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边境民族地区教学主体对新课改的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次研究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一段时间之后的情况下,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边境民族地区的2个县的6所中学为调查点,发放学生问卷800份和教师问卷150份,同时随机抽取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个案访谈,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的综合视角,以了解分析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的适应程度,分析新课程改革在边境民族地区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详细介绍: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广西省防城区那良乡那良中学等3所中学和东兴市京族学校等3所中学进行调查,了解在新课程实施之后,边境民族地区的教学主体(老师和学生)的适应情况。

作品图片

  • 边境民族地区教学主体对新课改的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 边境民族地区教学主体对新课改的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 边境民族地区教学主体对新课改的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 边境民族地区教学主体对新课改的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次研究针对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主体对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适应性展开的实地调查,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边境民族地区的2个县的6所中学为调查点,发放学生问卷800份和教师问卷150份,同时随机抽取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个案访谈,以了解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的适应程度,分析新课程改革在边境民族地区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次研究不仅密切关注教师对新课改适应程度,而且还强调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适应状况。基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综合视角,通过对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研究新课改实施后,边境民族地区的老师和学生对新课改的适应性问题,为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根据其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一方面了解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实施现状以及他们对新课改的的适应状况,另一方面为新课改更好的实施提供对策性建议,能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融入新课改,适应新课改,推进新课改在边境民族地区实施的进程。

作品摘要

全国新一轮新课改实施后,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对此的反应是怎样的呢?是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改是否满足其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调查就新课改在边境民族地区的教学适应性问题,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广西边境两个县市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新课程实施后,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适应情况。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研究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研究:美国全国优质教育委员会发表了令世人瞩目的报告《国家正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美国2061年教育改革计划》、《全美教育目标》、1991年布什政府颁布的《2000年教育战略》和1993年克林顿政府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等等;日本政府于1984年8月,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作为向首相提供教育咨询的机构。1985年6月至1987年8月期间,直接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的临教先后出台了《关于教育改革》的四次咨询报告。日本内阁会议于1987年10月作出了《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具体方略——教育改革推行大纲》的决定。威客应答内阁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决定,日本课程审议会于同年12月出台了《关于改善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教育课程标准问题》的咨询报告。1998年,日本又出台了新的课程计划,对课程构成和授课时熟作了新的调整,既使课程更实用、灵活、富于弹性,同时又为适应五天制及减轻学生负担之需要,平均每周减少了两课时;英国从2000年9月起正式在全国推行新课程《课程2000》,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试图以国家课程为纽带,实现课程之间的沟通,综合平衡;加拿大由于受移民众多、文化多元的影响,课程结构的形成一直以各省为主体,其标志是由各省自己颁布《课程设计要求》。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拿大掀起课程结构改革浪潮,出台了一系列课程改革计划,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试图加速科学课程、技术课程与社会课程一体化。 国内研究:有学者把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的行为概括为,“口里念新课程,手上拿着新教材,心中想着旧方法,课堂教着旧知识。”我国学者们的研究,一般比较强调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教师教学,学校设施,制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适应性研究几乎都集中于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标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态状态等,一般力求教师素质结构的系统化、整体化和面面俱到。我国学者们的研究,一般比较强调教师素质的社会性和完整性。对教师素质的研究几乎都集中于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标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一般力求教师素质结构的系统化、整体化和面面俱到。不足是对教师个性品质、专业精神和情感智力研究不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