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学前聋儿语言教育初探
小类:
教育
简介:
该作品参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大量书籍,提出的方法都是依据聋儿的心理特征,以聋儿心理和身体都健康发展的原则。提出直观演示法、语境游戏法、情景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景象演出法等符合幼儿心理和身体健康成长的方法,最终以故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相结合的为例做出教学案例。
详细介绍:
在聋儿语言训练的历程中,要把握幼儿的特殊心里状况,有效进行教学实践,使聋儿有一个相对健康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聋儿由于自身的缺陷或存在的障碍,决定了他们不能正常参与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普遍有自卑感。 对聋儿来说,因为不能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又渴望身体残缺得到补偿而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聋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在教育中注意和家长取得共识,只有双方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聋儿。 聋儿识字,重要是认字,就是要看到字形,能正确地读出字音,并在肯定语言情况中知道字义。这使聋儿“以目代耳”的功效得到了发挥。要知道聋儿与正常儿童一样有着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由于听力残疾致使聋儿的语言生长较晚,头脑语言思维形成较迟。因此,识字学语,即是充实使用聋儿视觉敏感度较高的特点,以克服听力停滞所带来的倒霉影响。 识字学语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演示法、语境游戏法、情景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景象演出法等。 学前语言康复不仅要让聋儿学会语言发音,更为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提高其语言的交往能力,为今后学习、生活打下基础。使聋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掌握基本的语言交往技能,并能象正常的儿童一样进入普通小学学习。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依据我国薄弱的学前聋儿语言体系,提出的一些方案和方法,并且分析了聋儿的一些心理特点,提出的几种教学方案,最终以故事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为例,讲述教学实例。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该作品参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大量书籍,提出的方法都是依据聋儿的心理特征,以聋儿心理和身体都健康发展的原则。 独特之处是:大多的书籍都是针对正常儿教育,这个作品是针对聋儿的语言训练。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聋儿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发展 现实指导意义:在聋儿的康复训练过程中,从聋儿的实际出发,发展聋儿的语言教育技能,提高其语言的交往能。

作品摘要

聋儿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依据幼儿的特殊心理特征,自卑感、孤独心理、自闭、缺乏独立性…提出的一些方案和方法,为了幼儿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发展,并且得到正常的语言技能,提出情景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语境游戏法等几种方法。最终以故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相结合的为例做出教学案例。 提高其语言的交往能力,为今后学习、生活打下基础。使聋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掌握基本的语言交往技能,并能象正常的儿童一样进入普通小学学习。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学前语言教育》 《特殊幼儿心理教育》

调查方式

亲临实践,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英国是世界上聋教育发展最早也是最具影响的国家之一。早在1815年,美国聋校创始人,著名的托马斯·加劳德(Thomas Hopkins Gallaudet)就远涉重洋,来到英国就教于当时颇负盛名的聋人教育家布雷德伍德(Braidwood)。 吉姆教授说,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有聋人教师,二是每个健听教师都要能熟练地使用聋人手语。在我们考察的几所聋校里,情况确实如此。在这些实施双语教学的聋校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聋童是聋教育的主体。英国的聋人协会或聋人俱乐部是聋人自己的组织,为聋人及其亲属提供高质量的有系统的服务。 我们国家,在人们的观点中不少人认为,聋儿只要配戴上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就能开口说话了,这是一种误解。聋儿配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只是为学习语言提供了条件。配戴了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后,儿童听到的语音仍存在失真。由于助听器、人工耳蜗频率范围的影响,聋儿大脑所建立起来的声音图象模式并不十分正确,所以聋儿开始发出的声音与正常人有差异就是这个原因。聋儿需要戴上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后经过无数次的声音反复刺激性,才能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声音图象模式。所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及其重要。 我国的特殊幼儿语言教育正在完善化,建立专门的特殊幼儿学校,并且有专业的老师每天耐心地辅导听障儿,教他们发声。 组成专门的听障儿教育研究会,科研方案并且与聋儿进行实践教育。 15年前,江苏的的就建立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那时的江苏特殊教育就像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15年过去了,现在江苏特教就像是一个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大花园。 天下特教是一家,各国特殊教育都是建立在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政治背景以及不同的教育理念之下的,因此,在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不尽相同。但是,由于我们面对的都是残疾人这样一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的弱势群体,因而,各国的特殊教育都有共性的、相通的地方,这样我们就有了相互沟通的必要;同时,各国特殊教育工作者都是从事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事业,因此,我们便有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这样我们又具备了相互沟通的基础。可以说,不管我们走到天涯海角,只要凭着聋人手语,我们就可以找到特教朋友,因为“天下特教是一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