足,缺乏相关技能知识(占79.8%);事务太多,没有时间(占31.0%)(如图5—1)。如果解决了这些燃眉之急,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帮助。 (图5—1) 对于创业与做好村官本职工作有无冲突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所得,有9.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创业与做好村官本职工作有明显的冲突;有39.8%认为有一些冲突;25.0%觉得不冲突;还有26.0%的认为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如图5—2)。 (图5—2) 大学生村官群体普遍比较年轻,且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对于创业方面的知识却很缺乏。调查显示,有40.8%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创业要求。有一些镇街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专门组织了相关的创业培训,有68.6%的参加过培训的大学生村官都认为这些培训活动对自己的创业是有些帮助的。但是这些创业培训活动的开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需求。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2.7%的大学生村官从来都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创业培训;针对有关职能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有38.1%的人表示不了解。 关于最好的创业培训方法,有55.0%的大学生村官选择进行创业模拟训练,亲身参与,积累创业经验;有19.0%偏向于到创业成功的企业参观,进行实地考察;还有14.5%认为可以请优秀企业家等成功人士讲授创业经验,进行学习交流。相对来说,请专家讲授理论知识可能会让人觉得比较枯燥乏味,只有3.0%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这样的创业培训方式(如图5—3)。由此可见,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工作的开展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工作开展的范围需要扩大,想村官所想,急村官所急,让更多想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能够参与到他们所需要的相关创业培训中来。 (图5—3) 政府的扶持对于大学生村官创业来说是非常需要的,通过调查显示,68.0%的人希望得到税收、贷款等方面切实有效的优惠政策的支持; 64.5%的人希望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套服务和帮带;54.7%的大学生村官希望能够得到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的支持(如图5—4)。由此可见,资金还是大学生村官创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图5—4) 调查中还提到了创业导师“一对一”结对帮扶,这是许多大学生村官提出来的一种创业指导模式。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疑惑,大学生村官希望能有一个可以询问、可以帮忙指导解决问题的导师。调查显示,如果有创业导师进行结对帮扶,有58.9%的大学生村官表示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创业项目的挑选,这也是创业成败的关键;32.0%的大学生村官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经营技巧的指点,这是创业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的问题;5.6%的大学生村官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科学管理方法的指导;还有2.0%的大学生村官表示最需要得到政策法规的指导(如图5—5)。 如果有创业导师对您进行结对帮扶,最希望获得哪方面帮助? 选 项 所占比例 A 政策法规指导 2.0% B 创业项目挑选 58.9% C 经营技巧指点 32.0% D 科学管理方法 5.6% E 其他 1.5% (图5—5) 6. 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发展 大学生村官对于村官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调查显示,有36.5%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村官的发展前景一般,说不上好坏;8.4%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是不好的,令人失望的;还有37.4%的大学生村官持迷茫态度;而对村官前景有信心的大学生村官只占17.7%(如图6—1)。这种不乐观的心态也促使大学生村官在聘任期内就开始做各种打算,为自己三年聘用期满后做打算。 (图6—1)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任职期满后的打算,有164名(占81.2%)大学生村官选择了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并有82人(占40.6%)将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作为第一选择;113名(占55.9%)大学生村官选择了续聘,并有80人(占39.6%)将其作为第一选择;72名(占35.6%)大学生村官选择了自主创业,并有32人(占16.2%)将其作为第一选择;有4名(占2.0%)大学生村官选择了考研,并且有2人(占1.0%)将其作为第一选择;还有6名(占3.0%)大学生村官选择了人才市场再就业,并且有1人将其作为第一选择。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续聘和自主创业是大学生村官任职结束后主要选择的出路。 大学生村官创业具有一定的优势,有69.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创业的优势在于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58.1%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在于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31.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在于政府扶持力度大;15.3%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是专业素质较高;还有13.8%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吃苦耐劳,志向远大(如图6—2)。大学生村官的这些创业优势充分体现了他们年轻有为、敢闯敢拼的精神,他们不畏惧失败。调查数据显示,如果创业遭到挫折,有51.0%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会重新选择合适的项目再创业;47.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会休整一段时间再说;而只有1.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将不再创业。 (图6—2) 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很大的毅力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选择创业,也许是成功,也许会失败。如果创业成功,有39.1%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将不再续聘,重点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也有52.