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乌梅喷雾剂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作为一种新型制剂,乌梅喷雾剂能通过促进唾液分泌,有效缓解胃肠道术后患者口干、口渴不适症状,且安全、经济。此外采用喷雾剂的方式缓解口干症,相比传统方法(用白开水漱口、频繁地使用棉球擦拭润唇等)更简便易行,方便操作,病人更易接受,大大减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详细介绍:
临床上,胃肠道手术病人需在麻醉前使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以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的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但是,使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已知存在较多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就是引起术后患者口干、口渴等症状。同时由于胃肠手术的特殊性,从手术前到手术后常需禁饮、禁食12—48小时不等。在此期间,患者不得不忍受口干舌燥带来的不适,严重者可致唇舌皲裂、急性口腔炎并常导致患者情绪烦躁,极不利于病情的康复。缓解胃肠道术后患者口干症,目前临床上仍然使用传统的方法如让患者含漱凉开水或用棉签蘸白开水给患者频繁湿润嘴唇等,这些方法因不能对抗阿托品阻断M胆碱受体,因而不能激活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只能暂时滋润口腔黏膜,而且需要专人在床旁频繁护理,使护理工作量增加。也有文献报道,让患者含服维生素C片来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虽然此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和专人在床旁护理,但含服维生素C片一方面不能够及时缓解病人口干症状,另一方面此药物可促进小肠的蠕动,这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愈合极为不利。鉴于此,要更好地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理论上可以从减轻或消除阿托品引起患者口干口渴的副作用或激活(加强)唾液腺的分泌功能这两方面而达到效果。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乌梅喷雾剂前后的唾液分泌量有显著的差异(P<O.05);临床应用研究和反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使用乌梅喷雾剂能有效缓解胃肠道术后患者术后出现的口干口渴症状(P<O.O1)。这说明乌梅喷雾剂有减轻或消除阿托品引起患者口干口渴的副作用或有激活(加强)唾液腺的分泌功能。乌梅喷雾剂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的可能机理是:中医认为,乌梅(即酸梅)具有生津止渴、除烦安神,治阴虚口渴的作用。此外,现代研究表明乌梅含有枸椽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和齐墩果酸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口腔某些有害细菌的生长,起辅助作用。甘草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治疗脾气虚弱等功效,且能清热、抗炎,现代还用以治疗咽炎、消化性溃疡等。二者合用,不仅可以清热、抗炎和养阴安神,减轻病人术后的烦躁情绪,更重要的是能生津止渴,湿润嘴舌,能有效缓解病人术后常出现的口干症。同时乌梅喷雾剂主要作用于口腔黏膜,不易经过胃肠道,可有效避免因胃肠道的蠕动对创口愈合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为一种新型制剂,乌梅喷雾剂能通过促进唾液分泌,有效缓解胃肠道术后患者口干、口渴不适症状,且安全、经济。此外采用喷雾剂的方式缓解口干症,相比传统方法(用白开水漱口、频繁地使用棉球擦拭润唇等)更简便易行,方便操作,病人更易接受,大大减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品图片

