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百色市“苏维埃”(散工)研究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研究以百色市的“苏维埃”(散工)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身份构成、生活状况、工作情况、社会保障、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将来计划等生存状态,揭示“苏维埃”(散工)存在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背后则彰显了“苏维埃”(散工)是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特殊产物。为此,应积极妥善地解决“苏维埃”(散工)的实际困难,促进社会平稳转型、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增长,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奠定基础。
详细介绍:
“苏维埃”是委员会一词的俄文音译,其原意分别指(前)苏联国家各级行政管理区域中的由人民选举组成的委员会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所建立的革命政权。但是,在一些革命老区,例如百色(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一些街头散工却被人们称呼为“苏维埃”。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同一名词却具有了不同的内涵。 本研究以百色市的“苏维埃”(散工)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身份构成、生活状况、工作情况、社会保障、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将来计划等生存状态,揭示“苏维埃”(散工)存在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背后则彰显了“苏维埃”(散工)是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特殊产物。为此,应积极妥善地解决“苏维埃”(散工)的实际困难,促进社会平稳转型、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增长,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奠定基础。

作品图片

  • 百色市“苏维埃”(散工)研究报告
  • 百色市“苏维埃”(散工)研究报告
  • 百色市“苏维埃”(散工)研究报告
  • 百色市“苏维埃”(散工)研究报告
  • 百色市“苏维埃”(散工)研究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社会调查描述百色市“苏维埃”(散工)的身份构成、生活状况、工作情况、社会保障、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将来计划等生存状态,揭示“苏维埃”(散工)存在的问题,为政府相关部门在出台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关心和重视这一特殊群体。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通过多次走访调查、个人采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以事实为依据,结合理论研究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同时,本作品跳出了一般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关于散工研究的传统思路,从“苏维埃”一词的词源入手,通过对“苏维埃”(散工)的生存状态进行研究,突出了这一称呼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不同的意蕴,体现了出该作品的独特之处,从事使得该作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有助于补足关于散工领域的研究的全面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分为两方面:理论方面主要体现在帮助人们全面认识百色市“苏维埃”(散工)基本情况及其生存现状,使得散工领域的研究更具全面性。实践方面则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苏维埃”(散工)的管理、扶持和救助,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从而体现了本作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苏维埃”是委员会一词的俄文音译,其原意分别指(前)苏联国家各级行政管理区域中的由人民选举组成的委员会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所建立的革命政权。但是,在一些革命老区,例如百色(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一些街头散工却被人们称呼为“苏维埃”。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同一名词却具有了不同的内涵。 本研究以百色市的“苏维埃”(散工)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身份构成、生活状况、工作情况、社会保障、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将来计划等生存状态,揭示“苏维埃”(散工)存在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背后则彰显了“苏维埃”(散工)是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特殊产物。为此,应积极妥善地解决“苏维埃”(散工)的实际困难,促进社会平稳转型、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增长,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奠定基础。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780. [2]周大鸣.珠江三角洲外来劳动人口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2,(5):71-79. [3]周大鸣.广州“外来散工”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4,(5):47-55. [4]周大鸣等.珠江三角洲都市环境与外来散工调查报告(评估报告)[Z].未刊稿,2002. [5]甘满堂.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浅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8):61-65. [6]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42-52. [7]黄洪,李剑明.困局、排斥与出路:香港“边缘劳工”质性研究[Z].香港:乐施会, 2001. [8]Atkinson, R. 1999. “Citizenship and the struggle against social exclusion in the context of welfare state reform”, in J. Bussemaker(ed.) Citizenship and Welfare State Reform in Europe, London:Routledge, pp. 149-166. [9]Berghman, J. 1995.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 Policy Contex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Room G. (ed.) Beyond the Threshold, Bristol the Polity Press, pp.10-28. [10]Harvey, Bruce S. & Rudolph L. Kagerer. 1976. “Marginal Workers and their Decisions to Work or to Qui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35, Iss. 2; pp.136.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文件、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由于散工是外来工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群体,早在90年代初期,就有学者开始关注散工,进行了多次研究,并公开发表了研究成果。如周大鸣先生(1992年)的《珠江三角洲外来劳动人口研究》、《广州“外来散工”的调查与分析》、《珠江三角洲都市环境与外来散工调查报告等。这些研究认为外来工其实并不是单一性的人群共同体,他们之间是有分层和区别的,并将珠江三角洲的外来工划分为四种类型,“散工”就是其中之一。此后,周大鸣等学者继续保持对“散工”的追踪调查,后来于1994年做了广州“散工”的专题实证研究,对“散工”的性别、年龄构成、婚姻和家庭状况、文化程度、从事的工种、来源和动因、工作和生活情况、非正式组织结构,以及社会关系做了详尽的描述。2003年,以周大鸣教授为首的中山大学中国族群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受香港乐施会委托,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的非正规就业外来工做了调查研究,发表了研究报告。依据周大鸣等学者的观点,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散工”已经作为一个社会实体而存在了,他们在肯定“散工”对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时,也明确指出了由于“散工”本身的原因,已经或者将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并呼吁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散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引起高度重视。 海外对散工的关注主要体现在香港学者的研究中,如香港城市大学的黄洪、李剑明等对香港边缘劳工群体的调查研究。他们分析了边缘劳工的具体生活处境、其职业变动的因素以及边缘劳工对政府及有关政策的观感,并为香港特区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可推行的政策措施方面的建议。国外方面,主要有学者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关注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Atkinson, R.,Berghman, J.等学者对欧洲国家的研究。但也有以“边缘劳工”或“散工”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发表,前者如Bruce S.Harvey&Rudolph L.Kagere对美国乔治亚洲的家禽饲养工人的研究,关注了他们选择工作或者是辞职领取失业保险和救济的决策背后的驱动因素。后者如Noel Gaston&David Timcke对澳大利亚青年散工的研究,考察了影响他们从散工转变为正式劳工的短期和长期因素。这些成果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比较研究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