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会继续留任,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如图6—3),体现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扎根基层的信心和决心。 (图6—3) 综上分析,目前,义乌市的大学生村官总体上都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但由于面临着政策扶持、市场信息、创业项目、创业资金、知识技能等困难,很多大学生村官还处在有创业想法但未能付诸实施的阶段,若有相关政策进行帮扶和鼓励,相信会逐渐形成浓厚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氛围。 二、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作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义乌市,有着诸多商机,这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也深切体会到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根据调查反映的情况,我们发现影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的欠缺和过于复杂的心态。社会资源,即大学生村官创业时通过社会网络所获得的资源,它植根于社会网络与社会关系之中,是在目的性行动中可以被获取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如信息、项目、规模、舆论氛围等);经济资源,指的是大学生村官创业时所需获得的,并用以投入经济活动的资源(包括资金、场所、政策扶持等);人力资源,是指大学生村官所拥有的能够被创业活动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一)社会资源欠缺 许多大学生村官有着创业的美好愿景,但由于一系列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找准一个符合农村实际和大学生村官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创业项目较为困难;另外,对于大学生村官创业,虽然中央领导曾多次强调,省里也有明确意见,但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其创业整体氛围还不够浓厚,使得大学生村官“创不成业”。 1. 信息获取不够有效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资本的意义愈加显著。人类对各种资源的有效获取、有效分配和有效使用无一不是凭借着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实现的。人们在进行某些活动时,诸如企业管理、创业等等,信息资源无疑是他们得以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和社区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从事文书、材料、档案、电脑等内勤工作,社会接触面较小,信息来源渠道狭窄,对外界创业信息、创业项目等“市场不灵”,知之甚少。 2. 项目权衡存有盲点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大学生村官有创业意向,那么创业项目的选择尤为重要。一方面要适合自己,要看准所选项目或产品的市场前景,还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这方方面面的因素如何来权衡,成了大学生村官心中的困惑。另外,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意向停留在理想化状态,与农村实际离得较远,可以启动实施的创业项目很少。调查显示,有58.9%的大学生村官希望能有创业导师对如何进行创业项目的挑选进行指导(如图5—5)。 3. 创业规模尚未形成 首先是创业人数上规模太小,抽样调查的203份有效问卷显示,只有9人已经创业,仅占有效样本的4.6%。这么小的一个群体,无法形成创业的浓厚氛围,因而无法更好地影响与带动身边的大学生村官去创业。其次是创业的规模太小。通过访谈发现,这些已经创业的大学生里有不少是开淘宝店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如果规模太小,不仅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而且不能很好地发挥示范带动的作用。一般来说,如果要对身边的大学生村官起到带头和鼓励的作用,必须有实在的效益产生出来才最有效。但大多数小项目效益的产出需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段,这成为了引导群体参与的一大难题。 4. 社会舆论不够认同 有些基层干部群众认为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已经有一个稳定的职位,工资由财政拨款,他们也担心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和村官本职工作之间是否会顾此失彼,而现在又对他们进行创业扶持,会引起一些人员的不满。调查显示,有57.1%的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态度是反应比较冷淡(如图3—2),有30.9%的镇街分管领导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态度是反应比较冷淡的(如图3—3)。 5. 家庭亲戚不太支持 在义乌市优厚繁荣的经济条件下,许多大学生村官的父母、亲戚朋友觉得辛辛苦苦把大学生培养出来,又好不容易通过考试谋求了一个相对比较安稳的岗位,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安心地上班,而不希望他们很辛苦地去创业,因为父母一辈对创业的种种艰辛有着深切的体会。部分大学生村官其实内心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或想法,但终究因为父母和亲戚朋友的反对而打消了创业的念头。 (二)经济资源欠缺 长期以来,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大学生村官创业、带领农民致富的主要瓶颈。大学生村官大多刚出校园,即使有创业想法,也会由于创业资金、场所和政策扶持不够等因素,使得大学生村官“不能创业”。 1. 资金动力不足 调查显示,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有77.8%表示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资金的扶持。另外有81.8%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创业面临的困难是缺乏领导及政策的支持,资金缺口较大(如图5—1)。有44.5%的大学生村官期望自己创业的项目启动资金在10—30万(如图4—3),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显然是远远不能承受的。由此可见,资金是影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 创业场所不济 土地是“财富之母”。如果没有相关可利用的土地或者场所,有些村官想进行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方面的创业,几乎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土地政策、创业场所等的扶持,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热情的迸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义乌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闲置流转土地较少,村集体闲置用房已所剩无几,可供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土地、场所等村集体资源比较缺乏。 