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电导率的地沟油快速鉴别和检测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项目以食用油和地沟油为试验材料,建立了基于电导率的地沟油定性与半定量检测方法。项目首先确定检测条件,测定了各类地沟油和食用油的萃取水相电导率,并建立食用油与处理后地沟油掺杂定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快速测定地沟油掺伪,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半定量分析。
详细介绍:
地沟油是宾馆、饭店等剩饭剩菜中提取的泔脚油,快餐店里反复煎炸残留的废油等。其中的有害物质复杂多样,如黄曲霉毒素,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地沟油掺伪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地沟油掺伪尚无快速检测的方法。 本试验收集大量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沟油,对其进行过滤、脱色脱酸处理,使其在感官上与普通食用油很难区别,过氧化值和酸值符合国家标准。通过单因子轮换法确定了三个对试验影响较大的因素:水油比、振荡时间和测定温度。以食用油和地沟油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各类地沟油和食用油的萃取水相电导率,分别得到了地沟油与食用油的电导率范围,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建立食用油与处理后地沟油掺杂定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测定地沟油掺伪,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半定量分析。该方法在地沟油掺伪的现场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作品图片

  • 基于电导率的地沟油快速鉴别和检测研究
  • 基于电导率的地沟油快速鉴别和检测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针对地沟油的检测速度和准确度问题,探究寻找一种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地沟油与食用油的电导率的不同,探究基于电导率检测的最优条件。建立地沟油掺伪的定量模型,验证模型,建立地沟油的鉴别和检测方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确定了基于电导率地沟油检测的最优条件,并建立一种基于电导率法地沟油掺伪的快速检测分析模型。建立的模型首次实现了半定量分析,在实际样品分析检测中,得到了良好的鉴别效果。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家有关部门尚未出台有关地沟油检测的国家标准,传统的方法检测地沟油掺伪费时费力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因此寻找一种快速鉴别地沟油的方法已经迫在眉睫。基于电导率的地沟油快速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无需大量的有机溶剂,其实际应用前景广阔,特别适合于对于地沟油的监管和控制的检测分析。

学术论文摘要

摘要:以食用油和地沟油为试验材料,建立基于电导率的地沟油定性与半定量检测方法,探讨油脂种类、温度、振荡时间、水油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检测条件,并测定各类地沟油和食用油的萃取水相电导率,并建立食用油与处理后地沟油掺杂定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检测条件为在室温条件下水油比(v/w)为4:1、振荡混合30s、静置分层10min,测定萃取水相的电导率,毛地沟油水相电导率为30.15~130.80μS/cm,处理后地沟油水相电导率为22.37~44.60μS/cm,食用油水相电导率为3.18~9.18μS/cm;测定食用油水相电导率大于10μS/cm,可以初步断定其掺伪;模型可实现半定量分析。

获奖情况

项目的部分内容已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基于电导率的地沟油快速定性与半定量分析》于2011年2月被《食品科学》录用。 项目在第五届“挑战杯”中荣获校二等奖。

鉴定结果

以食用油和地沟油为试验材料,建立基于电导率的地沟油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并建立食用油与处理后地沟油掺伪定量模型以及模型验证,所建立的模型实现了快速半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潘剑宇,尹平河. 潲水油、煎炸老油与合格食用植物油的鉴别研究[J]. 食品科学,2003,24(8):27-28. [2] 白松. 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D]. 南昌:南昌大学, 2006. [3] 王乐,刘尧刚,陈凤飞,等. 地沟油的污染及变质情况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7,26(4):1-3. [4] 徐大鳞. 食用油脂的监督亟需加强[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15(1):35-37. [5] 马遇涵. 科技为先、法制为道、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对废弃油脂处理方式的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0,(12):20-23. [6] 陈媛,陈智斌,张立伟. 食用油脂安全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西部粮油科技,2001,26(2):42-45. [7] 李臣,周洪星,石骏. 地沟油的特点及危害[J]. 农产品加工,2010,(6):69. [8] 罗贇,龚光隆,廖成华. 国内潲水油鉴别检测的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6):1145 -1147. [9] 张强,陈秋生,刘烨潼, 等. 地沟油识别与检测方法研究现状[J]. 粮食与油脂,2010,(9):39-40. [10] 周冬梅,陈椒,徐朝霞. 电导率快速检测淡水鱼新鲜度的方法研究[J]. 食品科学,1998,19(6):39-42. [11] 彭涛,许建平,傅竞生. 电导率对猪肉新鲜度的测定[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7,(10):8-9. [12] 刘薇,尹平河,赵玲,等.电导率法快速鉴别潲水油[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17(3):4-5. [13] 刘志金,郑雪玉,潘红芝,等.潲水油与合格食用油鉴别方法的研究[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6,25(4):10-11. [14] 黄伟,郑建军,徐建华. 地沟油的安全快速检测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29(3):51-53. [15] 胡小泓,刘志金,郑雪玉,等. 应用电导率检测潲水油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11):482-484.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关于地沟油的研究方法较多,但在实际检测中,方法比较复杂,费用比较昂贵,现场检测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定量分析也很少。比如,武汉大学刘志金利用金属离子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地沟油”的电导率是一级食用油的5--7倍。按照这一思路,他发明了一种半小时鉴别地沟油的检测方法。不过,停留在论文上的方法终因无法回避的误判而被束之高阁。一家注册在复旦科技园的生物技术公司以“薄层色谱法”为原理开发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可用于识别地沟油。在一组对比图上,接触过疑似地沟油的薄层色谱硅胶板上,呈现出一条明显的拖尾斑。不过,仅凭这条“拖尾斑”只能对油脂样品进行初步筛查,在进一步的“确诊”上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目前,国家也未正式出台一套完整严密的准确检测地沟油的方案。因此,寻找一种快速,简便又准确地检测地沟油的方法迫在眉睫。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