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叶黄杨和白丁香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文以串珠镰刀菌、瓜果腐霉、禾谷镰刀菌、细交链格孢、致病疫霉、 尖孢镰刀菌 、仁果丛梗孢 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对不同的提取液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白丁香乙醇提取液对7种供试病原菌菌落生长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率分别在60%和79%以上,大叶黄杨乙醇提取液对7种供试病原菌菌落生长和菌丝生长量抑制率分别在55%和58%以上。
详细介绍:
本文以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仁果丛梗孢 (Monilia fructigena) 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对不同溶剂、不同方法获得的提取液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冷浸振荡法为其适宜的提取方法,乙醇则为最适宜的提取剂。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白丁香乙醇提取液对7种供试病原菌菌落生长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率分别在60%和79%以上,大叶黄杨乙醇提取液对7种供试病原菌菌落生长和菌丝生长量抑制率分别在55%和58%以上,这说明大叶黄杨和白丁香的粗提取物都有抑菌活性,有必要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奠定基础。

作品图片

  • 大叶黄杨和白丁香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 大叶黄杨和白丁香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近年来,随着IPM理论的提出和实施以及人类对自身健康和环保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农药产生的弊病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白丁香,树皮、树干及枝条均可药用,味苦,性微寒,树皮入药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利尿等功能,为治疗气管炎之良药。 大叶黄杨,具有祛风温、强筋骨、活血止血等功效。 本研究对两种常见木本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提供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从植物中寻找抑菌活性物质,是开发、研制新型杀菌剂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对两种常见木本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为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丰富了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对于掌握植物源农药种类、提取方法、提取剂筛选,提高病害的防治质量,经济、安全有效地防治农业病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以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仁果丛梗孢 (Monilia fructigena) 为供试真菌,用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对白丁香和大叶黄杨两种木本植物提取物的离体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白丁香乙醇提取液对7种供试病原菌菌落生长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作用强,抑菌率分别在60%和79%以上。大叶黄杨乙醇提取液对7种供试病原菌菌落生长和菌丝生长量的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分别在55%和58%以上。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经过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农药系沈慧敏教授鉴定,她认为:该试验方法可行,数据可靠,为进一步开发为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国珍,樊 瑛,丁万隆,等.麻黄和细辛挥发油的抗真菌作用[J].植物保护学报,1995,22(4):373-375 [2] 孟昭礼,罗 兰,尚 坚. 等.人工模拟杀菌剂绿帝对10种植物病原菌的室内生测[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8,15(3):159-162 [3] 孟昭礼,罗 兰,尚 坚. 等.人工模拟杀菌剂银泰对10种植物病原菌的室内生测[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9,16(2):124-126 [4] 孟昭礼,袁忠林,罗 兰,等.人工模拟农用杀菌剂银泰对5 种植物病害的药效试验[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1,18(4):302-305 [5] 孟昭礼,罗 兰,袁忠林,等.人工模拟的植物源杀菌剂银泰防治番茄3种病害效果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7):863-866 [6] 吴恭谦.三种毛莨科植物提取物及原白头翁素的活性研究[J].安徽农学院学报,1989(1):21-23 [7] 冯俊涛,祝木金,于平儒,等。西北地区植物源杀菌剂初步筛选[C]//第二届全国植物农药暨第六届药剂毒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1:294-306 [8] 王杨,尹卫. 植物源杀菌剂国内外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3):382-384. [9] 慕立义.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植物中寻找生物生物活性物质或直接开发植物性农药,是当今农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张国珍等从药用植物中筛选出一批对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挥发油。孟昭礼等对银杏的研究较为深入,成功地开发出了农用杀菌剂“银泰”和“绿帝”系列。吴恭谦等研究表明,白头翁素对禾谷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强烈。冯俊涛对来自西北地区的187种植物样品的抑制活性作了较为系统的初步筛选等等[7]。据统计,我国约有高等植物3000 余种, 其中有很多具有杀虫或者抑菌活性。主要集中在菊科、豆科、伞形科、虎耳草科、瑞香科、大戟科、禾本科、石榴科、蓼科、马钱科、桑科等十几个科。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对孜然、大花金挖耳、小花假泽兰、无名精、猪毛蒿、苦豆子、狼毒、大戟、苦参、苦皮藤、臭蒿等十几种植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张崇禧等以白丁香茎皮80%乙醇提取物对5种常见细菌的生长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涉及白丁香和大叶黄杨两种木本植物抑制植物病原菌真菌方面的研究几乎未见报道,仅在医学方面有所研究,为此,本研究对两种常见木本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植物源农药开发提供依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