3. 政策扶持太少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但从总体上来说,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扶持政策尚欠具体。许多大学生村官认为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总体上比较笼统,希望在税费减免、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明确细化。对于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政策,他们则希望在贷款年限、贷款贴息上能作些优惠。调查显示,有68.0%的大学生村官希望政府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有效的优惠的政策支持(如图5—4)。 (三)人力资源欠缺 创业是一种高度平衡的管理艺术。一方面需要靠自己,依托自己之前工作经历中积累的知识来对创业形势做出判断,形成决策和行动,另一方面需要依仗他人,在缺乏资源的时候,需要获得他人的帮助。而我们的大学生村官群体由于受专业、经历等方面的制约,“有知识缺创业技能、有热情缺创业经验”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大学生村官“不会创业”。 1. 专业限制明显 涉及创业,如果能很好地跟自己所学或擅长的专业相挂钩,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活学活用,一定程度上会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我们发现,义乌市491名大学生村官中,所学专业为涉农或经济管理类的所占比例为19.0%,大部分都是社会管理、教育、人文专业毕业,所学专业知识与创业的关联度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支撑。 2. 工作经历单一 大学生村官创业过程中,如果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积累起一定的工作经验,当面临问题时就不会畏手畏脚,手足无措。而我们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有很多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从学校直接到农村,工作经历比较单一,工作经验比较缺乏,创业经验更是不足,这也很大程度上阻挡了他们创业的脚步。 3. 知识技能局限 一些大学生村官虽有创业想法,但是大部分村官对市场调查、成本核算、营销策略等创业知识知之甚少。调查显示,只有8.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满足创业的要求。同时,在问及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困难时,其中有79.8%的村官选择了“经验不足,缺乏相关技能知识”,仅次于资金(占81.8%)。 4. 精力尚难保证 大学生村官“岗位在村(社区),工作在村(社区)”,而创业又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就难免会出现冲突。调查显示,有39.8%的村官表示创业与做好村官本职工作有一定的冲突,9.2%的村官表示明显冲突(如图5—2),在座谈和访谈中,很多村官也提到了时间问题,创业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他们的工作又不允许他们有这么多时间能够去创业,要在创业和工作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让两者都能够合理地进行确实是一个难题。 5. 缺少得力伙伴 创业涉及到信息了解、生产规划、技术研究、日常管理、销售服务等等问题,单纯依靠一个人的确很难完全解决,村干部在这一方面也很难提供有力的帮助。调查显示,在创业方式上,有56.8%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合伙创业(如图4—3);在创业伙伴的选择上,42.0%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志同道合的人(如图4—5)。目前义乌市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共有491人,分布在13个镇街,但是各个镇街之间大学生村官的相互联系甚少,如果能通过一个公共平台加强这些大学生村官的横向联系,互相熟悉,沟通信息,增强感情,互相交换思路,共同谋划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必将增强。 (四)心态过于复杂 大学生村官从校园走向农村,从简单环境到复杂环境,人生角色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转换,很多村官不知道自己在农村该做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做,容易导致其思想状况较为复杂,创业心态各不相同,从而引发大学生村官“不敢创业”。 1. 怀揣“考”的愿景 一些大学生村官把“村官”岗位当作临时性工作、过渡性岗位,一门心思想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事业单位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现在还不想创业。调查显示,在任职结束以后,81.2%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并有40.6%的人将其作为第一选择。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心态,他们还是希望通过“考”进入有编制的队伍。 2. 心存“怕”的思想 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如何创业、怎样创业一无所知,更无创业打算,担心创业失败,害怕承担创业带来的风险。调查显示,有41.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尚不能满足创业要求,47.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如果创业遭到挫折,他们会选择休整一段时间再说,而有1.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如果创业遭挫将不会再选择创业。 3. 企求“稳”的心态 近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难的现象日益突显。基于这一原因,不少大学生村官选择担任村官一职,与其他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同志相比,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安稳。我们的调查显示,三年聘用期满,有55.9%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续聘,并有39.6%的人将其作为第一选择。 4. 抱有“等”的态度 一些大学生村官对创业持等待观望的态度,等上级党委政府出台更优惠的扶持政策,又或者想看看其他同事创业的实际效果,再作打算。调查显示,有68.3%的大学生村官还未创业,还有24.8%的大学生村官是正打算创业的,他们很多都是在等待创业的利好政策和时机。 由于上述各种局限性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信心和动力。在对大学生村官的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已经创业并且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村官往往都是同时具备了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因素,这三个资源构成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充分条件,我们应该努力促成大学生村官对这三个资源的获得,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增强他们的创业信心,促成他们创业愿望的实现。 