  • 乌梅喷雾剂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 乌梅喷雾剂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 乌梅喷雾剂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喷雾剂,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分析讨论喷雾剂作用的可能机理及临床效果,为探索缓解胃肠道术后患者口干、口渴不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减少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工作量。基本思路:实验研究采用分析天平称重的方式对20名健康人使用乌梅喷雾剂前后唾液的分泌量进行对比,临床应用研究采用病例对照分析和问卷调查对32例胃肠道术后患者使用不同干预方法后口干程度和有效率进行比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通过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乌梅生津作用的可能机理。 (2)观察以乌梅为主要原料,辅以甘草等中药研制乌梅喷雾剂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状的临床效果。 (3)采用喷雾剂的方式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比传统方法简便易行,大大减少护理人员及家属的护理工作量。 (4)乌梅喷雾剂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不仅有效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如引起胃肠道蠕动等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了解乌梅喷雾剂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的临床效果及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理,为探索缓解胃肠道术后患者口干、口渴不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一种新型制剂,乌梅喷雾剂能通过促进唾液分泌,有效缓解胃肠道术后患者口干、口渴不适症状,且安全、经济。此外采用喷雾剂的方式缓解口干症,相比传统方法更简便易行,方便操作,病人更易接受,大大减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喷雾剂,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分析讨论喷雾剂作用的可能机理及临床效果,为探索缓解胃肠道术后患者口干、口渴不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减少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工作量。 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分析天平称重的方式对20名健康人使用乌梅喷雾剂前后唾液的分泌量进行对比,临床应用研究采用病例对照分析和问卷调查对32例胃肠道术后患者使用不同干预方法后口干程度和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研究表明使用乌梅喷雾剂与白开水湿润口腔唾液分泌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临床应用研究表明使用乌梅喷雾剂对缓解术后口干症有非常显著的效果(P<0.01)。结论 乌梅喷雾剂不仅能通过促进唾液分泌,有效缓解胃肠道术后患者口干、口渴不适症状,而且能大大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

获奖情况

(1)于2010年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成功申请校级课题立项,获得1000元资金资助; (2)于2010年7月在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立项(省级课题),获得5000元资金资助; (3)论文于2011年4月被国家级核心期刊《护理研究》录用

鉴定结果

学院同意结题

参考文献

(1)实验研究采用垫棉法收集唾液 (2)用分析天平对收集的唾液进行称重,减少误差 (3)论文将收录于期刊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胃肠道疾病较高的发病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国外学者报告,在人群中大约有10%的人患有胃溃疡;欧美文献报告的患病率并不相同,高者13.5%,低者也有5.9%;澳大利亚15岁以上人群中调查显示,十二指肠的发病率为3.8%、胃溃疡为0.7%;而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没有确切的调查资料,但是却也有资料表明,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胃肠道患者如果病情严重则需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胃肠道手术病人因手术前或手术时进行全身麻醉,需在麻醉前使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等以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1、胃肠道手术麻醉前使用阿托品给患者术后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阿托品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以及提高麻醉安全性的同时,带来了较多的副作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患者口干口渴症状。阿托品因能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抑制腺体分泌,其中以唾液腺最敏感,当唾液腺功能抵制时,则唾液分泌量减少引起口干症。这种术后口干症将随着阿托品的代谢而消失,虽然是短时和可逆的,但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乃至对疾病康复的影响不容忽视。此外,由于胃肠手术的特殊性,从手术前到手术后常需禁食、禁饮12—24小时不等,在此期间,患者只能忍受口干舌燥,严重者可致唇舌皲裂,急性口腔炎并常导致患者情绪烦躁,对病情的康复将导致不利的影响。 2、腺体的分泌机制 腺体分泌的机制,近年来由于电子显微镜超速离心、核素、组织化学等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已对腺体分泌的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整个分泌过程乃是腺细胞主动活动的结果,因此需要消耗能量、营养物质和氧,其分泌过程的能量主要来自三磷酸腺苷(ATP)。消化液中的无机物如盐酸和碳酸氢盐的生成,目前认为也需要某些酶的存在,如喂动物以一种碳酸抵制剂—乙酸唑胺时,盐酸和碳酸氢盐的生成便被抵制。一些试验表明,消化腺分泌的水分和无机物以及酶这两类分泌物,是在不同的细胞内生成的,而且可为不同的刺激分别引起它们的释放。有资料记载,口渴严重时若病情允许可采用含冰块、嚼口香糖等方法刺激唾液分泌而止渴。 3、目前,临床上缓解胃肠道术后口干症的传统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帮助患者以冷水或柠檬水漱口,清洁口腔; (2)协助患者含漱咽头深部,还可用湿棉球拭口腔及牙齿; (3)以湿纱布湿润患者口腭,舌,口腔黏膜; (4)让患者含嚼口香糖,可促进唾液分泌,湿润并清洁口腔。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