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调查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之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就业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发展,维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就业取向关乎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课题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了该区域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特征和就业特点,深入探讨了影响他们就业取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和可行性建议。
详细介绍:
本课题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与访问,深刻分析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的现实状况与特点,探究影响其就业取向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本课题的研究将为政府与相关部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战略决策提供第一手的翔实资料,对于进一步解决当前农民工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维护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选题不仅为广西北部湾经济战略区的发展提供了关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建议,而且以真实的调查数据,引发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为建设新时期区域和谐社会的构建指出了深究的新方向。

作品图片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调查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调查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调查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调查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调查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分析研究特定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就业取向的现实状况与其受影响的因素,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协调城市化发展和政府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相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我们将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为主线,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应用性。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从问卷的设计、试发、修改到问卷的确定均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并用相关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较为真实可信。 2010年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新生代农民工”,并要求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目前尚无农民工就业取向的研究记载。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区正处于发展的特殊时期,从就业取向的视角研究该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具有先进性和鲜明的代表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选题不仅可为广西北部湾的发展提供关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建议,还可用详实的调查数据触发社会各界对其就业问题的思考。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令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取向问题越发复杂,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就业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作品摘要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也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之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就业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就业取向关乎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本课题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四个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该区域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特征和就业特点,深入探讨了影响他们就业取向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和可行性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课题研究引起桂林市有关部门的重视,于2011年1月19日下午团桂林市委举办的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主题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中,特邀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杨晓、易泽邦和指导老师黄梅芳参加,在会上课题组作为第一发言人介绍了课题阶段性成果,研究成果受到主持单位和代表们的重视,得到参会的新生代农民工代表的认同。

参考文献

林晓等:《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公民导刊》,2010年2月刊 吴 漾:《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东岳论丛》,2009年57-59 魏 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严翅君:《警惕新生代农民工成 “职业枯竭”早发群体》,《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罗恩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初探——一个分析的框架》,《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3期 栾云云:《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0期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报告(摘要)》,《中国职工教育》,总第201期 《2007年城市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其社会保障优先序研究》 《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文件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当前,在国内尚未发现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方面的课题研究。但已有许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本体特征及其就业等方面的研究,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的丁志宏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兰州学刊.2009第7期)中分析到: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在18-22岁,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且整体受教育程度要高于老一代的农民工,跨省流动比例较高,一般从中部地区向广东、浙江等经济较发达省份流动。 重庆师范大学的吴艳在《解决农民工二代就业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中,指出解决农民工二代就业是维护社会安定、推进城市进程、帮助农民工二代市民化的必然要求;她还认为影响农民工二代就业的因素主要在就业机会、就业能力、就业环境。在目前的大多数类似课题文献中,缺少把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特质与就业取向相联系的研究,使得这方面研究的不具连贯性。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陈禄青在《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基础条件与保证研究》广西农村劳动力特点:一是数量多,2008 年广西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仍高达61.84%, 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54.59%,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0.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二是文化素质低,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结果显示,广西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占72.9%。因此,适合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模式为农业模式、小城镇模式与劳务输出模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的纪韶在《京津冀都市圈农民工就业状态研究》指出农民工培训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尚未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公益性培训机构短缺,已有的公共培训机构基本被商业化,不能适应对外来农民工免费和低费培训的需要。政府的投入不足,列支的专门用于农民工的培训经费少,更为突出的是已有经费的使用效率低,耗费和浪费较大。政府的培训流于形式,务实性差,效果也较差。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董仕华在《浅议后金融危机时期“民工荒”成因与对策》中指出后金融危机时期“民工荒”成因:(一)劳动力总量的供给相对减少;(二)中西部发展快,增加了用工需求;(三)农业比较效益提升吸引部分农民工回流;(四)农民工流动成本提高;(五)农民工社会权利保障的相对匮乏;(六)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导致流动就业成本过高。 如上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农民工的相关问题,为本作品的选题与制作等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