三、扶持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对策建议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为鼓励支持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业事业中,以实现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针对义乌市大学生村官的群体状况,应积极构建“五四三二一”立体工作体系,抓住重点,柔性牵引,多维关照,努力给大学生村官群体带来真正的福音。 (一)健全五项工作机制 1. 健全扶持机制 大学生村官涉及面广,影响大,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状况调研,制定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政策,对于有创业意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付诸实施的大学生村官群体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调查数据显示,八成大学生村官在创业时面临着缺乏领导及政策的支持,资金缺口较大的困难。应需要认真梳理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研究细化具体操作办法,切实加大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时间上要进一步予以保证。在座谈调研中,大部分村官都提到了每天要到工作片、村进行签到,平日里事务太多,很难有很多时间与精力去创业。当被问及创业与做好村官本职工作是否有冲突时,近半数大学生村官认为有冲突,选择不冲突和相互促进的也是要在有了政策保障这一“定心丸”的前提之下,因此制定《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管理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大学生村官独资或作为主要投资人创办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致富有较强带动效应的创业项目,2年内允许占用一半以内工作时间用于创业,其他类型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允许占用四分之一以内工作时间用于创业,以满足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时间所需。管理办法中要进一步明确“村官”岗位职责,明确服务对象,明确服务内容。引导大学生村官正确处理好创业与履职的关系,规范大学生村官创业管理,对以创业为名占用工作时间从事其他活动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二是资金上要进一步予以支持。当前,资金短缺是阻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第一“瓶颈”。调查发现,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期望能设立创业项目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应加强与市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解决大学生村官申请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特别是对一些规模较大、发展前景较好、辐射能力较强的项目,适当放宽贷款年限,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支持。制定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贴息政策,对有较强带动效应的项目贷款,在一定额度内予以贴息支持,降低大学生村官创业成本。另外,大学生村官也应积极主动找上级部门支持,争取可利用的专项资金。 三是税费上要进一步予以优惠。允许大学生村官享受类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关政策,大学生村官从事个体经营的,从注册登记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初创企业的,降低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允许注册资金分步到位;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一定期限内的税收地方留存部分予以全额或部分返还。相关部门还要在项目注册登记、项目审批、场地安排、供电供水等方面全力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 健全保障机制 创业是必然要冒风险的,有关部门有必要设立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风险的评价体系,防止创业盲目化,同时对已经出现亏损问题的项目要即时叫停,并推出保障措施降低创业风险,减少大学生村官的损失。这些也是为了让未来的村官们敢创业吃一颗定心丸。另外,镇街、工作片、村三级要联动支持,积极创新担保模式,建立贷款绿色通道,只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村官才能放手去创业,否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愿景”。 3. 健全培训机制 应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规政策、创业致富信息和市场动态,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政策辅导。开设大学生村官创业讲坛,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学者讲授、成功创业者现身说法及相关部门领导创业政策法规讲解,帮助大学生村官掌握创业政策、拓宽创业思路,增强创业信心。另外,还可开通大学生村官创业咨询热线电话,并通过印发创业须知、开展现场咨询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政策咨询。 二要加强技能培训。把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列入市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强大学生村官市场经济、创业技能、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对有明确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村官,重点举办SYB 创业培训班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班,把培训与创业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的能力;加强与义乌工商学院等的合作,借鉴其在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还可以到创业成功的典型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以积累更多的经验,提高日后创业的成功率。 三要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大学生村官的心态问题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这也是青年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正常现象。虽然目前看,大部分大学生村官能正确对待工作,对待创业,但还有少部分的大学生村官依旧困惑着、迷惘着,这要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适当开展特色心理健康培训,及时给予大学生村官心理辅导,提高他们投身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 健全帮带机制 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过程中少资金、无经验、缺技术等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全方位帮带。 一要加强结对帮扶。实施市级专家、镇街专业技术人员、村级创业大户与大学生村官“3+1”结对联系制度,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跟踪服务,帮助解决信息、技术、资金等难题。市有关部门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引导员”,通过定期走访、交流等方式指导他们选准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划,搞好项目实施;大学生村官所在镇街安排若干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指导员”,通过定期走访、交流等方式,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学生村官所在村安排1名创业大户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辅导员”,并且将他们的创业点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实践基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技术帮扶和指导。 二要落实项目帮带。对有明确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动员农村种养大户、农产品经纪人、企业经营者等农村经济能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进行对口帮扶,充分发挥他们市场信息灵、技术成熟、销售渠道畅通等优势,为大学生村官创业穿针引线,提供援助,努力降低和化解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风险。 三要拓展社会援助。积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可以由政府牵线,组织规模企业带动大学生村官做一些配套加工,既可以带动村里的经济,又可以给大学生村官增加一些实际经验,为更好的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5. 健全激励机制 为了实现大学生村官创业与带领群众致富的有机衔接,要注重建立导向明确的考评激励机制。 实行大学生村官创业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列入镇街党委的年度工作目标,作为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评比,组织、人事部门定期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未能按时按进度完成的,将对镇街相关责任人进行提醒谈话。 建立大学生村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对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成效显著的大学生村官,在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时给予加分,其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调整、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创业有成的大学生村官,在镇街事业单位岗位出现空缺、公务员招考、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优先推荐。另外,对于创业成功的典型,可予以挂牌,授予“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以资鼓励。 (二)注重四个情感途径 1. 注重组织关怀,激发创业热情 建立镇街道领导、驻村工作指导员(联村联居干部)、村(社区)主要领导和大学生村官“三对一”的帮带机制,重点从思想上解疑惑,从工作上教方法,在转变创业观念、制订创业计划、了解市场信息、筛选致富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实施帮扶,有针对性地提供创业服务,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动力。 2. 注重思想引导,鼓足创业干劲 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立足基层,充分发挥眼界宽、信息灵、思路活的优势,带头创业、带领农民创业。在大学生村官中可以开展“创业建功之我见”、“我为发展献一策”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征文比赛、创业计划大赛、座谈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激励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强化他们“扎根基层献青春,创业富民促发展”的干事创业意识,激发他们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激情和干劲。 3. 注重交流平台,促进优势互补 在与大学生村官的访谈中,我们体会到大学生村官许多都是应届毕业生,人脉资源少,交流平台窄,容易受限于陌生的工作环境。其中,有56.8%的大学生村官选择合伙创业这一方式进行创业,有44.4%的大学生村官希望与有成功经验的人一起创业,42.0%的大学生村官愿意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业,近三成大学生村官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这一系列数据都说明了建立村官交流平台,加强相互之间联系与了解的重要性。 一是成立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协会。大学生创业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如果把自己独立放到整体商业社会,往往会难以把握。这时可以先给自己营造一个小的商业氛围,进入行业协会是比较有效的一条途径。创业者可以借助行业协会了解行业信息,结识行业伙伴,建立广泛合作,形成“抱团效应”,促成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是创建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网。该网站由义乌市委组织部主办、团市委承办,并在各镇街聘请一批大学生村官为信息员,开设“创业指南”、“创业服务中心”、“创业项目库”、“供求信息”、“交流平台”等版块,为全市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交流平台和创业咨询服务,引导和指导他们进行创业,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 4. 注重选树典型,加强示范带动 积极选树大学生村官创业典型,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参观学习其他地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成功事例,激励大学生村官积极行动,勇于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和本地特色,大力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力争在创业富民的大潮中勇当“急先锋”,主动在农村创业的大舞台上奉献青春、展示才华,真正实现从“思想扎根”到“事业扎根”。 (三)选优三个创业方向 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更需要有理想、有追求。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要把创业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追求,不仅要敢于自主创业,更要有带领群众共同创业的志向和意愿。大学生村官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创业追求,才有可能去创业,才有可能创成业,这是创业的思想基础。但在此次问卷调研及座谈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村官在创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顾虑,期间,特别提到了对创业项目挑选的迷茫,“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走不少弯路。 为此,应着重做好项目推介的引导与突破工作,根据镇街产业发展现状,摸排一批适合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推介,引导大学生村官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扬长避短、风险可控”的原则选项目,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选项目,发挥自身优势特长选项目,进一步选准创业项目、选优创业模式。 1. 选优农业类项目 对所在村农业基础较好、土地经营权流转较容易,且本人有一定涉农技能的大学生村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引领和带动效应的种养殖项目,创办现代农业基地;对农副产品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引导大学生村官利用现代营销理念,通过包装改良、销售渠道拓展、整体形象设计等途径,成为农产品经纪人或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对经营比较粗放、农业服务较弱的地区,可以引导大学生村官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指导、机械化耕作等综合服务,创办农业服务公司。 2. 选优工业类项目 对有大企业、大集团依托,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引导大学生村官创办来料加工点,为大企业、大集团提供外协产品加工;对工业企业集聚明显、块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引导大学生村官利用闲置厂房,创办家庭工业;对占地不大、投资不多、工艺不太复杂、市场风险较小的项目,可以引导大学生村官创办个私企业。 3. 选优服务类项目 对在社区、镇街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可以创办家政服务公司,提供家政、家教、中介等服务;对当地块状经济比较明显、市场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引导大学生村官开设网店,通过网络等现代销售模式把产品推销出去;对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大学生村官,可以引导开设实体商店,从事广告策划、礼品设计、产品直销等经营业务。 (四)成立二个服务团队 1. 成立义乌市青年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中心 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村官群体非常希望能有个类似于义乌市365便民服务中心这样的组织,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提供相关扶助。以此为鉴,我们可以成立义乌市青年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创业孵化、企业治理、市场开拓、融资咨询和后续服务等创业帮扶。 2. 成立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专家服务团 大学生村官创业专家服务团由义乌市委组织部、人劳局、农办、团市委、发改局、经发局、科技局、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等部门领导、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组成。在大学生村官创业期间,服务团成员将发挥自身优势,对大学生村官创办项目提供政策咨询,帮助大学生村官搞好项目可行性论证、投入产出分析;为大学生村官提供项目信息、开展项目推介,创办项目提供指导和服务;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技术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等。 另外,在义乌市青年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中设立创业项目咨询服务中心,期间,建立大学生村官轮流值班制度,专门通过即时通讯平台收集大学生村官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创业顾问团专家双向交流,定期开展技术会诊、技术培训。 (五)建立一个模拟基地——“大学生村官创业超市” 建立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超市”,以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为宗旨,征集多个投资少、收益高、风险小的涉及餐饮、零售、服务等行业的创业项目供广大创业者进行比较和选择,对市场前景好、见效快的优质项目展开立体推广,快速实现优质项目的市场转化,活动中可以提供创业政策咨询、专家指导、项目说明、项目培训等服务,为项目提供者和想创业者搭建起“一站式”的创业交流平台,帮助大学生村官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帮助其实现创业愿望。 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为了增强村官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他们在模拟环境中不断改进提升自己,以有效降低未来创业的风险,还可以在“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超市”中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模拟实验班。建立义乌市大学生村官“模拟公司”实验室,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过程。它使大学生村官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设想、规划、注册、创建、运营、管理等所有决策,让他们从企业的创业模拟经营游戏中,全面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尽情释放才智,挥洒创业激情,放飞创业梦想。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将村官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与创业能力。 四、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出路的相关思考 此次在义乌全市进行的调研,有其特殊性,也有普遍性。特殊的是义乌市虽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与氛围,但真正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却少之又少;有些村官虽然在创业,但其项目的选择或基地却不是在农村,基于农村的公益导向性显然不足。其普遍性在于,我们分析得出的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其他地区也相应地存在着。 根据我们在义乌市的调查发现,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有可行性,但背后仍面临较多的困境和隐忧,那么,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创业之路拥有其长效性,无疑引人深思。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rick Herzberg)于1959年提出的著名的“双因素理论”,我们作以下阐述与思考。 (一)双因素理论:进行大学生村官创业激励的理论武器 赫兹伯格通过长期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发现,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有两类因素,并且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因素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一种是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即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管理制度、监督、工资报酬、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和安全保障等。另一种是激励因素(motivation factor),是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公平感、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以及职务的晋升等。由于双因素理论是以工程师和会计师为研究样本,所以双因素理论更适用于脑力工作者。大学生村官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因此将双因素理论用于指导我国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激励管理,必定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双因素理论在大学生村官创业出路中的运用 作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各级党和政府应积极应用双因素理论,对当前大学生村官创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弄清楚其中的保健和激励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创业。 1. 保健因素角度 大学生村官在创业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保健因素。当这些因素缺失,会导致大学生村官对创业出路的不满情绪。首先,各级党和政府应健全政策法规,实现大学生村官创业角色的合法,在创业和村官本职工作遭遇冲突时,应有个制度上的适度界定。第二,政府要从大学生村官创业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注重情感投资,消除疑虑,为大学生村官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舆论环境。第三,要积极落实相关待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生存和安全需求得到保障,使其在农村“待得住”,以更好地为村民办实事,创实业。 2. 激励因素角度 大学生村官创业同时也需要激励因素,当这些激励因素得到改善时,人们的满意度就会大大增加,从而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首先,有关部门应积极拓展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培训途径,提升其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本领。第二,政府应在政策、资金、项目、服务团队等方面构筑发展平台,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给予扶持,使他们在创业富民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村官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第三,在大学生村官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对那些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成效显著的大学生村官给予奖励加分等等。 五、结语 随着大学生村官群体越来越庞大,聘任期满后,很多人不禁在问:“敢问路在何方?”而在价值多元、个性鲜明、网络发达的现时代,如果出路不通,又很容易出现“愤青”。据了解,现在村官QQ群、网络论坛里偏激言论时有存在,但大学生村官还处于尽量克制状态,主要是对后续政策还抱有很大期望。但当政策明了,如果与大学生们期望落差较大时,新一轮的“村官信访危机”就很有可能发生。为此,政府已引起了高度重视。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都提倡把自主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村官任期满后的一条重要途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大学生村官身上应该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村官的特质,那就是要比其他村官更富有创业激情,要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思想、新观念投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中组部就《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2009-05-05. [4]中组部:今年全国计划新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 [EB/OL].,2010-04-29. [5]中组部就《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2010-05-24. [6]李亚杰.殷切的勉励,激情的奉献——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在大学生“村官”中引起强烈反响[N].人民日报,2008-12-23. [7]李华忠,杨桓. 当前“大学生村官”的实践成效及政策建议[J].社会主义研究,2009,(05):89-93. [8]卢芳霞.论大学生村官之出路——基于浙江绍兴市的调研[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02):112-118. [9]陈云峰.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工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04):4961-4962,4964. [10]唐洁尘,王菲.我国大学生村官激励体系的构建——对当前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建立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87-89. [11]万银锋.“大学生村官”:一种值得推广的制度安排——对河南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查与思考[J].中州学刊,2007,(04):21-24. [12]胡道良,程良书.“扶上马,再送一程”——江苏沭阳县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的探索[J].中国人才,2009,(07):68-70. [13]陈倩玉.大学生村官创业遭遇“拦路虎”[J].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2009,(07):44-45. [14]李剑富,郭金.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发展历程、政策效应与推进策略[J].理论导刊,2010,(06):60-62. [15]李勰,杜月等.自我意义的实现:对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一个调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4):97-101. [16]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研究室课题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3):5-15. [17]韩冰.河南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探讨与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9,(04):209-211. [18]王维博.村官也上访[J].中国新闻周刊,2009,(27):40-43. [19]万力维.试论双因素理论在高校优秀人才管理中的应用[J].琼州大学学报,2002,(02):30-33.

作品图片

  • 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群体越来越庞大,聘任期满后,大学生村官的流动去向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中央为大学生村官预设了五大出路,其中自主创业是出路之一。为了拓宽大学生村官通过创业进行流动的途径,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开展了此次在义乌全市范围内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状况的相关调研,为义乌市制订出台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也给其他地区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借鉴。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从社会、经济、人力三大资源的欠缺和复杂心态四个维度来分析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创不成业”、“不能创业”、“不会创业”、“不敢创业”;从健全五项工作机制、注重四个情感途径、选优三个创业方向、成立二个服务团队、建立一个模拟基地出发,柔性牵引,多维关照,提出全面的带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运用双因素理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进行理论性的思考,以期给其他地区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带来有益借鉴。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 义乌市委组织部根据此次调研数据及分析报告制定了《义乌市扶持选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实施办法》,给村官朋友带来了真正给力的政策和福音。 2. 中央文件把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作为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普遍性,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着,因此也给其他地区如何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以期促进大学生村官出路的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作品摘要

一、课题调研基本情况。主要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并对调研数据从基本情况、创业现状、创业意愿、创业方式、创业环境和创业发展六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 二、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根据调查反映的情况,我们发现影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资源的欠缺,经济资源的欠缺、人力资源的欠缺和过于复杂的心态,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剖析。 三、扶持义乌市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对策建议及发展思路。义乌市委市政府应积极健全五项工作机制、注重四个情感途径、选优三个创业方向、成立二个服务团队、建立一个模拟基地,建构“五四三二一”立体工作体系,全方位促进大学生村官创业。 四、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出路的相关思考。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我们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进行了理论性的思考,要协调好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以保持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实施的实效性,也期望能给其他地区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带来有益借鉴。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李亚杰.殷切的勉励,激情的奉献——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在大学生“村官”中引起强烈反响[N].人民日报,2008-12-23. [4]卢芳霞.论大学生村官之出路——基于浙江绍兴市的调研[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02): [5]王维博.村官也上访[J].中国新闻周刊,2009,(27):40-43. [6]万力维.试论双因素理论在高校优秀人才管理中的应用[J].琼州大学学报,2002,(02)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大学生“村官”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社会及学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村官任职届满后的五大出路之一,学界对这一问题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并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查阅相关资料,这方面的研究总体可分为两类,如下: 一类是“问题——回应”的研究模式。比如黄兴等人的《简析大学生村官创业情况——以嘉鱼县大学生村官为例》、张卫民的《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刘慧的《基层政府如何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基于连云港的实地调查》、邵阳等人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市为例》等等,此类研究多从公共管理、经济学、政治学等角度研究高校教育设置、政府配套制度、人力资源的培养与管理开发等诸多问题,进而提出政策性对策及建议。但在他们所提出的政策性建议中,不够系统,较少涉及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体系的建构。而在对于某一现象的阐述中,理论上也不够深入,不够系统。 另一类是“现象——新闻”的报道模式。在中文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创业”,很多文章都是以报道的形式呈现,其展现更多的是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风采及故事。比如,胡道良、程良书的《“扶上马,再送一程”——江苏沭阳县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的探索》,陈倩玉的《大学生村官创业遭遇“拦路虎”》等。 总之,有关大学生村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作为一项工程建设,目前还较少涉及大学生村官创业培养模式理论研究和对大学生村官培训体系构建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如何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